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选择猎物体型的好处就是猎物恰好能够满足自己的生存所需,而且在捕猎时的风险又比较低,捕猎成功率相对要高一些。至于食肉动物面对食肉动物,通常也是体型为先,这一点从流浪雄狮只会选择与自己体型相差不大的“狮王”对决、老虎不会靠近比自己体型明显大的同类的领地就可以看出来了。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食肉动物通常对其他食肉动物是以驱逐为主的,而不是捕猎对方为目的的。

因此,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它们在判断对方实力时,通常会以食性和体型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在体型相近的情况下,食肉动物的威胁显然更大,在食性相同的情况下,体型占主导。同样的判断标准,为什么有些动物稀里糊涂的就被干掉了?我们以非洲水牛和狼为例,分别对应食草和食肉动物。首先是非洲水牛,在上面我们说过,非洲水牛通常只有见到狮子这种体型的食肉动物才会本能地逃走,在面对食肉动物时,往往体型越小,非洲水牛的警惕性越低。

但是,这个标准可能会使水牛丧命,因为有些食肉动物虽然体型不大,但是猎杀能力超强,比如斑鬣狗。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水牛看到鬣狗,通常会无视,但是这种无视,对于斑鬣狗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斑鬣狗擅长“掏肛”的绝杀手段,一旦有水牛落单,此时又有2只斑鬣狗,它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将成年水牛撂倒。这就是因为水牛以体型为判断标准,忽略了食肉动物的捕猎手段导致的,如下图:其次是狼。

狼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之一,它们的体型相比较中小型的猫科动物是有优势的。按理说,同为食肉动物,战斗力强弱基本取决于体型,但是在白俄罗斯的纳利波基森林中,体型比狼小的欧亚猞猁竟然在森林中对狼“疯狂猎杀”,这一举动导致了狼群的活动范围目前已经迁徙到了离猞猁活动区很远的位置。所以,在纳利波基森林中的狼与猞猁就是很好的例子,至少证明在食性相同的情况下,体型有优势也不一定真的有优势。

人类在猛兽的眼中属于什么“段位”?从个体战斗力上看,人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对付一条狗或者一只散养的猫都费劲,更不用说是自然界中能够称得上是猛兽的动物了(狼、熊、虎、狮等等)。但是,事实上,人类在猛兽眼中的段位至少是“钻石”级别以上的。这一点通过各种猛兽见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攻击,而是警惕或者是逃走就可以看出来了(不然今年在东北地区发生的几次人与东北虎“偶遇”事件就会是个悲剧)。

那么,为什么个体战斗力较差的人类,在猛兽眼中的段位很高呢?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第一:“体型”。成年人的体重通常在60-70公斤之间,这个体重也就与花豹差不多,但是人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犬齿,个体战斗力显然还不如比人类体型稍小的食肉动物。从这个角度看,人的体型一般,但是不要忘了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在与猛兽相遇时,在猛兽眼中,人是高大的,这是肩高决定的,毕竟动物看事物很难看到目标物背后的情况,所以猛兽看人只是觉得人比自己高大很多(但实际上人后面啥也没有)。

从肩高的角度看,即使是东北虎都不如人“体型大”了。因此直立行走是人类面对猛兽时最大的优势之一,这是一种来自于视觉偏差造成的体型优势,不过,对于不熟悉人类的野生猛兽来说很好用。第二:“冲突”。人类从南方古猿开始算,已经在地球上演化了超过300万年了,在这场演化史中,人类没少与猛兽冲突,从最初,人类沦为猛兽的猎物(恐猫和巨颏虎都曾经以原始人类为食过),到后来人类开始对猛兽展开单方面的屠杀,这是大脑演化的结果。

正是因为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与猛兽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让大多数猛兽都曾经受到过人类的捕杀。而在自然界中生存,趋利避害是生存的本能,在见识过人类的厉害之后,许多动物也会将人类列为“对自己有生命威胁的因素”之中,这就好比有许多人天生就害怕蛇、蜘蛛等动物是一样的。总结野生动物在判断对方实力时,通常会以体型和食性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但是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动物,因为大小不同的食肉动物也可以用它们的技能杀死大型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也可以杀死较大的食肉动物。虽然人类在自然界的百兽中属于“弱鸡”的存在,但是人类的直立会在百兽眼中“放大”自己的体型,而且大部分的百兽都被人类杀死过,所以人类在百兽眼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至少在同级别的食肉动物中是这样的地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动物  兽中之王  天敌  狮子  敌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