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想要高能激光必须先制备它才能将电能转化成激光,是高能激光的绝对核心,没有之一!美国人兴奋感叹:终于打破了中国的垄断,但谁知这才只是个开始美国在2016年研制成功的晶体材料,是还是属于第一代非线性晶体材料BBO(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而我国早在2010年就研制成功了深紫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第二代材料KBBF(氟硼酸铍钾晶体),这二者差距有多大呐?在同样的功率下KBBF晶体的激光输出性能是BBO的两倍多!所以意味着中国的激光的技术水平至少领先美国一代!咱们中国从2009年起就禁止BBO(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出口,美国整个高能激光市场就已经陷入了崩溃,当年美国《自然》杂志还专门有篇文章“谴责”咱们的禁止出口的行为。

美国在后面死追都追不上!关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领先程度,这件事还上了科技部的官网展示,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远远没有结束。发明KBBF晶体的陈创天院士,此外还发现了RBBF、CBBF等非线性光学晶体,从而拿到了完整的KBBF族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家谱体系。所以,美国在此领域绝对是被中国完全领先的!海底沉管隧道-世界超级工程进入2010年,中国富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准备干一件世界超级工程,但在国外企业眼中,依旧是那只肥羊。

港珠澳大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要修一条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于没有经验,找到技术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人家开口就是15亿咨询费。谈判过程异常艰辛,最后一次谈判,中方说给你们三个亿,只要一个框架,能不能给我们最重要、风险最大的这部分支持。但是,荷兰人说我们给你唱首歌吧,一首祈祷歌,双方不欢而散。荷兰人的冷嘲热讽,再一次激发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昂扬斗志。

2017年5月2号,在港珠澳大桥的收尾工程中,最后一节沉管,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吊装,最终接头的沉管像“楔子”一样被精确安装在海底28米深的两节沉管之间,成功地把海底隧道连为一体。从第一节沉管浮运安装到最后的沉管接头,大桥建设者们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把33节巨型沉管在深海中分别对接了34次,创造了“一年放置十节沉管”、“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等多项震撼人心的世界纪录,圆满完成了34节巨型沉管的施工任务。

而且,在这项沉管安装任务中,我国建设者还创造了海洋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全球范围内无数案例的研究表明,隧道中出现一些漏水是很常见的情况。曾经有一位欧洲著名岛隧专家依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全世界的节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为10%左右。也就是说,10个接头中很可能会有一个漏水。这位专家还认为世界上没有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纪录。

未来的几十年里,科技会有怎样的进步?

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应该会受到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的重要影响。生物科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健康改善和人类寿命的极大延长。受益于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通过改变细胞的基因片段对基因进行重构,可以实现人类身体各个器官的培植。实现人类器官甚至躯体的定制化生产移植,使人类健康得到改善,寿命得到延长。

信息科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分析,储存方面。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目前人类的在信息处理加工方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数据多么庞大和复杂,目前基本上可以处理的,只是需要机器多少和时间的问题,加上超级计算技术和量子计算的发展处理大量复杂运算的时间将大大的减少。现在处理一个小时的数据,将来可能只需要几微秒的时间。

对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将使人类从繁重的逻辑处理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将得到广泛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未来十多年的可以看得到趋势应该在远程办公上面体现的比较多。特别是在中国年轻人受够了动辄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和一线城市的高昂房租,企业对办公场地的房租也是很吃力。只要有一家公司可以推出一个能够很好的满足办公效率的虚拟办公软件比较受到市场的反应。

从21世纪到22世纪,人类大概有什么程度的科技变化?

感谢“傻傻的小晨”的邀请!就个人而言,我认为从21世纪到22世纪,特别是在我们所未知的后81年里,人类科技虽然会呈现各种各样我们在今天很难想象的改变,但就必然会有一条相关的主线,即基础科学。只要理清楚明晰基础科学可能的进步,就能大致明白会有什么程度的改变。因此这个问题看似无从着手,其实答案非常简单——量子科技,没有之一。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连丰  科技进步  底气  十八  背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