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认为少林派不参加华山论剑有两条,第一少林派没有高手,去了也是白给,不如不去。第二少林派武林高手都淡泊名利,不想争强好胜。后面作品里更是推出了华山论剑这一概念,华山论剑影响甚大,已经远超武侠的范畴,今天有什么高端研讨会,往往也会被称为华山论剑。

金庸小说中高手论剑为什么要选在华山?

金庸小说中高手论剑为什么要选在华山

“华山论剑”有着评点天下英雄的意味,实际就是武林人士的“历史评价”!古人以五岳比喻五经,说华山如同‘春秋’,主威严肃杀,天下名山之中,最是奇险无比。—《射雕英雄传》。《春秋》是古代历史的经典,孔子编写《春秋》“微言大义”富有褒贬的含义。华山如同“春秋”,实际上华山论剑其实就含有“历史评价”的寓意。“华山论剑”不止是比武,或者说比武是次要,真正重要的是武林人士的“历史评价”,也就是对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品性,人格,历史价值的评价。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技高一筹,获得“天下第一”的称号,这里面不仅仅是王重阳的武功天下第一,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境界高人一筹。王重阳是位抗金的英雄,他争夺《九阴真经》不是为了武林绝学,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平息武林因《九阴真经》掀起的血雨腥风。第二次“华山论剑”时,洪七公痛斥裘千仞卖国求荣,为虎作伥,即使他武功天下第一,天下英雄也不能尊裘千仞做天下第一。

可见“华山论剑”不是简单的比武功高低,而是比的人生境界,历史评价!第二次“华山论剑”时,此时郭靖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是郭靖有着扶危济困,济世救民的胸怀,这样“为国为民”的大英雄才是第二次“华山论剑”的天下第一。华山如同“春秋”,“华山论剑”有着点评天下英雄的意味,高手比剑,比的是人生境界,历史价值,而不仅仅是武功!。

华山论剑时,华山派为啥没有派人参加?

华山论剑时,华山派为啥没有派人参加

华山论剑是金庸武侠的专有名词,那咱们就在金庸武侠的范畴内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如果在《笑傲江湖》时代来个华山论剑,华山派估计可以派风清扬代表华山派来出战,或者也能争个五绝之位。但如果是在射雕时代、神雕时代,华山论剑时华山派还真没法派人来参加的。风清扬金庸先生 写书时有一个特色,他不像梁羽生先生写书时喜欢写系列小说,一本小说火了,可以继续以这本小说的主角的儿子、孙子以及其他亲近之人为主角再写一本,其他人物穿插进来,形成一个大江湖体系。

金庸作品中成体系的作品还是比较少的。有延续性的作品并不多,比较典型的就是射雕三部曲。然而在这三部曲中,名闻江湖的华山论剑也只是在神雕时代结局时开了第三次,评出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后再也没有了下文,这场江湖上的饕餮盛宴不这样无疾而终。倚天时期也未能再续这场武林盛事。华山论剑金庸的作品中,除了少林、丐帮这样的源远流长的帮派,其他的帮派多是只在个别作品中出现,不会每本都有,这样写也较好的保持了作品的新鲜感。

比如天龙中强大的逍遥派、射雕三部曲中的全真派,都在辉煌之后消逝在武林长河中。而华山派也只是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碧血剑》等作品中出现。金庸作品的华山派,创派祖师相传就是原全真教王重阳的徒弟,全真七子之一的太古子郝大通。他在全真教消失后前往华山出家,创建了华山派。所以华山派明显带有全真教的风格,只是在武学方面经过了历代优秀门人的补充改进,和全真派有了较大的区别。

华山派创派祖师郝大通而华山派之所以没有派人参加华山论剑,只是因为在两雕时代华山派的创始人郝大通还留在全真教,华山此时尚是一座荒山,哪来的华山派?到了倚天时代华山派崛起成为六大门派之一,但此时的武林盛事华山论剑也早已经成为了往事,盛景不在,又如何参加?何况以倚天中华山派的武学底蕴,纵使此时依旧有华山论剑,恐怕华山论最多也只能沦为东道主,负责为参会之人提供便利罢了,五绝之位十有八九是没戏的。

如果有第四次华山论剑,新五绝会有谁?

如果有第四次华山论剑,新五绝会有谁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华山论剑  第四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