而斑鬣狗之所以有“亲近”人的行为,就是因为投喂导致的。除了“亲近人”,还有长相。斑鬣狗虽然不是犬科动物,但是它整体的形象与犬科动物却比较相似,只是比犬科动物的代表动物狼要丑了一些而已。不过,仔细地看,狼也好看不到哪去,它被驯化之后,在人类的定向培育下,才有了如今乖巧可爱的各种狗,同理,如果能够驯化,在长期的人为干预下,斑鬣狗变成“萌萌”的形象也是有可能的。

02 斑鬣狗为什么实际上很难被驯化?上面我们说过,斑鬣狗之所以会有亲近人的行为,是因为这个地区的斑鬣狗接受过人的主动投喂,所以这是讨好性的靠近。而斑鬣狗本来就是对食物来者不拒的,所以靠近人等于不费力就能吃到肉是很容易建立的。但是这是一种利用关系,不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而且在非洲,每年都会发生斑鬣狗“袭人”的事件,这些事件恰好就发生在有投喂行为的地区,这些肇事的斑鬣狗会趁着人们在野外露营时进入帐篷翻找食物,一旦找不到,人就成了猎物。

由此可见,斑鬣狗对人的“亲近”是一种假象。除此之外,在非洲,确实有人会把刚生出来的小斑鬣狗抱回去养,但是当斑鬣狗长大后,这些鬣狗都是要戴着特制的嘴套的,除非是在它进食完后,即使所谓的主人也不敢轻易的拆掉嘴套。因此,被人从小养到大的斑鬣狗也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把人当成猎物,这是它很难被驯化的主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一下浣熊01 浣熊为什么看起来好驯养?从宠物的角度看,浣熊实在是太合适了,首先它体型娇小(体长70厘米左右),“撸”起来也比较方便。其次就是形象了,许多小伙伴应该还记得红极一时的“小浣熊干脆面”,上面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不过,许多网友对上面的动物是小熊猫还是浣熊有些弄不清楚,这是因为小熊猫曾经被划到浣熊科下,只不过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分析发现二者相差甚远,这才将小熊猫拿出来划为单独的一科:小熊猫科。

(下图为小熊猫)而曾经干脆面上的“小浣熊”是黄色毛发吧,所以从颜色看,它应该是小熊猫。不过,考虑到浣熊除了灰色外,也有棕色的,所以说是小浣熊也在情理之中。最关键的是,在包装袋上“小浣熊”的眼睛上有两个明显的黑色圆斑,这是浣熊最明显的特征,而且浣熊的尾巴上有5-6个明显的黑色圆环,而小熊猫则没有,因此,普遍认为当时的包装袋上就是“浣熊”。

除此之外,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曾经播过一个动画片《浣熊,小淘气》,这使得当时浣熊在日本的人气高涨,于是许多人就萌生了想养一只的想法,之后日本从北美(浣熊的原产地)进口了几千只浣熊。因此,小小的体型、萌萌的外表是浣熊看起来好驯养的主要原因。02 浣熊为什么很难驯养?我们还是接着上面日本进口浣熊的事情说,浣熊属于无危动物,人为的圈养是可以的,于是当时日本趁着动画片循环热播(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当时动画片太少了),从北美以每年1000-2000只的数量进口到日本。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驯化  简史  野生动物  动物  哪些动物驯化  野生动物驯化简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