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担当,身边的朋友自然就多,跟随其创业的人也就越多。创业者,必须拥有强大的信念,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你必须懂得如何寻找答案,而且坚信一定会找出答案的。一群人的创业创业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一半靠感觉,一半靠运气。一个产品做的太早,容易成为先烈,做的太晚了连机会都没有。马云算是第一个把互联网概念,带入国内并付诸行动的创业者,毕竟当时我们国家连Internet尚未接入。

从1995年初到1998年低,马云带领整个团队帮各级政府部门做网站,以此维系团队的生活开支。1995年初,杭州政府因一起涉外经济纠纷,需要一个擅长英语的人出国讨债,马云成为了最佳人选。在美国不仅没讨到钱的马云,还被对方拿枪指着鼻子给软禁了起来,幸运逃脱的马云在美国了解了什么是互联网,及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潜力。

归国后,马云从妹妹、妹夫哪里凑到了2万元,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接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在杭州诞生--------海博电脑服务公司成立。1995年5月,中国黄页上线。马云便开始了四处拉业务,给有对外宣传的企事业单位做网站。在创办中国黄页的过程中,一开始他先从身边朋友做生意,此后为了拉低更多的业务,马云跑遍了北京所有国家所有经贸服务部委,向他们兜售“信息高速公路”概念。

最终,中国黄页被浙江电信以140给并购,而马云也从此失去了话语权。1997年,马云受邀前往外经贸部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并卖掉“中国黄页”的个人股权。在外经贸部搭建了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寄人篱下,虽然无法施展正真的才华,但几年的沉淀却给足了马云的试错空间,也储备了足够强的技术团队与政府高层人脉。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在北京2年的沉淀,静养团队,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的阿里巴巴,团队早就饿死了。一个团队的创业在蔡崇信加入之前,阿里仅能够算的上一群人,一条心的草蜢军团。有了投资经理蔡崇信的加入,阿里手中才真正拥有一张藏宝图,使公司真正规范化运作。蔡崇信曾任曾任InvestorAsiaLimited公司副总裁,拥有资深的投行背景,擅长公司治理架构设计,且拥有世界顶级投资圈人脉,与世界一流的高管人脉。

有了方向与出色的技术团队,外经贸的沉淀让马云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商业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精准定位。从1994年,至1999年的5年时间里,马云一直在为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不断的在试错。一路上他曾丢失了公司的控制权,也曾试图曲线救国,但最终还是败走麦城,一群人泪洒长城离开了北京。1999年,马云携团队杀回杭州,18人筹措50万创办阿里巴巴。

当时年薪已超500万人民币的蔡崇信,拿着阿里巴巴500元的月薪,帮助阿里完成早期的股权架构设计,注册了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此后,蔡崇信出任阿里巴巴首任首席运营官,帮助马云约谈了多达37家投资公司,并最终于从高盛资本获得500万美元投资,3个月后又获得软银孙正义2000万美金投资。从此之后,阿里巴巴的每一轮的融资,蔡崇信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蔡崇信不仅给阿里巴巴找来了花不完的钱,还帮助阿里巴巴找来了一流的人才,并与2001年主动退位让贤关明生,出任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蔡崇信当初加入阿里,虽然是毛遂自荐,但蔡崇信的加入,不仅实现了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实现了蔡崇信自身的成功。启示,在当前的中国投资市场现实下,对于一个草根型创业者,特别是当你的原始创新在国外都没有任何成功先例的时候,找到另一个“蔡崇信”,令其加入创业团队,是找到投资,解决问题的一个可借鉴的成功方法。

创业失败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听到的都是些成功的案例?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某人创业又发了笔财,却忽略大部分行业的二八法则。其实不只是创业,在很多工作生活里,都有二八法则,即20%的人赚了80%人的钱,当然,二八法则在股市投资里也同样的适用。所有的行业,你仰望行业的顶端,都会发现这些人很赚钱,而且现在的趋势就是,越集中的头部,越更容易吸引来流量,也就更赚钱,过去的流量,可以用资源人脉来代替,如今的流量,就是更多的曝光和知名度。

但是中下部行业的其他人,就在剩余的流量里苦苦挣扎,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创业也是同样的,由于人们思想越来越开放,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职场的晋升,而是自己想做老板,于是创业这个词就出现了。前两年我们也一直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去尝试。在这其中你自然会听到很多成功的案例,成功者当然会存在,而且只要在某个程度,未必真的成功,而是稍微有点成绩的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大谈自己的经验,甚至有人也经常拿自己的那些经验,来收割一波韭菜,这就是当下的现状。

而那些失败的例子,自然当事人根本没心情去讲述出来,即便讲述出来,与成功者是怎么赚到钱相比,失败者如何赔钱的例子,真的听众少的多,人们的心态都是急功近利,当听到某个领域赚钱的话,都是抢着想学习,盼望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人,但是每个人真正创业成功,是需要机遇的,需要付出的,更需要很多其它因素,成功者都是少数,而并不成功的才是大多数,尤其是你要按照别人正常走的路,那么想再实现弯道超车,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同时,如果你真的想自己做点事,或者创业也好工作也好,比起成功的案例,有些失败的地方,更要引起注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像投资的时候,不但记住那些让你成功的实例,也要不断的总结,哪次投资有问题,这才会让你投资更加有理性,工作和生活同样如此,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是很值得分析和总结的。

从褚时健励志橙的成功案列,对农村产业的发展得到什么启发?

得不到什么启发!他被我的文友李某生写成烟王及后面发生的经历更使他成为名人。他开发的禇橙,我吃过,的确好吃。产品供不应求。随后,他谋划大种云南的后起之秀品种马龙苹果,也租下买了不少地。但是到后来,只听打雷,再也不见下雨,女儿因为他而自杀,晚年的他又患上严重的糖尿病他心力交瘁。可以这么讲叫励志夭折。半途而废。

创业成功的故事听得太多后,你有什么感悟?那什么样的人生是失败的?

我没有创过业,从我弟弟的创业经历说几点吧,或许对大家有用帮助。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上班5年后,弟弟才大学毕业。他是个不安分的人,也是个能吃苦的人。2005年他大学毕业,我给他一万元创业。白天在一个销售公司上班,晚上摆摊。有时推销电子产品,有时推销日用百货,一年下来人廋了20斤。他的业务是最棒的,总领最高工资!2007年初,他和朋友一起创建一个小公司,卖净水设备。

我给他3万元资金。吃苦的精神和良好的信誉很快赢得市场,他扩大经营。卖五金设备和钢材,这个生意不赚钱。期间卖自动炒菜机,赔了不少钱。2010年他盘下一个旅馆,旅游旺季很发财,我给他5万元入股。现在我住的房子是弟弟分给我红利买的,原来的房子出租。弟弟更是了不起,别墅、宝马。生活无忧。但想想他创业之初的艰难,真让人心疼。

创业前的累积其实会让你未来创业路少走弯路。不管怎样,创业前的累积肯定有资金累积、人脉累积以及经验累积。想尽办法说服更多的人跟你干,人多力量大。要学会做他人的思想工作。老板必须是思想的巨人,也必须是行动的巨人。还必须是一个导师,你必须指导大家如何做,企图招聘一个高人帮你搞定一切,帮你赚钱。这只能做梦,只能用来吹牛骗骗小白创业者。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创业  太平天国运动  启示  案例  中小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