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必将会出现巨大的灾难性事件,计算机模拟发现撞击后释放出高达5.0×10^23焦耳的能量,相当于九十多万亿吨TNT炸药,堪比200万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弹——苏联的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或者相当于5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小行星在极高热量之下几乎完全蒸发掉,在地球地壳中引起的震动相当于12级地震,也有说是13级地震,有人验算显示在撞击点的地球另一面的对称点上的地震烈度,都超过了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这也是地球上至少1亿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小行星的撞击和引起的震动也引发了全球性的海啸。撞击的力量对地壳的压力激荡了地球内部的熔岩,于是又激发出了全球性的火山爆发,以至于撞击产生的灰尘和火山产生的灰尘弥漫于地球大气层中。此次事件导致地球绝大部分地方都经历了数百年的冬天,而地球上的气候恢复正常至少经历了1万年。如此巨大的灾难,消灭了地球上接近80%的生命物种,还是冷血动物的恐龙家族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环境变化,于是全部被灭绝。

不过恐龙的灭绝也并非是在这一瞬间就全部死亡的,虽然撞击的直接打击,以及引起的全球性地震和海啸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因此死掉的恐龙还只是少数,大部分的恐龙都是在撞击溅起的烟尘和全球性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弥漫于大气层中,使得地球温度急速下降并长时间处于类似冬天气温的情况下灭绝的,甚至有极少数的恐龙在漫长的地球冬季过去之后仍然存活在地球上,后来才因为其他原因灭绝掉了,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在小行星撞击之后到完全灭绝的时间在100万年左右。

据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如再有相同灾难,以现代人类的科技能阻止吗?

据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如再有相同灾难,以现代人类的科技能阻止吗?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直径约10KM,相对速度月40KM/S,撞击点位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撞击能量相当于史上最大的氢弹-沙皇炸弹的200多万倍,当然按我们人类的技术是无法抵御如此撞击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最大的可能是人类同样会重蹈恐龙的覆辙,即使幸存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是苟延残喘,想要东山再起也许要数千年休养生息了.....那么应对这种极端状况人类没有办法了吗?事实上在这种10KM级别的小行星人类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影响小行星轨道的因素太多了,最近的案例就是奥陌陌,它的轨道与速度与之前科学家预测是有区别的,并且还不小!蓝色是奥陌陌的实际轨道与速度,当时就是因为这个因素而怀疑奥陌陌是一艘宇宙飞船,但其实奥陌陌只是其表面的挥发物质在太阳的暴晒下喷发,导致它翻滚并对奥陌陌起到了比较大的加速作用!奥陌陌一边翻滚一边喷发物质示意图,要知道奥陌陌是一个长度约40KM,直径超过10KM的天体,那么大的天体在如此动力作用下会有那么大的改变,那么可想而知在环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在年长日久的阳光动力后会产生多大的轨道误差?比如这种轨道原本就是非常靠近地球的,假如计算失误,折腾老半天反而撞上了地球,这绝对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因此预言半个世纪或者数十年后将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最后轨道与地球相距很远是非常正常的,假如一颗小行星100%会与地球相撞,那么时间绝对是不多了,因为近距离内小行星的轨道变化不会太大,那么我们还有好办法吗?当然有,不过是垂死挣扎下而已,效果如何还真待商榷!第一种当然是直接给小行星装上一枚火箭了,这个方法在有足够的燃料情况下非常不错的,但可惜小行星路途遥远,燃料不足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另外离子发动机倒是非常节省燃料,但其推力极低短时间无法奏效!激光束给小行星加热,让其抛射物质产生反推作用逐渐远离轨道,这个方法听上去比较靠谱,但得制造一颗能持续不断发射激光束的卫星和为其提供能量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核电池时间够,功率不够哦!撞击小行星,不过人类发射探测器的这点分量无意识蚊子撞大象,有没有感觉都不好说!当然效果会有,只是可计算而已!反射阳光集中与某点,效果和激光类似,不过这个无需担心能量来源,只是要足够大的镜子,看起来激光束不如这个镜子靠谱!引力拖车,这个是最不靠谱的,因为我们发射的质量太小,这个影响需要数十年才能见效,几个月的绝对来不及!给小行星刷油漆,阳光动力的另一种方式,不过效果非常慢,而且尤其也会在太阳光下分解,不靠谱的一个提议!如上几种方式中,激光和镜子作为阳光的动力似乎比较靠谱,但改变一颗10KM级别小行星的轨道几个月是难以奏效的,并且发射准备时间和到达小行星就得数月,简单的说,如果有一颗小行星确定会在3个月后撞击地球,那么我们人类还是赶紧建造堡垒吧,假如是3年后撞击地球,那么有很大的可能避免这场灾难!要评估一颗小行星对人类的威胁是否巨大,要看它的轨道如何确定和多久之前发现,而后者简直就是首要条件!。

有研究称恐龙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但问题来了,那颗小行星哪去了呢?为什么只有坑没有小行星?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它以极快的速度划过天际,然后狠狠地撞击在地球表面,造成了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全球性森林大火……等等一系列的灾难。更恐怖的是,在撞击过后,大量的烟尘在地球大气层里久久不散,它们挡住了阳光,从而使整个地球全面进入了“核冬天”。由于不能接收到阳光,地球上的植物纷纷枯死,动物也因为食物链的断绝而大批灭绝,统治地球1亿6千万年的恐龙,也因此而灭绝。

根据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确定了此次撞击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那就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相关资料显示,该陨石坑的深度保守估计也越过了900米,而直径更是达到惊人的180公里!相信不少人都会在对这个陨石坑的巨大而感叹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疑问:那颗使恐龙灭绝小行星哪去了呢?为什么只有坑而没有小行星?其实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下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过程,就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小行星的速度通常都很高,在进入地球稠密的大气层之后,它们会与大气层中的空气发生剧烈的摩擦,由此产生的高温会使小行星的物质出现大量消耗,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个头较小的小行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殆尽。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是个“大个子”,虽然它会在上述过程中损失一部分物质,但其大部分的物质都会幸存下来,然后直接砸在地球表面上。

根据计算机的模拟还原,这颗小行星与地球表面的撞击角度为40到60度,撞击时的瞬间速度不低于每秒钟25公里。撞击发生时,小行星和地球的接触面会生成强大的冲击波,并同时在地球表面和小行星的内部传播,在零点几秒以内,这些冲击波会使小行星的内部压强达到数十万Mp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0.1Mpa)。我们可以想象,如此惊人的压强所产生的热量会是多么的巨大,因此,在撞击的瞬间,构成小行星的绝大部分物质都会因为高温而熔化,甚至直接气化,而地球表面处于撞击区域的物质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地球表面上会形成一个比这颗小行星大很多的撞击坑,与此同时,大量的物质也会被高速抛射出去,形成一片巨大的尘埃云,并迅速在地球上空扩散。接下来,位于这颗小行星核心的少部分较为致密的物质,会深深地撞入地表以下,而它在地球表面留下的坑洞,会被四周处于熔融状态的物质迅速回填,并在随后的降温过程中逐渐凝固,从此与地球合为一体。

这是撞击的一般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一部分在大气中被消耗,一部分在撞击过程中被撞击产生的高温熔化或气化(一部分被抛掉,一部分与地球的物质融合),其余坚硬的物质坠入地球深处。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期再见’(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小行星  恐龙  灭绝  那颗  灾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