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了套二手房,里面有个德国比力奇的电热水器!以前没用过不知道怎...

呵呵,首先德国没有比力奇这个热水器。 第二张图是加热温度指示器 侧面应该有个旋钮控制功率的,很简单的机械式热水器

德国比力奇热水器官网

2,德国比力奇热水器怎么样,德国比力奇热水器好不好?

最好买有防电墙的电热水器,比如海尔,美的...毕竟使用电热水器安全最重要!!!质量好,肯定海尔的比较好一些,海尔热水器六年免费保修

德国比力奇热水器官网

3,怎么安装德国比力奇热水器50升

打俩膨胀挂墙上,接上安全阀和谁管就好了哦,但是要区分进水和出水(防干烧的)

海尔热水器安装热线4006999999,和安装师傅预约好时间来给你安装。

德国比力奇热水器官网

4,比力奇一键通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 坏了 这个现象 代表你的热水器 差一相火 1 热水器里面的火线 或者是零线 烧断了 2 加热管烧坏了

具体什么样你可以去问现在法罗力品牌,比力奇就是现在的法罗力,国美有法罗力专柜

5,40升德国比力奇电热水器多少钱?

产品比较相同品牌相同价位网友关注比力奇电热水器HD5.5 参考价:398.00 比力奇电热水器HE50i 参考价:998.00 比力奇电热水器SEH-40 参考价:588.00 比力奇舒曼电热水器SM60D 参考价:1665.00 比力奇电热水器SEH-50 参考价:688.00 比力奇电热水器HE60i 参考价:1316.00 比力奇热水器SM40D(电脑型) 参考价:1413.00 海尔电热水器 参考价:5784.00 华帝热水器JSQ16-Q8B1 参考价:2020.50 林内智能恒温热水(11L)REU-11FEB 参考价:2180.00 艾欧史密斯电热水器(小厨宝)10L 参考价:549.00 华帝热水器JSQ16-Q8M2 参考价:1815.67 奥特朗热水器DSF302-75 参考价:1699.00 奥特朗热水器DSF418-75 参考价:3180.00

550-750 不等吧。 具体还要看是哪个型号了。网购还是商城买等因素。

6,威能是什么品牌?_

德国供热品牌

威能是源自德国的供热品牌;于1874年由约翰·威能(John Vaillant )先生创立,位于德国Remscheid市。至今已有140多年发展历史,是欧洲领先的供热/生活热水/通风及空调设备制造商,也是最大的家用燃气壁挂炉制造商。

威能是源自德国的供热品牌;于1874年由约翰·威能(John Vaillant )先生创立,位于德国Remscheid市。德国威能,是为家居生活的舒适性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国际化集团,在供热、通风、热水器、空调领域始终保持市场先导的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国际化供热集团之一。威能作为专业领域的领导者早在1894年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恒温控制燃气热水器。随着时代发展,威能不断推出各种发明和专利技术,研制出性能卓越的热水器产品和系列采暖产品,满足了千万个家庭对温暖家居环境和舒适生活热水双重需求。威能在壁挂炉市场始终处于优越地位,每年共计销售超过 200 万台壁挂炉,占据欧洲市场份额的 27% ,全球市场份额 23% 。

140 多年来,德国威能已成为欧洲供暖行业的顶级品牌。以其先进的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为全球 80 多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智能、现代、环保、节能的人性化采暖解决方案;更用科技为每个家庭带来无限舒适的生活,创造高品质的标准和未来。

德国威能在中国的经营是1955年,60万台燃气热水器在香港安装。改革开放初期,威能热水器先后落户北京、天津、上海的家庭,因其特有的兔子标志,被冠以“大白兔”。1995年,德国威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威能(北京)供暖设备有限公司,承担起在中国的营销、服务、采购、生产和研发等业务。2007年,威能集团在中国无锡投巨资设立的工厂正式启动 ,符合欧洲高环保、高节能、高能效要求的供热产品和供热技术被引入中国市场。2015年,威能集团将在中国的职能总部和各核心事业部全部迁往上海,在黄浦区成立地区总部“威能(中国)供热制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此公司作为威能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承担其在亚太中心的业务发展任务。

德国威能,不仅为中国千百万个家庭带来高品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更注重推广以用户为核心的国际品牌价值、全球服务理念和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共意识。与合作伙伴及用户一起,把威能的科技、人文、时尚的生活理念引入中国的现代家庭生活,尽享威能全球同步的设计理念、环保意识和服务体系,感悟德国工业的完美品质。威能(北京)供暖设备有限公司是威能集团在中国的销售公司,主要经营、销售集团旗下的欧洲顶级品牌 —— 德国威能系列燃气壁挂锅炉,落地式锅炉,燃气和电热水器,热泵,中央空调多联机,太阳能产品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相关设备,法国旗舰品牌 —— 法国索尼埃 · 杜瓦尔系列燃气壁挂锅炉,不同品牌的鲜明风格和多种性价比配置为中国的家庭提供更多舒适生活的选择方案。威能集团提供的多种品牌、多种类型的产品,能够适应中国市场地区差异、户型差异、燃气气质差异等各种地理及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特点,满足中高端用户市场的不同需要。威能集团还为用户提供产品的相关系统附件、配件及最新应用技术;使同一品牌的产品与附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选配及应用;可满足用户根据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的需求。

7,清洁能源(一)_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清洁能源和含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可再生能源 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国目前是国际洁净能源的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 (2)非再生能源 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核能虽然属于清洁能源,但消耗铀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资较高,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包括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国家,都不能保证核电站的绝对安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美国的三里岛事故和日本的福岛核事故影响都非常大,核电站尤其是战争或****袭击的主要目标,遭到袭击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目前发达国家都在缓建核电站,德国准备逐渐关闭目前所有的核电站,以可再生能源代替,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其他能源要高。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响,但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需要有水力、风力、太阳能资源,而且最主要的是投资和维护费用高,效率低,所以发出的电成本高,现在许多科学家在积极寻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随着地球资源的短缺,可再生能源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海洋能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1、潮汐能 2、波浪能 3、海水温差能 4、盐差能 5、海流能 太阳能 1、光与热的转换。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等。 2、 光与电的转换,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车、船等。 太阳能清洁能源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为其他形式的热能、电能、化学能,能源转换过程中不产生其他有害的气体或固体废料,是一种环保、安全、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目前开展的对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全生命评估(LCA)结果显示,以往的太阳能光电转换的利用方式,由于依赖太阳能电池板这一生产过程中高污染、高耗能的材料,因此利用成本和环境代价都较高。目前研究的热电在太阳能热利用方向上。 风能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风力的开发和利用,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以风能作动力,就是利用风来直接带动各种机械装置,如带动水泵提水等这种风力发动机的优点是:投资少、工效高、经济耐用。氢能 1、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因此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 2、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 3、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4、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5、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

8,人民呼叫网约车_

过去六年间,网约车领域的猫鼠游戏不定期上演。这次与之前会有不同吗?

撰文 | 蓝洞商业(ID:value_creation)焦丽莎

天刚亮,专车司机张师傅准备收车回家。

这样昼伏夜出的日子,已经持续一个月。三年前,张师傅加入滴滴成为一名全职专车司机。但是,今年7月1日开始的“严查网约车”行动,彻底打乱了他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每天下午五六点出车,限号的时候八九点,天亮就回家。张师傅脸上露出无奈,“一天能赚300多块,够贴补家用就行。为了多赚几百块被抓,最少罚一万还扣车,不值当。游戏规则都是别人定的,要么玩要么滚。”

和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专车司机不在少数,“微信群里有40个司机,7月的第一周只有三四个人出车。其中,有两个京籍司机就被抓了(三证不全)。”

这场声势浩大的查车,始于北京出台的《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那些不符合京车京人条件,以及三证不全的运营车辆,都会被扣押。

这次的查车行动,将持续半年时间。7月1日开始,市交通执法总队组织,公安、交管等部门协同,11 个执法大队、300 名执法人员分别出动,前往北京 45 个重点区域。虽然“查车”并非偶然,但这样的查处力度超出了所有司机和网约车平台的预期。

据相关部门统计,仅7月1日上午半天,北京就查处了1800辆网约车。按照平均每辆车罚款两万元,扣车一个月,停车费4500元,不管对于专车司机还是网约车平台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7月份接连不断的暴雨,加重了“打车难”。虽然天已放晴,查处力度也在趋缓。但是“打车难”仍在持续。有乘客调侃,出门就没有回头路已成常态。人民呼叫网约车。

网络上滴滴文章的留言区,充斥着来自司机和乘客的抱怨与不满。像极了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一位患慢粒白血病的老人说,“警察领导,别再查‘假药’了行么。”

2018年7月27日,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两周年。这份文件第一次承认网约车合法化,曾被滴滴CEO程维视为“又一个里程碑”。但是,之后出台的各地新规并未解开滴滴的“镣铐”。

就在不久前,工信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从事网约车运营的司机有3120万,而资质符合各地新规的共有34万,比例仅为1.1%。

过去六年间,网约车领域的猫鼠游戏不定期上演。这次与之前会有不同吗?

黑车又要重出江湖?

清晨五点半,滴滴专车司机梁师傅在首都机场停车场等候接机,一夜未眠让他满脸疲惫。

但是他不敢休息,困了就在车里眯半小时。每个月几千块的车辆贷款,让他不敢松懈。之前可以月入两万,这个月收入锐减。

他依然在拼命拉活。“我没有北京户口,也许哪天就不让干了。”

晚上十点半,北京南站的地铁和大部分公交车已经停运。出租车等候区的人流却越来越长,受不住暑热和等待的乘客离开队伍,走向站外。

在那里,有大量黑车司机穿梭拉客,“100元一个人上车就走”,其中甚至出现了出租车的身影。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蓝洞商业(ID:value_creation),“北广场的黑车一直都有,最近多了起来。这不是查车嘛,(网约车)司机都不敢来南站接活了。”

上周五,央视新闻一篇题为《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的文章刷屏网络。文中提到一个细节:7月24日凌晨,一名女子被出租车司机拦下,从北京南站到望京25公里要价300元。为了躲避电子监控,这些黑车和出租车的前车牌大多用光盘、报纸、画报等遮挡住;大多数车辆都掀开后备箱,后车牌也看不到。

六年前,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出现,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车乱和打车难。史上最严查车,黑车又要重出江湖?

这样的绝境时刻,滴滴并不陌生。

去年的滴滴年会上,程维回忆,“刚刚上线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们收到了第一份红头文件,当时几乎是陷入绝境。”

2015年12月8日,北京空气指数爆表,红色预警响起。滴滴北京总部因为另外一件事也不得不启动预警,近百辆出租车包围滴滴大厦。前一天,青岛福州北路聚集大批出租车司机,引起交通堵塞。

在网约车刚出现的那两年,出租车司机的生存危机化成怨气促成了一次次的集体抗议。当时的滴滴,想要撬动存在了几十年板结的利益和生态,并不容易,“滴滴是一家危机感特别重的公司。”程维这样说。

直到两年前,由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文件的下发,才让他缓了一口气,“又一个里程碑!”至此,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让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

2016年11月,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随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部门连发两个硬规定,网约车需满足“京人开京车”且排量不小于1.8升、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平台和网约车司机必须“三证”齐全。

也就是说,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营运。

更多的压力随之而来。2017年4月1日,滴滴停止对全北京地区(包括六环外)外牌网约车进行派单。新政要求下,网约车平台运力下降带来的供需紧张愈发显露。今年7月的严查,在过去几年间出现多次。

“政府不会一下子管死,但是态度一直很明确。”一位网约车行业政策研究者说,“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交通部从来没有鼓励和支持共享出行的网约车。他们支持的是专业化出行的网约车,而不是滴滴这种共享出行的网约车。”

“一个行业,因为政策而导致90%以上的运营出现违规,说明标准是有问题的。”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张效羽认为,网约车需要二次合法化。

网约车没有赢家

“在日本,网约车是被法律禁止的。我真不敢相信还有这么愚蠢的国家。”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在一次针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公司活动上表达自己的不满。

对此,日本土地、基础设施和交通部的发言人说,网约车的一个问题是,虽然司机负责运送乘客,但不清楚谁负责维护和运营。日本铁道部认为,从安全和用户保护的角度来看,以收费方式提供这些服务会带来问题,需要认真考虑。

但是,这并未阻止滴滴进入日本的脚步。

滴滴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将在日本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滴滴计划2018年秋季在大阪开始运营,并在京都、福冈、东京等提供服务。但是,该服务仅限于出租车。

网约车“入侵者”Uber,当年也在全球各地遭遇不少麻烦。

2013年,Uber把链接私家车的玩法搬到日本。仅运行了一个多月,就被叫停。理由是违背了《道路运输法》中对从事出租车辆与司机的有关规定。Uber只能通过加盟模式,与当地出租车运营商合作提供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并不乐观。

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曾公开表达过对日本市场的失望,称该国“监管制度错综复杂”。他最失望的是,日本要求载客谋利的人必须要有出租车或者类似的许可证。

作为网约车的鼻祖,Travis Kalanick曾高调表示,我们在进行一场斗争运动,发起者是Uber,敌对的一方就是出租车。这曾让Uber成为硅谷乃至全球最受关注的一家公司,也曾让他四处碰壁。

很多国家的很多地区,Uber收到来自用户的热情,同时也收到了当地出租车公司的抗议和监管者的起诉、指控。几乎在全世界,Uber都曾遭受过处罚或者禁止。

从2015年开始,Uber先后被逐出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汉堡,只能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提供有限的服务。

到了2017年,整个欧洲开始抵触Uber。

4月,Uber退出丹麦市场。因为丹麦新《出租车法》规定,丹麦的运营出租车必须配备里程表和座位感应装置。Uber很难实现。意大利也以防止不正当竞争为由禁止Uber,不允许其做广告。9月,英国伦敦交通局拒绝Uber的运营牌照续费申请,理由是Uber存在对签约司机背景、健康状况审查存在违规现象,在公共安全问题上缺乏企业应有的责任感。

Uber八年,滴滴六年,他们还没有赢。

程维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说,“政策层面,国家对互联网+虽表示“鼓励创新、审慎包容”,但我们仍远比任何一个创业公司都要艰难。滴滴第一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也说过,当你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帝就会给你开一扇窗。

大寒过后,一定立春。

9,再见,人人网;再见,陈一舟_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深网”,作者:孙宏超 编辑:康晓;36氪经授权转载。

从崛起、辉煌到衰落,从转型、挽救到放手,十二年长跑后,人人网从此不再和陈一舟有羁绊

2018年11月14日,人人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同意将其所从事业务中的人人网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以2000万美元现金对价出售予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作为上述资产出售对价的一部分,Infinities Technology (Cayman) Holding Limited,一家专为作为买方母公司而设立的开曼公司,同意按照双方认可的7亿美元买方母公司估值向人人公司发行相当于4000万美元的股份。

而根据多牛互动方面的公告显示,该资产除了社交网络外,还包括人人直播以及增值业务,人人网将成为多牛传媒旗下智能媒体矩阵的组成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人人社交网络平台的月独立登录用户数约为3100万。

2011年5月,以人人网为主体业务的人人公司赴美上市,市值一度超过70亿美元,陈一舟身家超过16亿美元。不过盛极而衰,人人公司上市后开始衰落,2014年其活跃用户已经出现明显下跌趋势,在最近几年里,人人公司更是褪去了曾经所有的辉煌,试图打造的社交商业帝国梦想也早已破碎。

半年前人人公司董事长陈一舟在接受《深网》独家专访时表示,这种衰落是是“非战之罪”、“人人网是输给了发展趋势”。但有接近陈一舟的相关人士对《深网》表示,人人在决策上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在人人上市以后,陈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如何扩大业务上,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快速找钱,而不是在社交领域做更多产品优化,这是一批高管在那个时间段先后离职的核心原因。”

一位人人原高管则表示,陈一舟实际是在试图寻找人人公司的产品和人人网社交产品的耦合关系,“但坦白的说,当时人人公司的多个产品都有非常强力的竞争对手,如何让社交软件上的用户尝试其他的用品本来就是个难题,人人需要时间来找到合理的方法,可惜快速发展的竞争对手没有给人人这个时间。”

此时陈一舟对人人网还抱着可以拯救的期许,在对《深网》表示人人网和围绕人人网的各种流量变现业务之间的关系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同时,又表示,“直播(被攻击很多的业务)和SNS的分离,目前已经在规划中。”在问及未来人人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时,在二手车以及SaaS业务以外,陈一舟还坚称人人网的盈利也是关注的重点。

最终促成陈一舟下定决心的或许是用户表现出来的冷漠,三个月前陈一舟发表题为《人人网的明天,由你定!》帖子,内容回顾了人人网发展历史,同时陈一舟也透露将会与人人网老用户们进行交流,希望得到一些发展建议,但最终应者寥寥。

此次剥离社交业务后,对人人公司的总市值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在今年6月的人人公司大分拆前,如以人人公司总市值减去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价值,人人网的估值甚至接近负数。在甩掉社交体系后,人人公司会将主要精力专注于国内二手车业务以及在美国运营的Trucker Path业务和SaaS业务为代表的境外业务,同时人人公司仍计划保持其纽交所上市公司的身份。

对于此次出售,陈一舟在朋友圈表示,“创业第一天就搞SNS,20年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终于交接力棒了。接棒的两位同学,你们要好好干啊!”

湖北第一聪明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曾经的顶尖人物,陈一舟身上有着多个标签,但多个接近陈的人士都曾先后对《深网》表示,“陈一舟最大的特质就是聪明。” 同乡周鸿祎就曾经说:“湖北第一聪明的当属陈一舟,雷军第二,我第三。”不过这些相关人士往往在这个“聪明”之后会再加上一句:“有的时候太聪明让他反而不愿意做一些难的事情,这让他很容易从低潮中爬出来,但也很难取得太大的成功。”

1987年,陈一舟考进了武汉大学物理专业,二年级转入计算机专业,和雷军做了同学。三年级时则转入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继续攻读物理学,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读硕士。工作两年之后,陈一舟重返校园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及电机工程双硕士。

和未来的创业生活相比,学霸陈一舟的校园生活是简单而轻松的:“中学的时候非常舒服,下午基本不上课,出去打篮球、看书;上大学从来不上自习,很少上课。”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学习是可以找到捷径的,但是创业没有捷径:“创业只能埋头苦干,而且还必须做正确的事,如果方向不对,那就啥都没有。”

1999年5月,陈一舟、周云帆、杨宁创立了ChinaRen,这个宣称“建造全球最大的华人虚拟社区”网站的消费人群定位在18到24岁的在校大学生。尽管因为互联网泡沫让ChinaRen最终被搜狐收购,但这个群体在未来成为了陈主要关注的对象。

2006年,陈一舟收购校内网(人人网前身,王兴创立),这成为其社交帝国最重要的一块奠基石;两年后,软银等公司4.3亿美元投资千橡集团,这笔融资在现在看来并不算多,但在当时却是中国互联网融资之最,甚至远超几个巨头上市时的融资额。

这让陈一舟在当时获得了“目前未上市互联网公司中最后一个大佬”的美誉,在遥远的2011夏天,人人旗下已拥有社交网站人人网、游戏公司人人游戏、团购网站糯米网、在线招聘(商务社交)网站经纬网,并且投资了在线旅游网站艺龙网,这个庞大的布局被认为能够让用户在社交网站上获得所有的资讯与服务,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天下人人”这是陈一舟的梦想,直到微博和微信的先后出现。

据一位清华的本科毕业生描述,一直到2014年年底,人人网还在大学校园里占据重要位置:“班级里的一些通知会通过人人网的各种主页君进行发布,学校的学生想要了解学校的信息,也会通过人人网的相关学生账号。”

不过这也是人人网在校园领域的最后一个阵地了,随着2015年的到来,习惯微信的高中生们开始进入大学校园,这些年轻人从高中开始就接受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布信息的模式,了解学校信息的渠道也变成了微信公众号,这意味着大学阵地也终于宣告失守。

非战之罪

直到今天,人人网大多数曾经的用户仍然表示,对于人人网还是怀着感恩和甜蜜的回忆,陈一舟则表示,有很多他投资的公司的CEO在读书期间都在用人人网,甚至连另一半都是通过人人网认识的。

人人网以及人人网代表的社交网站曾经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时代,陈一舟曾经透露,孙正义和他对互联网的判断一致,“我们都认为真实的SNS是无线互联网上最大的应用。”

在那个时代,人人网是青春时代无法抹去的记忆,层出不穷的小游戏热度和粘性甚至高于现在的“吃鸡”、“跳一跳”。那时关于人人网的标签是最近来访、好友档案,学术讨论、政治争执,人人网曾聚集了中国最有活力的一批学生群体。

也正是人们对大洋彼岸Facebook的向往,2011年青年节,人人网在纽交所上市,陈一舟身家超过16亿美元。此时的陈一舟意气风发,从曾经的ChinaRen到后来的校内网/人人网,他成为了中国实名制SNS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这也被认为是PC时代网络社交最先进的方式之一。

在回忆当年时,陈一舟表示通讯网络在一个区域最终只会有一个,这是铁的定律:“在熟人社交上,我们打不过腾讯,也不应该去想这种可能性。人人网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社区,每一个虚拟社区都会有最终消亡的一天,人人网现在已经13年了,这可能等于传统行业里面的50年。”

陈一舟更愿意接受用“非战之罪”来形容人人网的衰落:“人人网是输给了发展趋势,或者说是一些外界的因素。如果我们有现在的智慧和经验教训,我们应该会执行的更好一些,但是你说最终的结局会比现在好太多吗?在这个事情上,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也不会好太多。” “事实是,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创业者,以前在SNS和各种基于PC的和移动的即时通讯,都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公司,目前大家还记得谁?”“未来一定会出现颠覆微信的通讯工具吗? 也行会有,但我不会赌这件事。”

陈一舟坦承如果人人网曾经的经验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创业的经验教训的话,应该至少有三条:1. 计算平台的大规模转移对新公司是机会,对老公司是灾难。2. 人肉的力量不可能战胜机器,勤奋不可能战胜网络效应。3. 转型比创业难,上市公司(彻底)转型比上天还难。

多次转型

面对社交网络在国内的衰落,陈一舟选择的应对方式是通过进一步挖掘社交关系来激活原有用户:“人人网确实是在衰落,这没办法去辩解。但未来可能有一些新的机会,人人网还是能够起到一些孵化的作用,毕竟人人网还是有一些可以激活的用户。”

首先是移动互联网最初的热门:手游。

2012年下半年时,人人游戏曾经在IOS游戏榜单的前十位中占据九位,此时人人游戏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人人广告的收入,成为人人公司营收的支柱,估值甚至高达数百亿元。但随着苹果提升监管体系,人人游戏旗下的多款游戏就在App Store被下架。一位人人游戏的前员工对笔者表示:“当时人人游戏对运用刷榜模式非常娴熟,但对于正常的推广模式没有任何储备,也并未储备足够的游戏研发团队。”

在手游的尝试宣告失败后,人人公司的另一个内部挖潜则选择了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风口:直播。

2016年第二季度,人人公司正式启动直播业务(人人直播),并在首页推送热门直播,陈一舟还宣布将拿出价值300万的人人股票奖励优秀主播。在这样的投入以及市场热潮推动下,人人公司的直播业务获得了迅速成长。数据显示,人人公司第四季度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1450万美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4.7%,增长的原因主要由于人人直播的收入增长。

不过这样的转型引发了老用户的不满,人人网在App Store上的评分一路走低,有留言表示:“人人网有很多大学时候的回忆,而不是现在这个德行。”有的留言则更加直接:“那些个直播都是什么玩意?”有人人网的忠实用户表示:“在去掉时间轴以后,我对人人网的最后一丝眷恋也不再存在了。”

目前,打开人人网PC端首页,会直接被强制跳转到人人直播热门页面。而用户只能通过点击左侧侧边栏中的“新鲜事”,才能进入以前的人人网首页,并浏览好友发布的内容。

“直播和SNS的分离,目前已经在规划中。”对于这些意见,陈一舟如此回应。

内部挖潜基本失败后,投资也成为了人人转型的重要渠道,其中最典型企业是Sofi,人人公司分别在2012年9月、2014年3月以及2015年1月和10月多次参与Sofi融资,共花费2.4亿美元。这家金融公司主打P2P学生贷款服务,SoFi平台上资金的出借人是名校的校友们,在借钱给学弟学妹同时,还可以给这些学弟学妹提供事业、工作上咨询和帮助。在投资Sofi后,人人公司在2014年底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上线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人人分期”。

另外一个投资则是二手车,2014年时人人以7500万美元购买国内二手车电商交易服务平台车易拍20%的股权。2017年陈一舟开始发力二手车销售和金融业务:“中国二手车市场井喷式发展,我们希望在未来几个季度中,二手车业务能继续夯实基础,在二手车领域获得更好业绩。”

人人公司在海外的SaaS布局也和收购相关,“我们的海外SaaS业务也是通过投资对国外某些垂直的行业建立了解,一步一步走出去的。”据陈一舟介绍,目前人人公司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货运这两个垂直行业。此前人人公司曾投资香港同城货运及物流平台GoGoVan、美国房产众筹鼻祖公司Fundrise,去年年底人人公司更是全资收购美国最大的卡车社区平台Trucker Path,这些投资和收购最终演化成人人公司的重要转型。

海外拓荒

和其他互联网大佬不同,陈一舟是一个有着强烈投资回报观的CEO:“只要有证据证明这个东西值钱,我一定会赌!”他更习惯带着财务回报的目光来看自己的公司,这或许和陈一舟曾经的创业失败有点关系,“吃过亏,所以会更加谨慎,因为害怕失败。教训之一是荷包里一定要有足够的钱,第二是不要盲目随大流。”

显然在二次创业的时候,陈一舟荷包里有足够的钱,他对《深网》表示充分的创业经验将帮助人人公司重新出发:“有人说我们做新业务是土豪创业,不融资,有足够的资金,成功率也高。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也不一定高,转型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人人网转的非常厉害,从一个B2C的业务,变成国内的O2O业务和海外的B2B软件业务,这基本上就等于重新创业了。”

未来人人此前的投资项目以及人人网全部从原有体系分拆剥离后,陈一舟将专注两个创业项目:开心二手车和美国SaaS业务。

二手车电商目前在国内处于三足鼎立状态:瓜子、优信和人人车,和这三家平台不同,人人公司旗下的开心二手车业务主要面向高端二手车。对于二手车业务来说,陈一舟自称自己扮演的是战略和财务上的角色,平时的运营则交给公司的COO刘健来运营:“二手车业务目前是红海,可能未来会变成紫海,但这个业务目前已经上了正轨,未来也会成为人人公司重要的经济来源。”

目前陈一舟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海外SaaS业务,“在美国主要是抓销售,卖软件,跟马云刚开始干的事差不多。海外市场其实并不关注人人公司怎么样,只关注你产品怎么样,国外的客户非常现实。”

首先是互联网运输,陈一舟对《深网》表示,“当时Uber很火,我意识到交通行业在无线时代会被颠覆,比如卡车运输,“司机的智能手机通过一个应用就可以知道车辆的位置、货物的数量、配送路程以及时间,整个卡车运输的模式将产生颠覆性改变。”陈一舟联系上了后来被人人公司全资收购的Trucker Path,当时这家公司已经有了几万个卡车司机用户,陈是第一个找上门的投资人。当面对创始人的疑问时,陈一舟表示,“我在美国当学生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要帮我大舅开卡车,我了解美国卡车司机的生活状态。”在房地产方面,人人公司是通过投资地产金融公司,了解到美国房地产行业的科技创新机遇。

在结合了几个投资方向后,陈一舟将在美国重新创业的方向瞄准了以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为突破口的SaaS,主要方式依然是投资:“人人公司通过投资国内外SaaS公司,学习了SaaS业务的增长模型和销售方法,我们的每一个内部新业务的产生,都是通过投资先行学习行业的本质规律,再结合公司本身的能力圈,在市场足够大并有可能建立长期竞争壁垒的条件下进入的。”

陈一舟的一位朋友告诉《深网》,“他是两次互联网大潮中的幸存者,即使被打到谷底,还是能爬出来。”不过,过去几年陈一舟更多证明的依然是自己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二手车还是SaaS业务,陈一舟要想凭此复兴人人显然会困难重重。


文章TAG:德国比力奇热水器官网  买了套二手房  里面有个德国比力奇的电热水器!以前没用过不知道怎...  德国  比力  力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