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车车轮锥度是多少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中国的火车车轮锥度为.09—.095之间

火车车轮锥度是多少

2,一位老中医生说我患的是慢性肠痉挛给我开了元胡止痛片胃夫安

应该是胃复安的不良反应 这是胃复安的不良反应 你看下一般剂量时的不良反应为嗜睡、疲倦、乏力,偶见激动、便秘、腹泻、腹痛、荨麻疹、口干、舌或眶周水肿,头颈发硬、溢乳、闭经、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较大剂量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突然斜颈、面部肌肉抽动、发言困难、不自主运动等。

一位老中医生说我患的是慢性肠痉挛给我开了元胡止痛片胃夫安

3,当我们观察火车铁轨时看起来似乎是越远两轨之间的宽度越窄这是

这跟人眼的视角有关,看远处的物体,视角更小,这物体给人的感觉就更小 .
有坡度角..在物理圆锥运动章节有讲.. 这也是火车提速的保障之一
因为那是人的视线产生的错觉。人看任何东西本来越远就变得越小,不光是两轨之间的宽度看上去变小了,就是连铁轨本身也变小了。
视觉问题...我们国家的标准轨距(两轨之间的距离)是1435MM~~~不相信自己量!

当我们观察火车铁轨时看起来似乎是越远两轨之间的宽度越窄这是

4,夏利 二档动车的时候为什么自动就回到空档了

这是脱档或者跳档了,变速箱部件、零件磨损严重。 1.挂挡连杆机构失调,没有挂到底;可以调整解决; 2.变速箱内倒档锁止机构磨损,无法有效锁止倒挡齿轮。3.惯性锁环或同步器锥体锥环上的啮合齿与滑套上的内啮合齿长期磨损形成锥形,从而使啮合齿上产生轴向推力,当此推力大于档位弹簧锁力时就会产生脱档。4.档位弹簧锁力变软或折断,自锁钢球脱出或损坏。5.档位锁块磨损过度。6.滑动齿或换档机构齿座与齿套内外啮合齿因磨损形成锥形。7.挂档拨叉与挂档齿套磨损严重或拨叉变形。8.作杆中挂档机构调整不当,致使挂档不到位,啮合齿处于半啮合状态。

5,为什么天体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

首先,两个天体是围绕着一个公共重心来旋转的,例如太阳系的重心并不是太阳的中心。所以两个天体的运动轨道应该是椭圆的。其次,宇宙里也并非只有两个天体,所以,天体在椭圆的轨道上还有个摆动。也就是说,天体的运动并非标准的椭圆轨道。所以更不用想达到圆形的轨道了。
有心力作用下的二维运动由e为常量和l为常量两个共同条件决定。也就是说,在有心力作用下的质点运动,一方面应满足机械能守恒,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角动量守恒,即质点的运动由以下两式共同决定:mr2ω=lek+ep=m[v2+(rω)2]/2+u(r)=e其中ω=△θ/△t,v=△r/△t在有心力作用下的质点轨道,有有限和无限两类。所谓无限,就是轨道的矢径可以趋于无限大。而有限的轨道又可分为闭合和不闭合两类。可以证明,只有当作用力为引力,且引力大小与质点至力心距离r的关系为kr或g/r2时,轨道才是闭合的。理论上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可以是任何圆锥曲线。质点轨道与u(r)及总能量e的关系可以列一个图表,这里画表格不方便,大致意思是在势能力f~-1/r时,当e>0,轨道是双曲线;当e=0时,轨道是抛物线;当emin<e<0时,轨道是椭圆;当e=emin时,轨道是圆

6,硫化氢的毒性

硫化氢的危害是什么? 1、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呼吸道。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2、硫化氢对设备材料的危害: 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3、硫化氢对环境的危害: 硫化氢略重于空气,往往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主要是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且污染非常严重,危害巨大。依据SY/T5087-2005行业标准《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和《毒气的强度等级》可将采油厂含硫化氢的油井按照硫化氢检测出来的浓度分为哪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15mg/m3以内;(10PPM) (安全) 第二等级为15mg/m3~30mg/m3;(10PPM~20PPM) (尚安全,超过1小时有明显不适) 第三等级为30mg/m3~150mg/m3 ;(20PPM~100PPM) (暴露15分钟出现头痛、肺浮肿,眼睛产生严重刺激和伤害,症状明显。) 第四等级为150mg/m3~450mg/m3 ;(100PPM~300PPM)(3~5分钟失去嗅觉,为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浓度值。) 第五等级为450mg/m3以上。(导致人身伤亡)
中毒临床表现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  (1)接触较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可发生轻度意识障碍。常先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2)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为显蓍,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眼底检查可见个别病例有视神经乳头水肿。部分病例可同时伴有肺水肿。   脑病症状常较呼吸道症状的出现为早。可能因发生粘膜刺激作用需要一定时间。   (3)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数分钟后可发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数分钟内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察觉到硫化氢气味时可立即嗅觉丧失,少数病例在昏迷前瞬间可嗅到令人作呕的甜味。死亡前一般无先兆症状,可先出现呼吸深而快,随之呼吸聚停。   急性中毒时多在事故现场发生昏迷,其程度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和时间而异,偶可伴有或无呼吸衰竭。部分病例在脱离事故现场或转送医院途中即可复苏。到达医院时仍维持生命体征的患者,如无缺氧性脑病,多恢复较快。昏迷时间较长者在复苏后可有头痛、头晕、视力或听力减退、定向障碍、共济失调或癫痫样抽搐等,绝大部分病例可完全恢复。曾有报道2例发生迟发性脑病,均在深昏迷2天后复苏,分别于1.5天和3天后再次昏迷,又分别于2周和1月后复苏。   中枢神经症状极严重,而粘膜刺激症状不明显,可能因接触时间短,尚未发生刺激症状;或因全身症状严重而易引起注意之故。   急性中毒早期或仅有脑功能障碍而无形态学改变者对脑电图和脑解剖结构成像术如电子计算机断层脑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敏感性较差,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脑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扫描(PET)异常与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相关性好。如1例中毒深昏迷后呈去皮质状态,CT示双侧苍白球部位有密度减低灶。另1例中毒昏迷患者的头颅CT和MRI无异常;于事故后3年检查PET示双侧颞叶、顶叶下、左侧丘脑、纹状体代谢异常;半年后SPECT示双侧豆状核流量减少,大脑皮质无异常。患者有嗅觉减退、锥体外系体征、记忆缺陷等表现。   国外报道15例有反复急性硫化氢中毒史者后遗疲乏、嗜睡、头痛、激动、焦虑、记忆减退等症状。 呼吸系统损害   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少数中毒病例可以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为主,而神经系统症状较轻。可伴有眼结膜炎。角膜炎。 心肌损害   在中毒病程中,部分病例可发生心悸、气急、胸闷或心绞痛样症状;少数病例在昏迷恢复、中毒症状好转1周后发生心肌梗死样表现。心电图呈急性心肌死样图形,但可很快消失。其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诊疗方法与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肌梗死不同,故考虑为弥漫性中毒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 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主要依据   1、有明确的硫化氢接触史患者的衣着和呼气有臭蛋气味可作为接触指标。事故现场可产生或测得硫化氢。患者在发病前闻到臭蛋气味可作参考。   2、临床特点:出现上述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   (1)血液中硫化氢或硫化物含量增高可作为吸收指标,但与中毒严重程度不一致,且其半减期短,故需在停止接触后短时间内采血。   (2)尿硫代硫酸盐含量可增高,但可受测定时间及饮食中含硫量等因素干扰。   (3)血液中硫血红蛋白(Sulfhemoglobin, SHb)不能作为诊断指标,因硫化氢不与正常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硫血红蛋白,后者与中毒机制无关;许多研究表明硫化氢致死的人和动物血液中均无显著的硫血红蛋白浓度。   (4)尸体血液和组织中含硫量可受尸体腐化等因素干扰,影响其参考价值。   4、鉴别诊断:事故现场发生电击样死亡应与其他化学物如一氧化碳或氰化物等急性中毒、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等相鉴别,也需与进入含高浓度甲烷或氮气等化学物造成空气缺氧的环境而致窒息相鉴别。其他症状亦应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或昏迷后跌倒所致的外伤相鉴别。 救援人员在发生硫化氢中毒   1.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因空气中含极高硫化氢浓度时常在现场引起多人电击样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降低死亡率,减少转院人数减轻病情。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2.维持生命体征。对呼吸或心脏聚停者应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对在事故现场发生呼吸骤停者如能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则可避免随之而发生心脏骤停。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行者应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3.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高压氧治疗对加速昏迷的复苏和防治脑水种有重要作用,凡昏迷患者,不论是否已复苏,均应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但需配合综合治疗。对中毒症状明者需早期、足量、短程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利于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和心肌损害。控制抽搐及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参见和。较重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及心肌酶谱测定,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对有眼刺激症状者,立即用清水冲洗,对症处理。   4.关于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的指征和方法等尚无统一意见。从理论上讲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适用于治疗硫化氢造成的细胞内窒息,而对神经系统反射性抑制呼吸作用则无效。适量应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或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等,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可与游离的硫氢基结合形成硫高铁血红蛋白(Sulfmethemoglobin, SMHb)而解毒;并可夺取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硫氢基,使酶复能,以改善缺氧。但目前尚无简单可行的判断细胞内窒息的各项指标,且硫化物在体内很快氧化而失活,使用上述药物反而加重组织缺氧。亚甲蓝(美蓝)不宜使用,因其大剂量时才可使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量过大则有严重副作用。目前使用此类药物只能由医师临床经验来决定。
浓度要略高,才能够有杀伤力

7,柴油车冬天启动方法

使用防凝添加剂。冬季开柴油车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柴油遇冷凝结,特别是遇到气温很低的时候,一些柴油车甚至出现柴油结蜡,彻底启动不了的现象。这是由于气温骤降,加之曲轴转速低,造成压缩行程终了时汽缸内温度和压力低,达不到燃料的自燃发火温度,而机油的黏度在低温下大大增加,容易凝固,达不到发动机启动所需的最低转速。使用防凝添加剂可应急,避免结蜡,方便又经济,把柴油防凝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柴油里,就能有效防凝防冻。扩展资料:冬季换油要趁早:其实划分柴油标号的依据是柴油的凝固点。0号柴油的凝固点为0℃,因而选用不同标号的柴油应主要根据使用时的气温决定。目前,国内应用的柴油按凝固点分为6个标号:5号柴油、0号柴油、-10号柴油、-20号柴油、-35号柴油和-50号柴油。由于结蜡的温度要比凝固点高6℃-7℃,,0号柴油适用于气温在8℃至4℃时使用,而不是像广大车友以为的在0℃时使用。不要等到0℃以下再换标号低的柴油。当气温降到3-4℃的时候就该加-10号的柴油了。虽然气温没到零下,但低温下油道管路会形成一层蜡质层,导致油体流动性差,造成供油不足,车辆难启动。换油要趁早,最好在降温前更换,以免因气温骤降影响正常出行。
1、冬季由于气温很低,柴油车压燃效果差,不容易启动。所以入冬前,最好使用柴油专业燃油清洗剂对燃油系统进行一次清洁,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2、气温降低,所有柴油的标号也要更换。但是油的标号选对了,如果马达不好好工作也无济于事。冬天,车辆容易因马达转速不足运转不良,所以不好启动。入冬前,最好对马达进行一次保养,清洁脏污,改善转速。3、亏了电车辆也难启动,尤其是柴油车,更需要保证电瓶电量充足。所以建议车主们,注意检查电瓶的电量是否充盈,电瓶工作是否正常,保持电流畅通。4、冬季柴油车早晨冷启动时容易熄火。应对这一现象应该多热几次车,启动会更顺利。具体做法是,打着火会不要马上启步,而是保持十秒钟,熄火,然后在打火,如此反复几次,等气缸热了就不会熄火了。5、柴油车要想早晨好启动,对停车环境也有要求。最好停放在车库等封闭不通风的环境中,这样夜间气温不至于过低,油品被冻住的可能性会小很多。另外,如果持续降温或者两三天都不动车的话,最好每天都在原地热热车,这样有利于第二天的顺利启动。
一般为了提高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多缸柴油机通常安装了低温启动装置,但是小型农用柴油机因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安装这些装置。这里首先介绍正确的柴油机低温启动方法。 1.启动前,可向水冷式小型单缸柴油机水套内加入热水预热,一次不行,可把水放掉,再进行第二次加热水预热。 2.预热后,先用摇把摇转曲轴,以便搅动油底壳内的机油,将其送到各运动机件表面,形成油膜,减少因缺油造成的机件间干磨擦,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然后再启动发动机。 3.启动后必须暖机,即在怠速状态下运转5分钟,待机温上升后,再挂低速档,适当加大油门,平稳起步,然后逐渐提高车速,加大柴油机的负荷。但是不能使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下运转,否则会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积碳,堵塞喷油嘴,引起气门和活塞环粘结,一般怠速不宜超过10分钟。 此外,马经理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柴油机低温启动的错误方法。强调以下方法对柴油机损害较大。 1.先启动,后加水。 2.进气管点火法。 3.明火加热油底壳。 4.进气口加机油启动。 5.启动后猛轰油。
现象 柴油机起动时无着车征兆 或虽有着车征兆但多次起动仍发动不起来 起动时排气管冒烟极少或不冒烟 起动时排气管冒白烟 原因 油箱无油或油箱开关未打开 油箱盖通气孔堵塞 油管堵塞、破裂或管接头漏油 油路中有空气或水,或气缸中有水 柴油滤清器堵塞或不密封 低压油路限压溢流阀不密封、弹簧太弱、弹簧折断或失调,造成油压太低 输油泵工作不良或进油滤网堵塞 所用柴油号数不对或柴油质量不佳 喷油泵柱塞因其回位弹簧折断而不回位或柱塞偶件磨损过甚 供油拉杆上的调节拨叉或柱塞套筒上的可调扇齿松动 出油阀偶件关闭不严或其弹簧折断 高压油管破裂或接头松动 供油时间过早、过晚或联轴器可调部分松动 喷油器由于针阀偶件磨损过甚、针阀下端锥体与其座不密封、喷油器弹簧折断或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喷射压力太低 喷油器针阀卡住,造成不能关闭或开启 喷油器喷孔堵塞或喷雾不良 气缸压缩压力不足或空气滤清器严重阻塞 起动转速太低或起动预热程度不够 喷油泵供油拉杆在停车位置上卡住或起动供油量调整不足 柴油机顺利起动的必要条件是:足够的起动转速,较高的气缸压缩压力,充足的空气和燃料,燃烧室内的良好预热,以及在冬季对冷却系、润滑系甚至燃料供给系进行必要的预热和保温等。在环境温度高于5℃时,柴油机一般应能在5s内顺利起动。有时须反复几次才能起动,也属正常。若经过多次反复起动仍不能着火时,应视为起动困难。此时应先检查起动的必要条件是否都能满足,未满足的要给予满足(气缸压缩压力除外),并注意观察起动时排气管的排烟情况,然后按下列方法诊断。 若起动时排气管不冒烟,说明喷油泵不供油。 诊断中若从放气螺钉处先有空气排出,随后油流正常,说明低压油路内有空气阻碍了燃油的流动。低压油路有空气应随即排除。排除空气时,首先应将油箱加满油,在油路密封性良好的情况下,先操纵手油泵供油,再拧松柴油滤清器上的放气螺钉排除空气,直至从放气螺钉孔处流出的燃油不含气泡为止,然后在燃油溢流的情况下旋紧放气螺钉。按上述同样的方法,旋松喷油泵上部的两个放气螺钉,将喷油泵低压油腔的空气排净后旋紧。 当天气过冷时,若柴油中有水则会结冰,或由于柴油选号不当,致使粘度过大而不流动,均会造成喷油泵不供油。此种情况,应设法加热整个燃油供给系,然后拧下油箱和柴油滤清器的排污塞,将积水和污物放净,并象排除空气一样,将低压油路中的水排掉,直到从喷油泵放气螺钉中流出的燃油无水珠为止。 所用柴油牌号不符合规定的应进行更换。我国轻柴油的规格(GB252-64)系根据凝点而命名的,有+10号、0号、-10号、-20号和一35号五个牌号,其号数的大小表示柴油凝点温度的高低。如-20号柴油,表示其凝点为一20℃。选用柴油时应根据不同季节和当地气温条件进行,一般是选用柴油的凝点应低于当地季节最低温度3-5℃。如果选用柴油的凝点高于当地季节最低温度,将不仅使柴油的流动性变差,影响正常供油,而且柴油的雾化性能不良,造成柴油机工作粗暴。  若起动时排气管冒白烟或灰白烟,但仍不易着火 检查柴油中是否有水。低压油路中检查并排除水的方法同前所述。检查并排除高压油路中的水时,可拆下喷油泵侧盖,旋松高压油管与喷油器之间的管接头,并使供油拉杆处于最大供油位置,在用手油泵泵油的同时,用特制工具或大螺丝刀上下撬动喷油泵分泵柱塞。如果从旋松的管接头处流出水或在燃油中夹杂水珠,说明高压油路中确实有水,应继续撬动,直至流出的是纯净的燃油为止,并在燃油溢流的情况下旋紧管接头。依次将所有高压油管中的水排完,高压油路中的空气排除亦可采用这一方法。 检查起动供油量。柴油机的起动供油量往往等于或大于额定供油量。甚至要求起动供油量比额定供油量增加50%左右。检查时,应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此时喷油泵的操纵臂靠在高速限制螺钉上,然后观察或测量供油拉杆是否能处在供油方向上的极端位置。如II号喷油泵,当发动机静态情况下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时,在调速器怠速弹簧、调速弹簧和起动弹簧的作用下,供油拉杆从额定供油位置又向加油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以此来保证起动供油量的增加,因而能使起动顺利进行。但起动供油量调整的太大,或因多次起动未能着火而在燃烧室内积油太多时,也会造成柴油机起动困难。 检查喷油器的喷雾质量。依次拆下各缸的喷油器,并重新连接在对应的高压油管上。置供油拉杆在最大供油位置,用特制工具或大螺丝刀撬动对应的喷油泵分泵柱塞,观察喷雾情况。良好的油雾束,其油雾必须是十分均匀和细微,没有明显的油滴和油流,没有浓淡不均的现象。并且,断油清脆,油雾锥角和方向正常,喷前和喷后均无滴油现象,经多次喷油的喷孔附近干燥或少有湿润。如喷油器喷雾质量达不到上述要求,且相差甚远,或个别喷油器喷孔堵塞时,则发动机难以起动。

文章TAG:为什么高铁是锥体为什么  什么  高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