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历史国家图书馆现收藏有35651片甲骨,约占甲骨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经常会有一些展览,可以去参观。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引发的殷墟的挖掘,对中国的考古学,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私人收藏的甲骨,到目前没有公开的销售渠道和其他的销售途径。周金文与商金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如,两头尖,有的笔画中间有肥団,原始性强。

甲骨片都有哪些收藏价值?

甲骨片都有哪些收藏价值

谢谢邀请,甲骨文是中国商朝的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又称契文,或甲骨卜辞,发现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在民国时期,被金石学家王懿荣所发现。王懿荣为清末翰林,进士出身,具有深厚的金石学造诣,他在调配中药的龙骨上,发现了古文字,既认定其上文字是比金石文更加古老的殷商遗物,并开始重金收购,有字甲骨一片二两的银子的价格收购,在光绪26年,他共收得1508片,然而王懿荣尚未对这种文字进行深入的研究,即在同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自杀殉国。

甲骨文的特点是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他具备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用笔,节制,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比较严密的系统文字了。因甲骨文主要记载的都是当时的重大事件,比如农业或者是祭祀等重大事项,所以甲骨文的出现,对当时历史文化的验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899年甲骨文的首次发现,到目前为止,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收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

此外,在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博物馆共收藏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文上可有单字约4500字左右,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甲骨文在民国时期被发现以后,各地的历史学家,古董商人,外国富豪开始大量收购,因为不是正常的官方科学挖掘,所以大量的甲骨都被遗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文就达10万片以上。

目前不完全统计,还有四五万片甲骨,流散在世界各地。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商代的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不仅包含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立法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经识别的约2000与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只是专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引发的殷墟的挖掘,对中国的考古学,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真正的甲骨文,一字千金。私人收藏的甲骨,到目前还没有公开的销售渠道和其他的销售途径。国内对这类出土物品的管理也十分严格,除非做专题的文字或者是书法的研究。否则个人收藏的意义并不大。嗯真正的甲骨文不仅具备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具备非常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如果手中有真正的甲骨文,建议好好的收藏,最好捐献给国家,做统一的研究和管理。

甲骨文“学”字的各个构造有什么含义?

甲骨文“学”字的各个构造有什么含义

西方人都认为我们中国人都是数学学霸,华夏文明是最早使用【十进位制】(不是十进制)的文明,而且数字都是单音节,《乘法口诀表》非常简洁且郎朗上口。所以,中国人的基础数学强,说不定有这个原因。其实,甲骨文「学」就是反应三千年前中国人的数学教育。「学」的甲骨文有简体和繁体两种字形:甲骨文「学」的繁体有是「双手、爻、宀」三个符号构成,简体则用两个符号构成。

后来在西周金文阶段加入了「子」部,也就是繁体字的「學」:「双手」数「爻」,就是用算筹学习数学或者说学习《易》学。《易》学是非常古老教育内容,文化知识是起源於占卜和巫祝的。「爻」也是声符,「爻」「学」一声之转,其实双手符号「?」也可以表音。所以「學」是一个多声字。「宀」当然是房屋的象形符号,表示学习的场所西周金文加上「子」部,强调学习的儿童。

「学」的古今字形的演变:引自《字源》:页265这种说法比较占主流。但是,还有另外两种解释,也有一定道理,只稍微综述一下,我就不一一指出文献来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资料看。日本学者白川靜认为「學」字上「爻」表示上古的学校建筑的特征。「宀」上之「爻」,象屋顶上搭有「千木式」建筑物,表示古代的「学舍」。这种建筑在今天的日本仍然有,极有可能是隋唐时代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注意是:极有可能,我对中国建筑史不是很熟悉,不敢下定论,我引用过来,是因为是日本学者自己这样说,不是我这样说。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甲骨  入门  甲骨文  用途  学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