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40Pro为什么能在随机读写方面大幅度超越其他配备UFS3.1闪存的机型呢?一方面是因为其自研的SFS闪存协议,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上了自家的主控以及来自长江存储的高性能闪存颗粒,拥有更高的性能以及更慢的性能衰减速度。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你给一个配备骁龙439处理器的手机用上12GLPDDR5的顶级运存有用么?根本没用,因为哪怕运存再快,单位时间传递的数据再多,处理器的算力就那么一点,单纯的提高运存的容量和性能同样于事无补,而一款中低端手机的处理器性能和旗舰手机相比差距几大。

哪些手机可以使用时间久一些,不会在还剩很多内存时就频繁卡顿?

哪些手机可以使用时间久一些,不会在还剩很多内存时就频繁卡顿

文/小伊评科技答案是会的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大家在购买中端以及中低端手机的时候,不要购买价格较为昂贵的大内存组合,因为以目前中端机的整体性能以及用途来说,6 128G和8 128G是最佳的组合。高于这个容量的中端手机的性价比其实很低而且这些内存亦或者是闪存的作用也会非常的有限,笔者也就来讲一讲原因。中低端手机为什么更容易出现卡顿问题?元凶在闪存。

一说到手机卡顿,大家第一时间都会归结为手机性能不足,这个说法也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深层次的解释一下,手机为什么会卡顿以及中低端手机为什么更容易出现卡顿。想要讲明白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讲一讲处理器,运存以及闪存这三方面的关系。处理器是处理数据的地方,运存是暂存或者说是传输数据的地方,而闪存则是储存数据的地方。

手机系统在处理我们操作时的逻辑一般是这样的,当我们点击一个APP的时候,闪存会会在其内部通过随机读写的方式来找到支持该APP运行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将其放入到运存当中,因为运存的数据读写速度远高于闪存更有利于和CPU进行交互。然后寄存在运存当中的程序就会开始和CPU进行数据交互来响应我们的操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处理数据的速度,运存和闪存的读写性能就是决定一款手机性能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呈现典型的木桶效应,也就是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单纯的提高某一个部分的性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给一个只有1G运存的手机上安装上目前地表最强的苹果A14处理器,那么这款手机的实际体验会好么?并不会,因为运存的容量实在太小了,处理器的信息交互速度将会大打折扣(大部分被闪存所承担,而闪存的随机读写速度比运存慢得多),处理器空有高的速度但是却发挥不出来,手机的系统流畅性自然也就没办法保证。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你给一个配备骁龙439处理器的手机用上12G LPDDR5的顶级运存有用么?根本没用,因为哪怕运存再快,单位时间传递的数据再多,处理器的算力就那么一点,单纯的提高运存的容量和性能同样于事无补,而一款中低端手机的处理器性能和旗舰手机相比差距几大。我们以红米Note9pro为例,他配备的骁龙750G处理器的实际性能只有骁龙865的一半,在处理数据的速度方面本身就有比较大的差距,反应到用户体验方面就是在打开APP时明显会慢半拍。

紧接着还有闪存,这是重点,敲黑板,闪存是手机卡顿的元凶。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闪存的读写性能实际上是会随着储存内容的增加而下降(这主要牵扯到NAND闪存芯片的回收机制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颗粒和主控芯片本身就比较低端的中低端闪存来说,这种衰减会更快而且更明显,这是笔者测试的SSD固态硬盘的数据(请看随机读写速度的下降幅度,下降非常明显)空盘时数据放入大约150G内容时的数据那么对于中低端手机而言,你觉得手机厂商会给这些急性上配备好的闪存么?根本不会。

大家不要只会关注诸如UFS2.1之类的文件协议,这些层面虽然很重要,但只是一方面,其他诸如闪存颗粒的选择(QLC,MLC,SLC)以及主控方案的选择都会影响闪存性能的发挥。华为Mate40Pro为什么能在随机读写方面大幅度超越其他配备UFS3.1闪存的机型呢?一方面是因为其自研的SFS闪存协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上了自家的主控以及来自长江存储的高性能闪存颗粒,拥有更高的性能以及更慢的性能衰减速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低端手机的闪存读写性能的衰减速度相比于旗舰手机来说会更快。高端手机存上200G内容可能还不会出现太大的性能衰减,但是中低端手机可能存到100G的手机闪存就已经不堪重负了。所以想要一款中低端手机保持较好的系统流畅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存!东!西!。那么既然如此,我们花费大价钱购买的大内存版的手机又有什么价值呢?综上所述,如果你准备购买的是一款中低端手机的话,个人极不建议在没有特殊需求(储存大型文件,工作用)的情况下购买大内存的组合,以目前的情况来看,6 128G绰绰有余,8 128G就已经非常富裕了,至于6 256或者8 256基本上没有购买的价值。


文章TAG:红米  4a  不卡  4A  跌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