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两江总督任上开设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左宗棠则以闽浙 总督的身分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在各个地区性集团之间,几乎没 有什么合作和协调,即使在这些大员调任他所——左宗棠在 1868 年赴任西北,李鸿章则前往天津,他们在那里建立了新的权力根 基——之后,他们继续与其从前创办的企业保持着私人联系。第二阶段 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 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

新式国防远 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李鸿章在 1876 年 9 月宣称:『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 故。』因此,在 1872-1885 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 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 企业,如轮船、铁路、开矿和电报等。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 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

除了『官办』的军工产业外,此时出现了另一种类型的企业, 以传统的盐政为模式,即『官督商办』。 它们中最重要的有轮 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电报总局 。 这些企 业的资本来自私人资金,虽然官府作为赞助人也会在一开始提供 部分资金或日后须偿还的贷款,但正如李鸿章公开规定的那样, 『所有盈亏,全归商认,舆官无涉。

』 出资入股的商人被排斥 在经营之外,经营权则掌握在官府指定的官员或没有股金的个人 手中(这些人可以在日后认购股份)。例如,轮船招商局的首任总办是一名官员; 接替他的是一个从前的英国怡和洋行(亦称渣甸洋行)买办; 1884 年后该局又由一名官员 办理。这些官督 商办企业是一种混合体制,带有很强的官方色彩及其通常所有的 无能、贪污腐败和任人唯亲。

由于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它们便通 过政府优惠或干预来打击平民的竞争,并趋向于垄断行业。它们 也依赖于外籍人员的支持:『华商』聘用洋人任航运督办、船长 和技师。由于曾国藩在 1872 年去世,而左宗棠则专事镇压西北回民 叛乱,因此,在这第二个阶段,李鸿章显露为近代工业和企业的 主要倡导者。恭亲王在 1865 年和 1869 年两次遭训斥后,已大大失却了对慈禧太后的影响力,文祥也已于 1876 年辞世。

李鸿章上升为洋务运动无可匹敌的领袖,而且,虽然他只是一个省级大员(直隶总督),但由于他的职地靠近北京且得太后宠 信,因此行使了中央政府的一些职权。超过 90%的现代化规划是在他的襄赞下发动的。1872 年 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开设『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 局。 1875 年 计划修造铁甲船。 派遣福州船政局的学生留学法国。

1876 年 李鸿章派遣七名官佐赴德国。 从福州船政局选送三十名学生和艺徒赴英法两国。遣使往 聘英国和法国,此后数年间又遣使往聘其它国家。 1877 年 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开平矿务局。 丁宝桢在四川开设一个机器制造局。 1878 年 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造局。 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9 年 大沽与天津之间开设电报线路。

1880 年 李鸿章在天津开办一所水师学堂。 李鸿章奏请批准铺设铁路。 采纳一项建设新式水师计划并开始购买外国师船。 1881 年 开设电报总局。 上海至天津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 在天津以北铺修了一段长二十里(六英里)的铁路。遣十名 水师学生出洋留学。 1882 年 李鸿章在旅顺开筑一座军港和一所船坞。

1883 年 李鸿章派遣十三名水师学生和四名艺徒赴英国、 法国和德国研习造船,十三名学生赴英国学航海。第三阶段从 1885 年到 1895 年期间,对陆海军建设的重 视延续了下去, 1885 年组建海军衙门, 1888 年正式成立北洋水 师。同时,开办轻工业以求富国的想法也越来越获得认同,其结 果是缫丝业和棉纺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李鸿章继续控制住 局面,但他此时面临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日益强劲 的竞争。与此同时,光绪皇帝的父亲、新设的海军衙门大臣醇亲 王崛起为京内的实权人物,而恭亲王则在 1884-1885 年的中法战 争以后在政坛失意。在经济体制方面,两种新型的工商实业——『官商合办』和 『商办』——向占主导的官僚型『官督商办』企业争生存。

但由 于官府对商人的传统歧视和嫉妒,这两类企业都未能发达。较大 的『官商合办』企业有开设于 1891 年的贵州制铁厂和建于 1894 年的湖北缫丝局。在这两个事例中,官方员吏欢迎私人资本,但 讨厌平民控制企业。争夺湖北缫丝局控制权的斗争非常激烈,以 至于商人资本最后被迫撤出,使该局完全变成了一个官营企业。

『商办』实业非常微弱,在整个工业实业和投资中只占很小的比 重——与明治时代日本人筹集私人资本的方式有很大距离。八十 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年中,主要的活动包括:1885 年 李鸿章在天津开设武备学堂。 北京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为首,李鸿章为副。 1886 年张之洞在广州建一纺织局。 1887 年 张之洞和李鸿章分别在广州和天津开设了一些 制造局。

李鸿章在黑龙江开漠河金矿。1888年,李鸿章控制的北洋水师成立。1889年,张之洞在广州开设纺织布局和铁局。1890年,张之洞开办大冶铁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1891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张伦造纸厂。开贵州铁厂,官商合资。1893年,李鸿章成立机器纺织总局。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人向  同化  西方  学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