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鱼竿调重CW是哪两个单词的缩写

不知是哪两个单词,但是代表的意思应该是该路亚竿适用的拟饵的重量范围,这两个字母后面应该是一个克数范围。
我不好钓鱼,是得问龙辉叔叔

鱼竿调重CW是哪两个单词的缩写

2,钓鱼竿的调是什么意思

专家解答钓鱼竿的调指的是鱼竿的调性,跟硬度有关。鱼竿调性可以简单分为硬调、中调和软调,从数值划分则有19、28、37、46等调性,调性越小的竿硬度越大。鱼竿硬度的单位是h,其数值越大竿的硬度就越大,超过5h的基本算比较硬的鱼竿了。3-6h的鱼竿都经常用到,选择鱼竿时要综合考虑调性和硬度两个参数。鱼竿硬度怎么选择鱼竿的硬度选择跟垂钓目标的体型有关。钓小型鱼用软一些的竿,钓大型鱼要用更硬的竿。某些垂钓方式对硬度要求更高,比如海钓、路亚钓,都得用更硬的鱼竿,19调的就经常用。硬竿容易抛投到更远的位置,鱼在上钩的时候起鱼速度快,控鱼力度大,但同时对技巧的要求也更高。如果是新手,要选小型鱼或中型鱼垂钓,用软硬适中的竿,不建议一开始就选太硬的。

钓鱼竿的调是什么意思

3,渔具28调偏19是什么意思

渔竿28调偏19,意思是指它比普通的超硬调还要稍硬一点点。这是指的鱼竿的钓性,19调属于超硬,那么钓大鱼是首选,线号宜大,如3-6号主线,2-5号子线,碰到1-2斤以内的鱼可直接飞,不过要看鱼竿质量,别把鱼竿飞断了。28调属于硬调,那么中小型鱼都合适,线号宜中2-4号主线,1.5-3.5号子线,半斤-1斤左右可直接飞。实际的垂钓过程中,鱼情的变化丰富多变,很多时候,由于鱼情的变化,底钓和浮钓之间也需要转换,而平水调漂有利于浮钓底钓间在需要转换的时候的顺利转换。扩展资料:鱼竿调性所谓调性,代表鱼竿曲线的变化。其实就是钓竿自身的软硬度,它是由钓竿受力之后弯曲的角度确定的。按调性大致将钓竿分为下列五种。1、软调竿:俗称“五五调竿”,即我们将一支钓竿按照10等份将其划分,水平持竿。当其轻微受力2、中硬调竿:俗称“四六调竿”,即将一支钓竿按照10等份进行划分,水平持竿。当其轻微受力3、硬调竿:俗称“三七调竿”,即将一支钓竿按照10等份进行划分,水平持竿。当其轻微受力后,4、超硬调竿:俗称“二八调竿”,即将一支钓竿按照10等份进行划分,水平持竿。当其轻微受力5、极硬调竿:俗称“一九调竿”,即将一支钓竿按照10等份进行划分,水平持竿。当其轻微受力1)“软调竿”具有丰富的柔韧性,竿体较细重量轻,钓到鱼后持竿手感好,特别适宜垂钓小型鱼;如2)“中硬调竿”、“硬调竿”具有调性适中、软硬兼备的特点,竿壁厚度及竿体重量也比较适中。中鱼之后,竿尖反应灵敏,手感极佳。非常适合多种水域垂钓大鱼,是广大休闲钓友的必备钓具。但遇有大风气候条件下,抛投线组十分不便。3)“超硬调竿”、“极硬调竿”具有竿身硬朗、挺直的特性,非常适合在水草、水面有杂物的水域使

渔具28调偏19是什么意思

4,钓鱼竿参数中的调是什么意思我是个钓鱼新手看到鱼竿上的参数有

就是鱼竿挂上设定的重物以后弯曲的程度,我记得好像是挂上一公斤的东西,如果从第一节弯曲就是一九调,非常硬,二八调就是从第二节弯曲,很硬。一般大家都是用三七调的,不软不硬。软杆不容易断但是钓到大鱼上鱼慢,硬杆上鱼快但是容易断
就是鱼竿的柔韧和硬度

5,鱼竿的几调是什么意思

鱼竿的几调,是指鱼竿的调性。所谓竿的调性其实就是指钓鱼竿竿体的软硬程度。鱼竿调性本意是指碳竿本身的含碳吨位在承受整体拉力所能达到的整体弯度即为调性,也就是说相同的竿,含碳吨位不一样,就有了调性的区别。各种调性的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1、软调具有丰富的柔韧性;竿体较细,相对重量轻;钓到鱼后持竿手感好;特别适宜于钓小型鱼类;便于发挥钓竿的弹性张力抛投钓组。上鱼时,拉鱼入护慢。但是遇到比较大的鱼就很吃亏,特别是新手,很难控制住鱼。2、中调调性适中,适于多种垂钓水域和钓法使用;鱼类吞钩饵后,前段竿体,竿尖反应灵敏;手感适中。但因为弹性较软调杆差,所以持竿投抛钓组相对较难,特别遇有风力较大时更难投抛。3、硬调适用在水草、水面有杂物的水域使用,可采用长竿短线、垂线钓法;适于竞技钓;引鱼入护快;较适于钓大鱼。但是要注意的是,硬调竿竿体过硬,钓到大鱼时,抬竿要用巧力,如果抬竿过猛是很容易断竿的。扩展资料:挑选鱼竿的方法1、看看鱼竿外表的漆面是不是光滑,有没有鼓起的气泡,或者是出现漆面有杂质而导致的不平整现象。可以用自己的手感觉一下,然后再看看每一节的竿口是不是整齐,壁厚是不是比较均匀,注意前后都要看,不要忽略细节。2、要把竿子一节一节全部都展开,然后轻轻抖动鱼竿,仔细听是否有异样的声音发出。如果有的话就说明在某一个接口的部分存在缝隙,搭接的时候并没有非常紧密,在查看到是哪一节出现问题以后再将其拉紧,搭接紧密以后再轻轻抖动,如果还是有异样的声音,那么不要购买。3、把鱼竿的后塞打开,看看竿子的内壁是不是均匀,如果鱼竿的内壁出现了明显的不均匀现象就说明鱼竿存在质量问题,这种鱼竿就非常容易出现断竿的现象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竿

6,新手请教鱼漂问题

野钓用3号漂玩,遇上小鱼闹窝,就换上1号漂,同时打开铅皮座的太空豆,钓跑铅,这样能形成重铅轻漂,使鱼饵快速穿过小鱼层(白条等中上层鱼类)。本人的野路子,不喜勿喷。。。。。
感觉饵还可以不很大啊,漂有问题吗?调4目,钓1,2,3,4,5目!水底不平加上新手抛竿不能在固定点造成钓目混乱,影响大吗?

7,鱼竿的1H一8H是怎么划分的

H 表示鱼竿的硬度,一般用于战斗竿的硬度标识,H越大则越硬。鱼竿一般分为软竿、硬竿、超硬竿,到1号至8号,所以有1H-8H。1. 注意事项:一般4H以上的杆子适合黑坑抢鱼,经常玩黑坑的人都知道的;6H的杆子可以飞起1斤左右的鱼;7H的杆子可以飞出2斤左右的鱼;所以高标号的杆子属于黑坑专用。2. 远竿标准:现今市面上标记H值的竿子一般只能表示很硬,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只做参考使用。提醒一下,买鱼竿并不是越硬越好,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如果不是特殊情况,通常买3/7或者2/8调的竿子就好了。

8,鱼竿19调和28调是什么意思

是鱼竿的调性,表示鱼竿竿体的软硬程度。19调表示鱼竿是超硬钓竿,28调比19调稍软,也属于硬调。鱼竿19调和28调是鱼竿的调性,调性的划分方法是将钓竿全长分为10等段,水平持竿,竿体自然弯曲形成的弧度与竿体直线部分相交点的位置,为判定调性的依据。如弧的切点在前一段为超硬调竿,也称为19调性;在前二段为硬调竿,也称为28调性,在前三段为中调性竿,也称为37调性;在前四段为软调性竿,也称为46调性,在前五段为超软调性竿,也称为55调性。软调具有丰富的柔韧性,竿体较细,相对重量轻,钓到鱼后持竿手感好。特别适宜于钓小型鱼类,便于发挥钓竿的弹性张力抛投钓组。上鱼时,拉鱼入护慢。但是遇到比较大的鱼就很吃亏,特别是新手,很难控制住鱼。中调调性适中,适于多种垂钓水域和钓法使用。鱼类吞钩饵后,前段竿体,竿尖反应灵敏,手感适中。但因为弹性较软调杆差,所以持竿投抛钓组相对较难,特别遇有风力较大时更难投抛。硬调适用在水草、水面有杂物的水域使用,可采用长竿短线、垂线钓法。适于竞技钓,引鱼入护快。较适于钓大鱼。但是要注意的是,硬调竿竿体过硬,钓到大鱼时,抬竿要用巧力,如果抬竿过猛是很容易断竿的。

9,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调漂

当然是易渔具商城啦!渔具超市皇冠卖家超值推荐!!! 到了河边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管3721,上来就是调4钓2或者调4钓3或者调3钓2或者调5钓2等等。这种现像我想各位一定看到过。可是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今天要这样调,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回答上来,然后可以想像当天的渔获有如股票走势一样完全不可预测,有时候运气好,可能鱼钓的不错,那也只是巧合。但有时候他可能就会感觉漂很粘滞,信号也不好,或者漂乱动怎么都不上鱼,再或者总有信号,却总是脱钩。个人观点,这都是没有根据鱼情,饵的大小及时调整自己浮漂的结果。到了钓点,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使用的都是以前用过的线组,我们旧的线组一般都已经针对某个漂进行过调整,到了新的地方,大家为了尽快上鱼,特别是和朋友一起时,总是显摆一下自己上鱼的速度,最好是开杆就上鱼,所以依然用的是上次调漂的结果,如调5钓3目或钓8目等来针对当前的鱼情,也许可以很快上鱼,因为鱼情类似,但是钓着钓着问题就会出来了,速度就会慢慢下来,因为鱼情在每天都会变化,换了钓位鱼情更是会发生变化,而最后的鱼获很难超过那些认真调漂或钓了几杆后及时将浮漂进行调整的钓手。 那么浮漂到底应该如何调整??浮漂的理论很多人写,别人已经说的很多很多,我不想再重复别人说过的那些理论。我想只是把个人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曾经看过一个试验,就是饵在水底状态什么情况下中鱼率最高,有双钩离底,双钩落底,一钩轻触底一钩落底,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等等,最后的结论就是双饵在水底时,一钩轻触底,一钩落底的状态时中鱼率最高,我个人的经验也是如此。所以底钓鲫鱼,我们就应该把两个饵在水下的状态是一个饵落底,一个饵轻触底,作为你调漂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你的调漂才有意义。那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这才是我们每次调漂所要思考的问题,要调到何种程度才能这种状态。线组在水中我们都知道是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线组本身的重力向下牵扯,另一个是浮漂的浮力向上拉扯,将钩子悬在水中时,线组的重力与浮漂没入水中的部分的浮力正好相等。如果在一饵着底,自然饵与线组的重量要大于浮漂的浮力才能实现。这里面的关键就是一个称饵的过程。 钓鱼知识学习网站 不知道多少人会去称一下自己的饵有多重,或者说知道如何去称饵。当然高手我想一定是知道或者事先已经很清楚今天的配方有多重,如果今天用搓饵或拉饵,用的是某个比例的配方,用某套线组,正常情况已经知道大概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呢??那就去称一下你的饵,用你的漂来称一下你的饵看看有多少目!!称的时候注意漂向下推一定要拉过子线的长度,意思是说保证你的钩子离底,然后搓上一粒你平时钓鱼时一样大小的饵抛下去,稳定以后再看看饵经常一路的散落,到底后还有多少重量?是一目还是两目还是3目,拉饵也是一样,这和你拉出饵团的大小和饵的比重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用大钩子拉出来相当大的饵团,可能一下就能压下去6目,而你调的是3目,那么这一粒饵,就可以把你原来调的3目完全压入水中,而且还多余3目的重量,此时此饵已经很实在地落在水底而不是什么轻触底了,如果有一个鱼想吸这个饵,那么鱼则首先在克服的这是这个多余的3目的重量,力量小了甚至可能吸不进嘴吃不上饵,只能看到漂在轻轻动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动作!!!那么如果我们再加上另一个饵团,此时的饵团两个在水下都将是非常实在的落在水底,不再是我们心里想的一钩轻触底,一钩落底的状态了,此时你只能等更大的鱼过来用更大的力量来吸你的饵了,大鱼基本上不在意这点重量。。。

10,鱼竿调性越硬是不是腰力就越好求祥解

那是一定的
转发一个鱼竿调性和硬度的好帖子!(转)在此我首先要对广大不知情的钓友,把几个本文将要涉及的重要概念量化一下:所谓调性,泛指的是一支竿子的主要受力弯曲点,就是通常大家说的“三七调”、“五五调”与竿子的整体硬度可以说完全无关,是两件事情,初涉钓具的朋友们往往容易将“调性”与“硬度”混为一谈。引用下图,形象的表示了硬度和调性的区别。所谓硬度,指的是一支竿子的整体抗弯曲能力,同“三七调”、“五五调”无关。 所谓腰力,指的是一支竿子受力弯曲后的反弹力,也就是弯曲后为恢复本来的通直状态而发出的力。 所谓强度,指的是一支竿子抗折能力,强度越高竿子越不易折断。它和钓竿的“硬度”无关,但受“调性”影响,可以说同样硬度的两支钓竿,调性越倾向于“先调”的钓竿越易折断。 一支竿子的主要属性通常就是上述四项。有的朋友会说,一支竿子的重要属性不是长度、重量、先、元径、碳布吨位等等吗?那些只是表面参数,其实上述四项就是把这些参数分析之后得出的一支竿子具体的引深的性能诸元。就比如碳布吨位说的是材料,先、元径说的是竿身直径及锥度,重量参照竿身直径又可以得出大约壁薄还是壁厚。而根据这几个因素最终可以分析出一支竿子的调性、硬度、反弹力和强度大小。 影响钓竿性能属性的无非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直径,锥度,壁厚。当然长度也很重要,可是咱们对比两支或多支钓竿时,首先要确认其长度相同才有可比性,所以暂时不考虑长度。 首先咱们谈谈调性,这个词汇是大家对一支竿子最关心的,也是议论最多的话题。其实它作为一个概念很简单,仅仅指一支竿子中鱼以后会在哪里弯曲,牵扯出来的所谓“先调”、“本调”和“胴调”概念,无非是说明竿子的主受力点在靠近竿梢,竿身,还是手把的位置。影响钓竿这一属性的因素主要就是竿身的锥度,与碳布本身抗拉强度无关,因为一般来讲一支钓竿从前到后所采用的材料通常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材料是无论前后没有区别。与壁厚也无关,甚至与钓竿整体的粗细无关,仅仅是锥度,也就是竿子前后的外径之比。我们知道通常钓竿都是前细后粗的(类似daiwa株理论的竿子并不是靠近竿梢的部分一定细于靠近手把的部分,细心的钓友如果有机会可以观察一下,比如枯法天成之类的竿子,它靠近手把的部分并不是最粗的,反而比第一节的前半部分稍微细一点点,或者完全没有锥度,类似一根“碳管”,不过总体来讲它终究还是一支前细后粗的钓竿),所以造成一般情况下钓竿中鱼以后是竿稍比较容易弯曲。引用:拿鬼武者和玄武人举例子,鬼武者是越长越软,但是受力点却越靠前。8~11尺的鬼武者硬度甚至稍微高于玄武人,12~15尺的鬼武者硬度则低于玄武人,受力点大约相同,都是胴偏本的调性,16~18尺的鬼武者是本调竿,但是硬度却大大降低了。再举一例:拿玄武人同烈火相比,玄武人的硬度更高,也就是说更不容易弯曲,但烈火虽然硬度并不突出,可是调性却是先调竿,也就是说它的受力弯曲基本点比较靠前,俗话说的“挺”。如果真正能够看懂各大厂商的这种“调性图”,就算是真正理解和分辨了“硬度”同“调性”之间的区别。 接着是说钓竿的另一重要属性:硬度。影响一支钓竿硬度的因素大约有材料,也就是碳布本身的抗拉强度、钓竿总体的直径大小。可以说碳布等级高,直径较大的钓竿硬度相对会高,相对的,碳布等级低,直径又较小的钓竿硬度相对就会低。(虽然说碳布等级有高低,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准确说应该是碳布的抗拉强度高低。并不是人为的把碳布档次分个高低,因为并不是碳布的吨位越高做出的钓竿就越好) 说到这里又要引入一个概念,很简单,可是我原来还真的没想过,呵呵。那就是:同样重量和长度的一根钢管和一根钢筋相比,结果会是钢管不易弯曲但易折,钢筋易弯曲但不易折。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引深一下我们会知道,同样重量同样材料和长度的两支钓竿,较粗的一支壁会薄,假设其为a;相反较细的一支壁就厚,假设其为b。相比之下,a竿的硬度较大,但脆,易折;同时b竿比较软,但韧性强,不易折断。 所谓“腰”力,字面意义上理解,会体会成每支钓竿中间部分的力量大小。其实不然,所谓“腰力”大小指的其实是一支竿子受力弯曲后要恢复原状时所发出的反弹力。决定这一性能属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可以说材料本身弹性越大腰力就会越突出。窃以为之所以s钓竿无论软硬死活做不出g竿的手感来,关键就在于“腰力”不足,其根本就是差在了材料。同时腰力和钓竿本身的硬度还有一定关系,毕竟越硬的竿受力弯曲以后发出的趋向通直的力就越大;可是反过来说硬度对腰力的作用并不是呈直线状,竿子越硬腰力就越大的,这是把这个问题看的太过死板。试想一下,一支非常硬的钓竿,比如说10#的战斗竿,又是先调,中鱼之后它根本不怎么会弯曲,即使弯也只是靠近竿梢的一小部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弯曲后的腰力完全来自已经弯曲的部分,也就仅仅是靠近竿梢的一小部分,而不象软一些的钓竿,会整条竿子同时发力反弹。简单来讲一句话概括:假设特别硬的一款竿,硬到根本不会弯曲,那它的腰力就等于零,既“不弯曲则无腰力”。 钓竿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属性,那就是抗折性,也就是俗话说的结实与否,与钓竿的“硬度”无关,但被“调性”影响着,非常硬的钓竿比如高标号的战斗竿反而容易折,那是因为他们通常是“先调”竿,受力点集中在竿稍一点上,没有缓冲余地,可以说完全是竿梢在同鱼较量。新手一般对于钓竿的强度这一属性最感兴趣,常常会问:这把竿子最大能钓到多大的鱼不会折?有了一定知识以后会问:这把竿子最高能搭配多粗的子线?其实讨论的就是该竿的抗折强度问题。决定钓竿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壁厚和调性,材料不用说了,当然是质量越好的材料做出的竿子越不爱折。同材的两支竿子,壁越厚的越不易折,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常识了。再有就是调性:同样硬度的两支钓竿,一支是先调竿a,另一支是胴调竿b,可以肯定的说b竿抗折能力比a竿强,因为它受力之后通体弯曲,可以把力分散到竿身的每个部分,对于这支钓竿来讲,全身都已经投入战斗。目前市面上常见手竿当中大家公认强度非常高的一款钓竿“伽玛鲤”,其飞鱼的性能甚至不如它的小兄弟“伽玛黑拉”的protype和“极硬”型,因为它既不是先调竿也不是以硬度高而著称。这足以说明强度大的钓竿不一定硬度就高。另外钓竿是否抗折还要看它的长度,如果拿一支12尺的钓竿和一支15尺的钓竿比单尾最大可钓上多大鱼体,那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竿身越长,其缓冲余地也就越大,可弯曲的部分也就越长,所以我们通常钓到大鱼之后的溜鱼动作中,辅助手的扶竿动作最好不要超过手把以上30cm(也可以说一小臂)的距离,否则会人为的减少钓竿弯曲时的缓冲余地,增加折竿的危险。这也是老人们常说“会钓鱼人折竿把,不会钓的折竿尖”的道理。综上所述,粗略的可以概括为:一支钓竿的直径粗细决定它的硬度;锥度大小决定其调性;竿壁厚度决定其强度,而材料对钓竿的硬度,强度,腰力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既然说钓竿,那就不得不顺便提两句钓线,毕竟简单来讲我们是要靠钓竿带动钓线把鱼牵上岸来的,它俩是需要相互配合的一对搭档。 有的钓竿上面会标称适合子线的号数,其言外之意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那就是,超过了这个范围,竿子折了不属于质量问题,呵呵。原因在于每支钓竿都有其强度极限,钓线也是同样。切线和折竿,不用我说大家也都会知道孰轻孰重了。所以我们配线的原则是“够用就好”,绝不能让线的强度大于竿的强度,否则钓到小鱼就不说了,如果遇到大家伙,率先挺不住的会是您心爱的钓竿而不会是纤纤细丝。还有在使用并继式钓竿的时候要注意拔节现象,不过也不必因此而不敢用线,虽然说使用并继式鲫竿的钓手少有配备0。8#以上子线的,可是您其实大可放心,夸张一点说:目前市面上任何一支崭新的并继式鲫竿都可以轻易的拔河拔断1。2#或以上的子线。有的朋友说“闪光”脆,原因是17尺闪光配合1。5#的子线去钓“大头”结果“光荣”了,我来为竿子鸣冤:人家17尺的钓竿才曲曲74克,还不是为了给咱们节省体力,要说不结实那是必然的,壁薄也可以理解了,如果咱们非要拿一支这么轻巧的鲫竿配合粗线钓“大头”那真的是有点虐待它呢。有人说给钓竿配线,其实我觉得他们是互相配合,鱼情水情是相对固定的,而我们钓鱼人是灵活可变的,针对目标鱼选择一套合适的钓组非常重要。比如3~400克的快鱼,您选择了一支6#战斗竿准备大飞特飞,此时如果配合一套0。4/0。2的钓线,那么除非您是玩鱼圣手,否则您今天的主要任务会是接线而不是摘鱼入护;相对的,如果是钓慢鱼糗鱼,您选择了一支绵软的钓竿,同时配到2。5/1。5的线组,那很可能等待您的将是一天的游泳池效果,当然这是题外话了。现在钓竿市场可谓百花齐放,品种之多,用途之广史无前例,价格高低、品质优劣参差不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支钓竿能够在所有鱼情水情下优于其对手,它们各有所长,各有其发挥本领的一面,根据鱼情水情,根据个人用途挑选适合自己使用的钓竿,是每一位钓鱼人必须要研究的一门课题。面对如海一般的钓竿,初涉钓竿的朋友们如何根据自己的用途挑选一支好竿呢?除了品牌,价格和网评之外,清楚自己的用途,这是第一位的。引用中国竞技钓鱼普及推广的先驱程宁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钓鱼人应该一切从“鱼”出发。也就是说我们要清楚对象鱼是什么。 基本概括一下常用的淡水手竿,大家谈论最多的无非分鲫、鲤、非三大类。简单来讲,区分他们主要看其自重、竿身直径和锥度:鲫竿通常纤细轻巧,和其他两种很容易区分,而鲤竿和非竿就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直径较大。鲤竿相对鲫竿而言其直径大,造成普遍硬度较高,对大鱼的控制力比较强,同时由于对象鱼体型较大冲击力强,又要有很高的强度,所以竿壁通常也会比较厚,造成鲤竿普遍体重“超标”。如果有耐心看过前文的朋友会知道,由于非竿要求回鱼速度快,甚至是直接飞鱼入护,所以不但对钓竿的硬度要求较高,而且其调性普遍倾向于先调,同时由于非竿往往用于竞技比赛,所以其自重还不能过大过于沉手,因为非竿的对象鱼往往是中等体型,所以不需要它有非常厚的竿壁,也就是其抗折性不如鲤竿。非竿的主要特点是硬、挺、粗、还有锥度大。 所以,根据钓场的鱼种、密度、鱼的开口程度以及您打算用何种频率钓鱼来决定使用哪种类型的钓竿非常重要。可以说,钓鱼不一定是越快越好,竿更不一定是越硬越好。钓小鱼用鲤竿累,钓大鱼用鲫竿轻则更累,重则折竿。选择合适的钓具垂钓将是最省力且安全的。

文章TAG:渔具调是什么意思渔具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