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实惠红旗汽车,中高档都有,现在车辆造得豪华但显得非常低调,一台H9从外观看,那个气派程度不输奥迪A8,然而价格却只有A6的价格。红旗H5大概就十五万左右,各种性能并不输合资车,其车辆尺寸及外观与二十几万的A4不相上下。二、低调爱国红旗车的低调爱国,就不用担心了,即使你开着H9,也没有人敢说你的。

理智的人绝对不敢拿这个问题说事。现在的形势是,爱国一点也不丢人,反而某些看起来有点“不爱国”的行为,才需要遮遮掩掩,拼命解释,生怕被别人当做异类。奥迪虽然是合资车,但奥迪的官车形像太严重,所以现在国企领导干部买车选红旗慢慢地成为一种趋势。一般来说国企领导干部买车除了会考虑购买车辆所带来的实用性之外,还会更多的考虑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圈匹配。

红旗现在真的能撑起官车的美誉吗?你觉得它都有哪些进步?

红旗汽车的进步在于「双线发力」【官车】是公务用车的别称,曾经广泛使用,现在更多有全称;因为公务车辆的管理非常严格,并不能作为官员的私人车辆使用,所以官车的命名多少有些不妥了。不过官车对于汽车品牌而言确实个非常重要的标签,任何一个品牌只要能作为公务用车的选项,在个人用户市场中都能风生水起;比如曾经的大众奥迪、丰田本田,之前的热销都有这个因素的影响,官车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红旗汽车曾经是公务用车的标杆品牌,可是为何近几年才真正的成为热销品牌呢?一汽红旗汽车打造了第二台中国轿车,第一台是东风汽车打造,但只试制了一小批;所以红旗汽车的意义首先是打破国产乘用车型从无到有的突破,这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是这一阶段的个人用户市场却没有打开,经济发展还在起步阶段。时间到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此时的红旗汽车是不是该发力呢?然而这个阶段还是没能发力,究其原因应当有缺乏市场化的经验,中国汽车行业还不懂得如何建设一个开放且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此时的中国车企想要造出一台完整的车,需要的是高度垂直整合,说白了就是连螺丝钉甚至都要自行制造。

可是欧美日韩的车企都通过供应链实现了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结果是不论一汽红旗还是其他车企造出来的车,即便品质不错也是价格过高;面对同期的进口车毫无优势,所以就不得不以合资的方式引进一些外国汽车品牌,从而开始学习与实践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在这一阶段中的红旗汽车扮演了什么角色?红旗汽车在该阶段中打造的车辆仍旧价格很高,是不太“接地气”的,不过现在回头看看倒是也有这么操作的必要性;因为合资汽车开始进入公务用车市场,逐渐成为头部品牌,那么开始起步的其他中国品牌的起点就自然而然的变低了。

说白了就是国产汽车面向C端市场连起步都会很艰难,那么这就需要一个能提高整个“中华系汽车”的定位的高端品牌,红旗汽车起到的就是这么个兜底的作用。只待中国汽车工业成熟,红旗汽车振臂一挥就能带领其他中国品牌冲击高端;打造好高端车对于一个车系而言会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成为头部品牌的第二个核心因素。综上所述,红旗汽车一直扮演官车的角色并且定位高端,现在看来是个明智之举;参考近几年红旗汽车的销量的大幅增长,这就与品牌人设的稳有直接关系,设想红旗汽车如果在起步阶段造了各种入门级车,那么不论它的品牌基因是什么,其结局会都会像北汽吉普或者上海轿车一样——不是沦为低端品牌,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被淘汰的品牌之一。

分析一个品牌可以用“结果导向”,这几个品牌的结局或现状说明了红旗汽车的选择和坚持是对的,只是曾经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过,所以很多汽车爱好者对于这个品牌都有误解,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有些阶段中的红旗汽车确实表现不好。近期的红旗汽车有哪些进步呢?简而言之有三点:内燃机与变速器电驱技术产品规划能力在一汽集团引进了某些合资品牌后,红旗汽车一度用换壳的方式造车,除了L级系列的领袖级座驾以外;这些车体现不出来有什么自研核心技术,不过从H5、HS5、H9陆续上市后,其装备的内燃机和变速器都是自研的了,而且高功率的2.0T表现不错,7DCT变速器也挺不错;目前只有3.0S-V6发动机显得不够抢眼,但也确实没有必要在内燃机领域投入过多的研发资金。

因为电驱系统眼见就要替代内燃机,在电驱领域红旗汽车有自主研发,也有与其他车企的合作;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与比亚迪的战略合作,目前暂时停留在动力电池的合作上,未来应当会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平台的研发建设上有深度合作,这两大巨头的合作必然会带来很多惊喜。产品规划是红旗汽车的最大进步,曾经的红旗汽车必须稳定高端定位,在出现了很多成熟的自主品牌后,红旗汽车可以丰富产品线、拉低消费门槛,让红旗成为一个不再令人“可望不可即”的汽车品牌,这就是“振臂一挥开启全面反攻”并且“身先士卒”,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重要转折点。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红旗车  外交部长  启用  领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