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播放120帧和60帧电影的电影院,也大多数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到了数字电影时代,48帧逐渐成为主流。只是电影在精心设计的24帧现行体系下稳定运行了百年,我们已经习惯了24帧存在的这种顿挫,甚至将它认作是“电影感”。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电影导演到今天为止,大多数电影在用24帧,电视剧在用25帧,包括一些专题片和纪录片都在用25帧为主流,用25帧为主流主要原因就是他是这里面最贴近我们真实视觉感受的。

高清和60帧有关系吗?

高清和60帧有关系吗

没关系1、“高清”是清晰度方面的参数,一般常规视频平台的参数为例:360p、480p、720p、1080p、4k等。①360p就是俗称的标准分辨率(标清);②480p就是LZ所说的高分辨率(高清);③再往上就是720p俗称超高清分辨率(超清),而现在因为播放设备(电脑、显示器、电视)的高分辨率化,720p(超清)属于基础。

④一般会开始追求1080p(1920×1080px)的K级分辨率;⑤以及更进一步的4k(3840*2160px)分辨率。2、然后再说说前文提到的px(像素)这个概念,“像素”可以理解为“一个小方格”的图像,而每英寸有多少个小方格,就是对应的多少像素。例如:前面提到的1080p分辨率,即每英寸有1920×1080个“小方格”组成,所以像素为1080px。

3、帧的概念,通俗的说是“一幅画”,而将一堆画,快速的切换就形成所谓的“动画”,同样的,一张张照片连贯起来就成了“无声电影”。而肉眼可形成的连贯性动作就是25帧/秒,就是1秒内切换25个画面就可以形成“无声电影”。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普及,30帧/秒已经开始慢慢普及。而一秒内切换的帧数越多,反映的就是画面的细节越多,画面越连贯。

60帧的高清影视是怎样剪辑出来的?

60帧的高清影视是怎样剪辑出来的

你好,60帧高清,一般是拍摄设备中选好60帧的格式,拍出来的原始素材就是60帧。如果只论剪辑,再pr和ae中是可以间接的输出成60帧的视频。其原理就是把相邻两帧进行混合,使画面看起来比较丝滑。如果场景画面内容比较缓慢,则效果出众。如果场景画面内容过快,比如爆炸,或者打斗动作,有时则会出现一些延迟和画面错位。

但是这是轻微的。整体不是很影响观感。下面说一下再pr中的步骤。1.将非60帧的原始素材导入pr并新建序列。2.打开序列设置,将帧率调节到60帧。3.在时间轨道的原始素材处,右键时间插值选择光流法。4.然后输出,在输出选项最下面也变更成光流法。这样输出出来的就是60帧的素材。总而言之,设备拍出来的,每一帧都是不同的画面。

为什么电影很少以60帧的形式拍摄播放?

为什么电影很少以60帧的形式拍摄播放

最近在网上刷抖音还有我们头条和西瓜视频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标题:60帧电影。尤其是在看到《钢铁侠》《复联》等一系列科幻和魔幻大片时,观影效果是真的不一般。相信看过视频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画面清晰度这么高(尽管我们上传的是高度压缩过的),为什么画面看着这么流畅。我们以往看的电影都是24帧电影,通俗的说就是一秒钟出了24张画面,更通俗的讲就是24张照片,类似我们小时候看的手绘动画片。

帧率,就是一秒钟我看了多少张照片。通常来说,只要图片在10至12帧以上,照片就能动起来。通常,低帧率的动作会带来明显的卡顿感,帧率越高,画面就越流畅。60帧效果是可以将细节展示的更加细致,甚源至脸部皮肤纹路都可以看清,画质更加生动,更清楚。120帧效果你就慢慢品吧。不要以为没有120帧电影,3D技术、120fps、4K分辨率的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60帧也好,120帧也好,我以往在观影的时候,看到的慢镜头往往就是通过高帧率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的打斗慢动作是非常细腻和柔顺的。除了后期放慢镜头的特效制作,大多数都是通过前期拍摄的时候用这种所谓的高帧率来实现的,所以这种高帧率已经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现在被当做一个流行的名词,提出来的时候让一些吃瓜群众感觉很高大上。

所谓电影的美感,通俗的来说,我们看史诗大片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种历史沉重感,甚至画面带有那种独特的时间穿越感,这就是24帧电影的独特魅力。而当我们看电视剧或者电视的时候,感觉画面清晰度高了,感觉更真实了呢?打个比方,就像一个陌生的人,你感觉有距离感,这就是电影。而电视更像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感觉更真实。因为电视是25帧每秒,他更接近人的视觉体验。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电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