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蜗牛,比如泥螺、甜螺、东螺、纹理螺,也是可以中毒的。不小心吃到蜗牛怎么救?如果误食蜗牛,一般会在5分钟到4小时内发病。中毒初期,食客会出现嘴唇、舌头、指尖麻木,眼睑下垂。很快就会出现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麻痹,甚至呼吸困难和意识不清。

误食织纹螺为什么会中毒?

误食织纹螺为什么会中毒

【2018-01-30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这类中毒背后的医学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夏季很多人会选择在路边吃海鲜喝啤酒,尤其在南方一些地区,这样的中毒事件并不少见。 贝类中毒是指进食被毒化的贝类而引起的中毒。贝类属软体动物,种类 甚多,常见引起中毒者有哈贝、扇贝、牡蛎、贻贝、 蛤仔等。

尚有一些螺类如泥螺、香螺、东风螺、织纹螺等也可发生此类中 毒。可食贝类受毒化的原因与“赤潮”有关,在发生赤潮的海域,贝类摄食有毒的藻类,引起藻类毒素的蓄积,人食用此等贝类后即可发生中毒。其毒素(石房蛤毒素和贝毒素) 可致神经肌肉麻痹和肝损害,部分可引起日光性皮炎。 不同毒贝含有的毒素不同,中毒表现也各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型:亦称麻痹性贝类中毒。

引起此类中毒者主要为石房蛤毒素所致。含此毒素贝类有扇贝、贻贝、蛤仔、织纹螺、香螺、东风螺等。潜伏期一般为 0.5~3 小时。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至运动麻痹、步态不 稳,并伴有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肝损害型:引起此类中毒有蛤仔、巨牡蛎,含毒成分为贝毒素。

潜伏期一 般为 12~42 小时,有长达 7 天者。初期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疲倦,亦可有微 热,类似轻度感冒。接着出现粟粒大小出血斑,齿龈出血。重者可有呕血、阴道出血、 意识障碍或昏睡状态,预后不良。3日光性皮炎型:主要为泥螺所致。潜伏期一般为 1~14 天,多数在 3 天内发病。初起面部和四肢的暴露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灼热、疼痛、发 痒、发胀、麻木等感觉。

后期可出现淤血斑、水疱或血疱,破溃后引起感染。可伴有发 热、头痛、食欲不振。轻者 1 周渐愈,重者可迁延数月。4胃肠炎型:潜伏期为 10~12小时,有恶心、呕吐、腹泻、下腹痛等征象,属自限性。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织纹螺能吃吗?有人说有毒,是真的吗?

织纹螺能吃吗有人说有毒,是真的吗

海螺是沿海地区春夏季节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吃,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到海边小吃摊上吃烧烤,再搭配上海螺、啤酒和小菜,几个好友一起把酒言欢,好不惬意。但是我们知道海螺的种类有很多,由于其形态特殊外壳很厚处理起来又很麻烦,很多小店老板为了省事不一定都处理干净,误食有毒海螺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如果吃到有毒的海螺,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特别提醒,一种叫织纹螺的美食,千万别碰!织纹螺能吃吗?是否有毒?织纹螺别名很多,有海丝螺、海狮螺等等,形似圆锥体,大小和指甲盖相仿,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尾部较尖、细长,盘旋8层左右,外壳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呈淡黄色。

专家表示,织纹螺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螺口对着自己时可以看到螺纹是逆时针的,而可食用的螺类则为顺时针。织纹螺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近海的礁石附近和泥沙底,是当地很多村民喜爱的食物。据相关资料表明,织纹螺本身并没有毒,但由于其长期摄食有毒的海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神经麻醉毒素,近些年随着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赤潮频发,织纹螺体内“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毒素使人产生神经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经检测一颗很小的织纹螺都可能致人死亡。由于其毒素对热稳定,不管是高温水煮还是盐腌日晒均不能将其毒素消除,因此织纹螺不能食用,其毒素比砒霜还要厉害。如果不慎误食织纹螺该如何解救?如果误食织纹螺,一般会在5分钟到4个小时内发病,中毒早期,食客会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后还可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严重者还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麻痹甚至呼吸困难、神志不清。

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说明情况,接受治疗。因为蜗牛的毒素是神经毒素,至今没有特效药。医院一般采取呕吐、排泄、洗胃等方法,加快毒素排泄,减少毒素吸收。具体急救处理方法:呕吐、洗胃、导泻;吸氧、输液、大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应用;病情严重时加糖皮质激素;呼吸抑制患者插管;对症治疗。


文章TAG:织纹  中毒  多久  持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