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服装厂老板最担心的就是没有工人,订单招不到人很正常。那个老板对服装一窍不通,只是因为五金店生意做不下去了,没有多少钱,才转行做服装的。当然,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当然也有艰难困苦,这与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有很大关系。“互联网”让企业尝到了甜头:Companion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拥有2600多名员工的服装企业,年产各类服装450多万件(套),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

国内服装厂生产行业前景如何

国内服装厂生产行业前景如何

很多人跟我说,2019年是服装工厂最差的一年,但也很多人跟我说,2019年可能是未来10年内服装工厂最好的一年。言下之意,就是服装工厂这个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没啥前景了。往年服装工厂老板最担心的是没有工人,有订单招不到人是常态。今年更多的工厂是订单不充足,工人不难招。前一段时间我也跑杭州去一趟,以前总是感觉那边的工厂没有淡季旺季之分,好像一直都很忙,但今年去的时候也不少工厂在放假的状态。

太多的老板在市场找加工订单。上面说的都是整体行情,但再差的市场也会有黑马出现。今天还是说说杭州的一家工厂,从与他们老板的聊天中,了解到他们的订单情况,员工稳定性,加工单价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服装工厂这个行业还是有前景,只不过发展的方向会有所改变。这家位于江干区的工厂,规模也不大,只有40来人,不过在周边工厂普遍缺单的情况下,他们订单现在已经排到11月份了。

主要做的是一家天猫店铺和意法市场的订单。现在老板也接了些深圳南油那边客户的单子。估计很多做工厂的同行会有疑问,既然老板接单能力那么强,为什么不把单子接来外发呢?现在很多工厂就是靠转手外发赚钱的。我也问了工厂老板,他指了指安装在车间的那些摄像头跟我说了实情。其实当初他们也跟周边工厂一样冷淡。但通过阿里巴巴淘工厂项目的改造,他们工厂很多流程做了调整。

以前的缝制大流水变成了4到5人的小流水,所有的工序流程现在都进入数据化,车间,办公室,仓库全方位安装了监控。客户在他们工厂下单,必须到他们指定平台去预约下单。可能你们以为他们这种霸气的做法,客户会流失。但其实在平台下单恰恰是客户最想要的好处。一旦客户在平台预付了定金,后期等于整个工厂流程都处在客户的监控之下。

从面辅料到仓库,再到裁剪车间,缝制车间,后道包装,在没有跟单去工厂的情况下客户都了如指掌。中途生产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在线上沟通。也正是这种完全透明开放的模式下,解开了很多客户心中的忧虑,对这个工厂是完全的放心。所以他们的订单基本不愁。现在他们还在调试车间数据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搞好的话,老板说管理过来也轻松很多。

工业互联网能为服装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工业互联网能为服装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互联网 ”让企业尝甜头:成立于1980年的伴宇,是一家拥有2600多名员工的服装企业,年产各类服装超过450万件(套),产品出口至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加上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等因素,企业发展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何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认为,智慧工厂建设十分有必要。

”据伴宇董事长黄德荣介绍,去年,该公司投入800万元用于瑞宇分厂的数字化改造,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缝纫车间的每台缝纫机上,都搭载了一块电子屏幕,也就是工位机,缝纫机都实现了联网运行。这样,每台缝纫机的操作数据都能得以实时采集,并实时传送到相应工位机以及所在小组的屏幕上。通过这两块屏幕,组长能够及时掌握每道工序的进度,检验员可以第一时间反馈质量问题,缝纫工则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改进。

”伴宇有关负责人说,如果缝纫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缝纫工便可以按工位机上的“维修”,机修人员通过手机就能获取信息,从而及时维修以保证正常生产。“除了缝纫车间,瑞宇分厂的裁剪车间、检验车间等都实现了数字化改造,我们的包装和运输环节也都将实现智能化。在员工数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8%,产品品质、客户认可度也都明显提升。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纺企需  工业生产  服装  具备  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