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魏晋帝陵曹魏立国45年,传5帝,陵墓皆在洛阳都城附近。五、西晋皇陵西晋5座帝陵位于首阳山西段,东西相连的北邙和乾脯二山两侧。山的南面,自东至西依次为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山的北面为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六、南朝帝陵南陈后主陈叔宝陵七、北魏帝陵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迁都洛阳。

北魏都洛阳41年,历经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个帝王八、唐代帝陵唐恭陵是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又称“太子冢”或孝敬皇帝陵。位于偃师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恭陵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九、五代帝陵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南唐后主李煜等,均葬在洛阳十、北宋帝陵北宋帝陵位于洛阳东部的偃师、巩义境内,北依邙山,南对嵩岳。

有哪座古墓出土了古代的书籍?

目前发现的汉墓有哪些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王维的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风光的雄浑壮阔,帝国军人沙场征伐的忠勇。可谁又能想到这里面有一个地名在会一千多后重新闪耀。193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居延地区一个由中瑞两国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发掘出土了一万多枚汉简。

这次发和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故宫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解放后,在居延的考古团队陆续发掘出土汉简2万余枚。从此居延汉简灼灼其华,光耀世界。虽然这不是一部成系统的书籍,却是最完备,最庞大汉代历史文献,从中可以管窥到汉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文字书法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风貌,是最真实,最珍贵的一手历史史料。

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在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有一座明皇陵。一般情况下,皇陵都离都城不远。明朝先是定都南京,所以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后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之后的皇帝都葬在北京,所以在北京有明十三陵。而湖北钟祥自始至终也没成为明朝的都城,为何会有座明皇陵呢?位于湖北钟祥的明皇陵叫做明显陵,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皇陵,占地面积是明代帝王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

其实,这座明皇陵是由一座王墓改造而来的,这是明朝的哪位王爷呢?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去世,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称兴献王,葬于湖北钟祥市。那王墓是如何升级为帝陵的呢?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嗣继位,其父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位,便在皇室之中选择了朱厚熜继承皇位,即后来的嘉靖帝。

而嘉靖帝朱厚熜恰巧是兴献王朱佑杬的儿子,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兄弟。藩王即位,通常都是过继给辈分大一辈的皇帝为皇子,以便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但嘉靖帝比较有个性,打破了这个常规,继承皇位可以,但做儿子不行,侄子就是侄子。但自己的父亲虽曾经是皇子,但没当过皇帝呀!于是,嘉靖皇帝自立统嗣体系,追尊生父朱佑杬为“兴献帝”。

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大墓,“曾侯乙”有多少女子和宝贝陪葬?

1977年3月,解放军的一个雷达修理厂在湖北随县西郊的擂鼓墩东团坡修建营地。东团坡距离县城2公里,地形居高临下,依山傍水,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为修建营地,修理厂在东团坡上开挖起来,很快便挖到了坚硬的红色砂岩。砂岩坚硬无比,推土机无法施工,只得用炸药炸。东团坡地形“都停下!这里头不对劲!”红色砂岩被炸开,在砂岩之间出现了一片质地松软的褐色土。

在褐色土里,施工队挖出了几件小铜器。厂长郑国贤是个考古爱好者,平时喜欢钻研文物与考古,看着这一片巨大的褐色土和挖出来的铜器,郑国贤意识到堆土下面可能有一座古墓,于是下令停工。挖掘为慎重起见,郑厂长迅速向县文化馆报告。然而接连三次,县里来的专家都说下面没有古墓,让施工队继续放炮。郑厂长觉得不对劲,多方打听后才知道,来的这几位专家大多是学音乐的,根本不懂考古。

无奈之下,郑厂长只得把副馆长王世振“抓”了过来。王馆长来看了之后,给出的结论是这下面藏了一个古墓,但如此规模巨大的古墓他从未见过,必须向上面报告后等待指示。考古发掘随后,地区和县里组建勘察小组进入工地。3月21日,勘察小组在古墓北侧墓室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米的盗洞,盗洞深入墓室内部,不少淤泥与石板掉入其中。

发现盗洞之后,专家们开始泄气了。一些主要负责人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资源,耽误修理厂进度,所以审批程序一拖再拖,进度缓慢。韩宁夫面对困难,郑厂长和谭维四等人依然没有放弃向上报告。1978年3月5日,他们的报告终于递交到了当时的省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韩宁夫的手里。韩书记毕业于山东大学,谙熟中国历史,一直对考古工作高度重视。

当韩书记看到古墓规模比长沙马王堆和凤凰山古墓大好几倍时,当即生气地说道:“胡闹,这么大的事竟然拖了一年多,赶紧上报国家,各单位迅速配合挖掘工作!”谭维四(中)与郑国贤(右)在现场韩书记亲自批示,考古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由于古墓巨大,为取得完整的照相资料,驻武汉空军派出一架直升飞机到现场支援,随叫随到。5月15日,经过5天的清理,木椁盖板全部露了出来。

在椁四周堆积了大量的木炭,仅从木椁顶板上取下来的木炭就多达31300公斤。随后,起重机将巨型木椁盖板一一取出。取出木椁盖板之后,专家发现墓室已经积水,一些棺木浮在了水上。当年发掘现场随即,考古队将积水抽干,将这些漂浮的棺木打开。前后共有23口棺木被打开,里面有21具年轻女子的骸骨,这些女子大多在15—25岁,专家考证是殉葬的歌姬。

积水抽干之后,东、中、西、北四个巨型墓室全部暴露出来。东墓室里放着的是主棺,主棺由金丝楠木所造,棺木之上绘画着900多个人、兽、鸟的诡异图案,极其精美珍贵。曾侯乙内棺在中墓室里,放置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编钟,这些编钟成套有序地堆放在墓室之中,一层又一层,大、中、小编钟排布在架子之上,如同一座地下音乐厅。在中墓室的南部,放置着大量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有升鼎、簋、饲鼎、小鼎等等。

曾侯乙编钟西墓室里放置着人殉棺13具,里面都是年轻女子的骸骨,这些人是墓主人的舞姬。北墓室是一座大仓库,里面堆满了大量青铜兵器,光箭镞就有4000多支,车马兵器的种类应有尽有。曾侯乙铜盘最后,专家打开了主棺,在里面发现了一具男性骸骨,骸骨上堆满了500多件精美的金玉宝器。在主棺附近,有一柄刻着“曾侯乙之寝戈”的青铜戈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此人就是战国早期曾国的一位诸侯,名字叫做“乙”。因此,此墓又被称之为曾侯乙墓。曾侯乙墓是一座千年古墓,其规模和出土的文物远超长沙马王堆。曾侯乙墓出土了圆木500多立方米,木炭31360公斤,出土文物15404件,国宝级青铜器110多件,编钟124件,兵器4700多件,国宝级珠宝玉器528件,总重量10.5吨。

整理12600字碑文,填补了大量历史空白。尤其是大编钟,做工精致,历经千年仍能演奏,堪称杰作。后羿墓的发掘引起了轰动,创造了许多考古奇迹。然而,曾侯乙墓发掘的第一功臣郑国贤在荣立三等功不久后突然去世,令人惋惜和痛心。于是,一座国宝墓的发掘传奇终于画上了句号。参考资料:谭维思《曾侯乙墓发掘纪实》,郭德伟《曾侯乙墓发掘个人记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湖北  荆王  墓葬群  宗室  考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