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一年、1.5年、2年分别是多少

2012年7月6日贷款基准利率 利率项目 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5.60% 六个月至一年(含) 6.00%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6.15% 三至五年(含) 6.40% 五年以上 6.55% 一年基准利率是6.0% 1.5年、2年基准利率是6.15%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2,2021房贷利率最新利率表是怎样的?_

可以分为:短期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利率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具体分析,短期贷款:六个月(含)的贷款利率为4.35%;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的贷款利率为4.35%。

2021年中国房贷利率将步入新模式,1月1日起,房贷利率迎来了重新定价日,所以大家都很关注2021年房贷利率会上升还是下降,毕竟房贷利率对于贷款买房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的房贷利率都是由央行规定的,每个银行的房贷利率都是不同的。央行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在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例,可以分为:短期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利率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

1、短期贷款:六个月(含)的贷款利率为4.35%;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的贷款利率为4.35%;

2、中长期贷款:一至三年(含三年)的贷款利率为4.75%;三年至五年(含五年)的贷款利率为4.75%;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为4.9%;

3、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下(含五年)的贷款利率为2.75%;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为3.25%。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3,2021各个银行存款最新利率是怎样的?_

2021年央行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0%;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通常不一样,但都是以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为基础,进行上下浮动的。

2021银行存款利率是多少?

目前央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如下: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三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10%;半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30%;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0%;两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10%;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

各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以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为基础,进行上下浮动的,各银行的存款利率通常也不一样。我国的银行种类有很多,有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民营银行等。一般情况下,银行规模越小,利率也越高一些。各银行目前的具体存款利率是多少,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一下。

银行定期存款的期限越长,利率往往也越高,所以如果这笔闲钱长时间不用的话,可以选择较长的存款期限。需要注意的是,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有时会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也就是5年期利率反而不如3年期利率高。另外,5年期存款期限比较长,如果是普通定期存款,遇到突发情况提前支取是会损失利息的,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所以在选择3年还是5年期存款时,大家一定要比较利率高低,并且考虑资金流动性问题。这样才能尽量保证利息最高,并且不损失利息。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4,LPR是什么意思?_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各金融机构应主要参考LPR进行贷款定价。

贷款基础利率,又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贷款基础利率的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在报价行自主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指定发布人对报价进行算术计算,形成报价行的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并对外予以公布。运行初期向社会公布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

LPR和房贷利率有什么不同?

LPR和房贷利率对于借款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们是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只是贷款基准利率由央行公布,而LPR由各报价行根据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因此相对于房贷利率来说,LPR是一个市场化的指标。

LPR和房贷利率的关系是什么?

贷款买房的时候,借款人需要了解清楚自己能拿到的房贷利率是多少,在计算实际房贷利率的时候,房贷利率=基准利率*(1±浮动比例),而未来要计算房贷利率的话,房贷利率=LPR+加点,所以未来的房贷利率是在LPR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点位,但是这个点位是各个银行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确定的,所以和以前的房贷利率相比,LPR是来代替从前的贷款基准利率。

现如今的LPR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1年期的LPR是4.25%,另一种是5年以上的LPR是5.85%,当前央行的基准利率是4.9%,虽然两者相差并不大,而且以后的LPR更新会更加频繁,因此LPR更加符合央行的调控目的,用起来更加方便。

5,银行贷款5万元,一年的利息是多少/

5万元本金在银行贷款1年,按月还款,基准利率是6%,以下两种贷款方式的贷款每月利息如下:   等额本息还款法:   利息总额:1639.86   累计贷款还款总额:51639.86   每月还款利息:4303.32   等额本金还款法 :   利息总额:1625.00   累计贷款还款总额:51625.00   每月还款利息:4416.67 2014年最新央行贷款基准利率如下: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5.60   六个月至1年(含1年)贷款6.00   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6.15   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6.40   五年以上贷款6.55   目前人民银行规定的1年期贷款利率为6%,但各银行执行的不完全一样,可上下有些浮动。   以工商银行为例:   2012年7月6日工商银行1年期贷款利率为:6%   如果是按月还贷款   如果是按月还贷款有2种还款方式:一种是等额本息、另一种是等额本金还款,选择不同的还款方式,所产生的利息不同!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利息是根据贷款利率计算的,给你列个公式,自己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贷款年利息等于贷款本金乘贷款年利率。 比如年利率是10%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50000*10%=5000元 一年利息就是5000元

4000元—5000元,现在银行没钱,利息很高的。

现在银行利息针对不同的人群是不一样的,相差一倍多不止呢。如公务员,注册资本三千万以上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风险行业,一般员工。打卡工资1万以上的,打卡4000元以上的等,利息根本不一样。你什么条件呢?

银行贷款5万元一年利息多少 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 50000×4.35÷100=2175(元) 按照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在银行贷款5万元一年利息2175元。

6,贷款利率怎么计算

1房贷利率是基准利率加上浮比例。如基准利率是4.9%,上浮10%,房贷利率即4.9%×(1+10%)=5.39%。2贷款后,上浮比例不影响已贷房款,基准利率才会影响。基准利率随时会变,但利率上浮或打折会一直跟随着这笔贷款,直至还完。

1分利息就是百分之10,2分利息百分之20的意思. 如果不是高利贷,你说的应该是年息率.1分利息1万1月利息=10000*0.1/12=83.33元 如果是高利贷月息率1分,1分利息1万1月利息=10000*0.1=1000元 以此类推:2分利息的就是166.67元或2000元.

银行贷款利息,一般是按月复利计算的,分期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等额本息,一种是等额本金。

"手续费的计算方法是:交易金额×月费率×分期数,虽然手续费可能在首期一次性收取,也可能是按月收取,但两者金额是相同的。随着还款的增加,欠银行的钱减少了,而手续费却不会随着还款进度递减,这与银行贷款的利息计算方式是有区别的。   相对于目前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31%的标准而言,有些人可能认为6%的信用卡年化分期手续费率可能不算高,但是细算下来实际支付的手续费却高于同期贷款利息。以消费6000元为例,若采用一年期分期付款的方式共需支付手续费:6000×6%=360元,而按照银行一年期基准利率的标准,采用等额本金法按月还款,贷款一年共计支付的利息:6000×6.31%/12×13/2=205.075元,远低于通过信用卡分期360元的手续费。也就是说当一年的消费贷款利率大于11.08%时,采用分期付款才是划算的。" 要注意的是,现在只要是正规的网贷机构也都有跟征信挂钩,也要注意不要逾期,不然会使自己的网贷大数据留下污点,进而影响到个人征信。建议可以试着在微信“飞雨快查”上进行一次信用检测,查清自己是否有逾期记录,若是有则赶紧与机构联系,主动还款,消除逾期的负面记录。

正规的贷款机构贷款利率一般都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一般年化利率在24%以内,最高不能超过36%,如果超过36%那就是高利贷。而年化利率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把一年的利息除以本金就可以,日利息乘以365天就是年利息,月利息乘以12就是年利息。

1、等额本息法: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n/[(1+月利率)^n-1]式中n表示贷款月数,^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贷款20年、240个月)月利率=年利率/12总利息=月还款额*贷款月数-本金经计算。 2、等额本金法: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n+剩余本金*月利率总利息=本金*月利率*(贷款月数/2+0.5)。

7,2021年贷款利率是多少?

2021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LPR利率是由报价银行报价的,18家LPR报价行都是同类型银行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公信力和定价能力的银行,且需要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报价。也就是说,报价行的报价都是有真实交易作为支撑的。 扩展资料: 不论是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是等额本金还款法,利息的本质都是不会改变的。总体来看,等额本息是会比等额本金多付一点利息,但前提是贷足了年限。 看似银行都收回了利息,但实际上,等额本金还款法随着本金的递减,银行可以加速还款,尽快回笼了资金,降低经营成本在这一点上是有利于风险系数的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等额本息更利于借款人的掌握,方便还款。 事实上,大部分借款人在进行比较后,还是选择了等额本息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月还款额固定,便于记忆,还款压力均衡,实际上与等额本金差别不大。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2021年1月LPR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LPR和固定利率 到底哪个更加划算?

3年到5年(含5年) 5.96% 5年以上 6.14% 贷款主要是根据你实际贷款的用途来决定你的贷款方式!你可以在线提交一份贷款申请,在2到3个工作日之内(周末节假日除外),你可以查看你的贷款进度的!点击在线贷款申请链接: http://www.loanchina.com/activity/product/fundloan-dashi-qq1433858195-index.html 申请贷款时要提供:婚姻状况证明、个人或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等还款能力证明文件;贷款用途中的相关协议、合同;担保材料,涉及抵押品或质押品的权属凭证和清单,银行认可的评估部门出具的抵(质)押物估价报告。除了书面材料以外就是要有抵押物。抵押方式较多,可以是动产、不动产抵押,定期存单质押、有价证券质押、流通性较强的动产质押,符合要求的担保人担保。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是政策性小额贷款,是由指定银行发放款项! “展贷通”是易贷中国倾力打造,针对贷款机构以及机构从业人员的尊贵会员服务,以专业的金融交易平台、广泛的资金需求方渠道、快速响应的一站式服务,助力贷款机构及机构从业人员高效拓展贷款业务! 成为展贷通会员链接: http://www.loanchina.com/activity/victory/?dashi=qq1433858195 注册机构会员链接: http://www.loanchina.com/member/regnew.jsp?dashi=qq1433858195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在5%-6%之间。比较通用年利率5.88% 2020年4月至今公布的1年期基准利率LPR3.85%,五年期以上LPR4.65%,各银行根据贷款用途、贷款性质、贷款期限、贷款政策、贷款人个人信用等相关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加点)或下浮(减点)。各银行贷款用途、贷款性质、贷款期限、贷款政策、贷款人个人信用等相关内容确定利率水平,上限为同期基准利率的四倍。

8,3年参考回报率14%~58%的小工具,了解一下_

美妞们,上午好。

据统计,女性掌管着家庭70%的支出,她们不但是家庭消费的主力,也是投资的总管。

买了房的财蜜,理财收益跑赢房贷利率(8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9%)是首要任务;处于资产积累的阶段的财蜜,理财收益跑赢通货膨胀率,实现财富增值成了主要目标;生了娃的财蜜,迫切的需要给孩子搭建一个能生钱的教育金账户……

如果什么都不做,钱就会因为通胀的原因变得更不值钱,不信?帮你算算:

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1.5%,如果我们在2017年存入一年期定存,一年期满后我们会连本带息得到:100*(1+1.5%)=101.5元而2017年的真实通胀率是多少呢?

有分析说,去年我国的通胀率实际上达到了7.5%,这也就意味着101.5元的实际购买力只有:101.5*(1-7.5%)=93.89元。这还是存了银行的,要是以现金的方式持有资金,贬值只会更快。

很多财蜜可能会说,道理都懂,但是由于资金和知识的门槛,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进行哪些投资组合,更不知道去哪儿寻找高收益率的产品。

她理财推出了一个帮助大家自由DIY投资组合的小工具:稳健长盈计划。

稳健长盈计划的产品组合由专业的理财师为大家挑选,财蜜们只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目标,选择不同产品的配比即可。

而且,根据数据测算,这个计划里的投资组合3年参考回报率可以大概率做到14%~58%。

一、下面具体和大家说一下这款产品。

1、“1080天网贷服务”+“权益类基金组合”,攻守兼备。

稳健长盈计划是由“1080天网贷服务”+“权益类基金组合”构成,采用投资组合的思路,攻守兼备,在牛市中博取高收益,在熊市中有安全垫降低风险。并且由专业团队为大家管理计划,免去市场择时和如何选基的烦恼;

稳健长盈计划中用来“攻”和“守”的资产分别是什么?

1)守:稳健收益类资产——参考年回报率11%的网贷服务产品

稳健型产品在组合中,充当的是“安全垫”的角色,即无论A股市场如何跌,宏观经济环境多糟糕,这笔钱总能给你稳定的回报。

2)攻:获取高额收益的风险收益型产品——基金组合

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500点左右高位,跌到如今的2700点附近,跌幅已经超过了20%。短期内后市如何发展演变,没人能准确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已处于偏低位置,呈现出了中长期投资价值。

这样一套投资组合,既有中长期的稳定回报产品,又囊括了博取超额收益的权益类资产,充分做到了投资组合的核心——产品的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就越好。

2、自定义配置比例,轻松打造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

无法接受基金波动的保守型财蜜,可以100%选择网贷服务,锁定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财蜜,可以适当调高基金组合的占比,在享受网贷相对确定回报的同时,博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基金部分中途可随时退出,针对3-5年中期理财目标,该组合保有一定的流动性。

4、 参考回报率较高

我们依据A股市场2000年以来的上涨趋势幅度和中国经济发展预期,估算A股市场未来3年的收益;并以历史上同点位、同趋势的时间点下,之后3年的波动率,来估算A股未来3年的波动率。最后,采用正态分布假设,估算当前市场点位下、不同配比的预期盈利。

举个例子具体说明:

假设投资1万元,网贷及基金按8:2配比,则网贷投资8000元,基金投资2000元,3年后:

网贷收益是确定的,按33%计算,到期回款:8000*(1+33%)=10640元;基金收益根据市场的情况有好有差,即便是很差很差的情况,按亏损一半计算,则还剩1000元。则投资组合的总收益=1640元,投资组合的总参考回报率=1640/10000=16.4%,整体的收益率也不会亏损。

如果基金不亏也不赚,到期还是2000元,则投资组合收益=2640元,投资组合的总参考回报率=2640/10000=26.4%。

当前大盘指数处于低位,相信3年后应该是有明显回升的,如果基金赚了,总参考回报率就更高了。

二、稳健长盈计划适合什么样的人买呢?

如果你只有单一的投资品,或许收益不够,或许风险不够分散;如果你希望获得市场表现优异时的超额收益,又不愿花过多时间分析行情;如果你有3-5年中期理财目标或投资计划,比如个人进修、房屋购车、结婚育儿、下一代教育等等,都可以选择稳健长盈计划。

三、如何购买?

√ 产品的运行过程包含募集期、建仓期、收益期,并且分期进行募集。

√ 募集期可以自由购买多笔稳健专享和长盈计划产品,每类资产均为1000元起投,长盈计划部分将先行购买货币基金;

√ 建仓期开始后将暂停本期产品的购买,并且将本期投入长盈计划的资金在合适时间按策略分批买入建仓基金;

√ 收益期稳健专享不能提前回款,长盈计划产品可以提前申请赎回;

√ 产品运行达到计划约定时间,也会全部自动赎回至银行卡;

√ 根据市场行情,会自动调仓;在市场整体估值较高的时候,将采取移动止盈策略,在整体估值较低的时候不会止盈。

现在购买还可以参与专享福利:

小提醒:本期的稳健长盈计划将于9月27日15:00结束募集,大家抓紧哦,戳“阅读原文”,即可前往了解并购买~

9,商品与利率为何再次背离?_

摘要: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认为,今年利率走势的关键是融资需求能否得到遏制。随着流动性压力从金融向实体传导,加上监管政策对非标融资的限制,预计今年社融增速将下降,资金供需的“被动宽松”将带动利率中枢的下移。

今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接近4%的水平回落至3.8%附近,而南华工业品指数经历了2个月的窄幅震荡后,3月以来开始向下突破,二者从去年9月以来的背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

笔者曾在本文上篇(回顾上篇,请点这里)的结尾写到,工业品价格和利率的背离最终将会以债券收益率跟随商品价格下行的方式终结,目前这一过程已经初现端倪,未来还将持续。其背后的基本面因素则是去杠杆从去年的金融层面开始逐步向实体传导,需求因素开始对商品价格形成拖累,而流动性的被动宽松则为债券收益率的下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商品:居民政府去杠杆,回归需求主导

尽管16年以来名义GDP增速在工业品价格的带动下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回升,一度让市场为“新经济”的到来兴奋不已,但笔者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经济并未摆脱债务驱动的旧有模式。与以往不同的只是本轮加杠杆的主体不再是企业部门,而是居民和政府部门。随着后二者逐步转为去杠杆,实体经济将开启全面去杠杆模式,而从11年、14年的经验看,一旦进入全面去杠杆模式,名义GDP增速通常都会出现显著回落。

持续近三年的房地产繁荣,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来自于居民大量的借贷。伴随着每年房地产销售额的增加,居民贷款投放的速度更快,居民贷款增量与商品房销售额的比值持续上升,已经连续两年高于50%。如果用居民债务总量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居民的杠杆率,这一比值在过去三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目前已接近1.1倍,甚至略高于目前美国的居民杠杆率,而美国在爆发次贷危机时该比值接近1.4倍。可以认为,中国居民的杠杆率至少已经处于一个不低的水平。如果要避免该比率进一步上升,那么在居民未来的收入增速不超过10%的情况下,居民债务增速也需要从目前的20%以上回落至10%左右,考虑到房价自然的上涨,销售面积最多也只能保持个位数的增长。

本轮居民加杠杆不仅表现在杠杆率总量上升很快,而且在结构上呈现出与以往周期不同的特征,债务增量更多集中在低收入阶层上,潜在的信用风险也在加大。比较三四线房地产销售占比与居民贷款/商品房销售额,过去两者是反向的,因为只有一二线城市商品房的总价较高,居民购房对贷款的依赖性更强。但是本轮房地产上行周期中,居民按揭比率反而随着三四线房地产销售占比的提高而继续上升,尤其是17年一二线销售增速已经转负,但居民贷款增速仍有20%以上的增长,显示贷款投向三四线城市的比例在显著提高,各类城市的居民购买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透支。

正常情况下居民购房贷款应该体现为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但在首付比率提高的情况下,不排除短期消费贷款变相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17年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速快速上升,从年初的20%附近上升到11月的40%,显著高于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注意,清查的结果显示确实有部分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受监管加强的影响,短期贷款的增速已经开始见顶回落,这意味着居民贷款整体增速的下行可能会加速。考虑到目前居民贷款与商品房销售额的比值处于历史高位,前者增速回落对后者的负面影响将更加明显。

除了居民加杠杆外,16年以来政府的杠杆行为也是推动本轮经济回暖的重要动力。一方面,16、17年的预算赤字率均保持在3%,处于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过去两年的财政政策是11年以来最“积极”的时期;另一方面,地方债务置换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使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有所恢复,而PPP、政府购买服务、产业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快速发展也为地方政府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在16、17年出现了新一轮的扩张。在政府加杠杆的支持下,去年基建投资一枝独秀,在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均下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占总投资的比例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

但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政府部门的杠杆行为也将受到严格限制。今年预算赤字率定为2.6%,是12年以来首次回落,即使考虑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规模的上升后,合计的赤字率相对于去年的增幅也明显小于16、17年。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已经被全面叫停,PPP项目被清退的数量增多,更广义的赤字率一定是下降的。基建投资如果没有政府加杠杆的支持,增速要继续保持在双位数是很困难的。事实上去年4季度财政支出增速大幅下滑后,基建投资在12月的单月增速已经降至7%左右。

在此前工业品快速上涨时,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产量收缩是市场看好工业品的核心逻辑。的确,工业品价格从2016年以来的累计涨幅最高时达到80%,历史上来看只有09年出现过如此大的涨幅,当时中国的投资增速在30%左右,而如今投资增速已下滑至个位数,从需求的角度难以解释工业品价格的持续大涨。但容易让人忽视的是,16年以来政府和居民加杠杆带来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销售回升是保持工业品需求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一前提不再成立,那么供给即使收缩,工业品也难改弱势格局。换句话说,供给决定工业品价格的弹性,而需求仍是决定工业品价格方向的核心变量。

以钢材为例,其社会库存的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库存是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17年大部分时间螺纹库存保持在历史同期最低或次低水平,意味着供给收缩的速度快于需求的回落,对价格形成支撑。但是库存本身绝对水平的高低以及变化的方向并不能决定价格的中期趋势,如2014-2015年钢材库存也处于持续去化周期中,价格反而是下跌的,关键在于需求预期发生了变化。一旦需求进入快速下行阶段,贸易商很难再形成补库存的意愿,低库存会成为常态,并不构成价格不跌的理由。

在高利润的利益驱动下,环保、行政限产等因素对供给的约束也会逐步减弱。如钢厂企业会采取高炉提产和电炉增产的方式弥补中频炉缺口,也可以通过减少出口的方式来增加国内供给。事实上17年工业品供给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上游行业的工业增速已经从最低点0.5%附近逐步回升至目前的5%左右,如果观察主要期货品种相关行业的工业增速,可以看到大部分工业品供给下滑主要集中在16年到17年一季度这段时间,之后已经基本企稳甚至有所反弹。

更重要的是,如果用下游平均工业增速来代表工业品的终端需求,可以发现该增速在17年的上升趋势已放缓,并逐步走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17年工业品涨幅远不如16年,呈现宽幅震荡的特征,关键还是需求边际上已经有走弱的迹象。

总体而言,尽管供给侧改革贡献了16年以来工业品的大部分涨幅,但不可或缺的是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为代表的需求回升奠定了牛市基础,而这又离不开政府和居民部门的加杠杆行为。三大部门同步去杠杆的情况下,需求对工业品价格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供需双弱的背景下,工业品价格的趋势向下,但容易受供给收缩的干扰出现阶段性反弹,因此呈现抵抗式下跌的特征。

债券:银行紧信用,重回资产荒下的收益率下行

如果商品需求下滑是去杠杆从金融向实体传导这枚硬币的一面,那么另一面则是资金供需关系逆转带来的“被动型宽松”。

尽管市场对于经济增速在今年的放缓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对通胀的担忧也已经消退,但对于利率的走势却依然存在较大分歧。目前对债券市场最大的利空是金融去杠杆基调没有改变,央行货币政策难以出现明显放松。但笔者认为决定今年利率走势的关键是融资需求是否会得到遏制,而不是资金供给能否出现14-15年式的“放水”。随着流动性压力从金融向实体传导,加上监管政策对非标融资的限制,预计今年社融增速将降至10-11%,与M2的增速差收窄,资金供需的“被动宽松”将带动利率中枢的下移。

事实上,尽管社融增速在17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平稳,但企业债券融资需求的萎缩已经在17年体现得非常明显。企业债券融资在17年大幅收缩,全年增量不足5000亿,已经回到了09年之前的水平。如果比较本轮信用债收益率与过去两次大幅上升时期10-11和12-13年的升幅,可以看到累计升幅已经高于12-13年,AAA和AA的发行利率均上升了230-240bp,而且所用时间比12-13年更短。从绝对水平看,目前AAA和AA级5年期中票收益率已经处于08年以来的高位(历史分位数分别达到89%和75%)。正是融资利率的快速上升导致了企业债券融资需求的收缩。

尽管信用债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但信用利差却仍然低于历史均值,未来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这意味着企业债融资也难以明显恢复。16年4季度以来的金融监管使得银行理财规模扩张放缓,而理财加大信用债的配置是导致15-16年信用利差中枢明显下移的主要原因。在资管新规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信用利差的扩大将是一个中长期趋势。如果以08年-14年(即银行委外大幅扩张前)的信用利差中位数作为参照标准,目前AAA和AA的5年中票信用利差仍然比该中位数分别低20bp和60bp,也就是说,即使假设无风险利率保持在现有水平,信用债收益率还将滞后上行一段时间。

整体融资需求在17年并未得到遏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贷款利率在17年升幅有限,对非标融资利率的传导也不明显。17年4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为5.8%,仅比16年4季度上升不到40bp,从绝对水平看更是远低于11年的高点7.97%和13年的高点7.37%。由于贷款利率并未明显上升,因此其他非标资产的利率升幅也相对有限,例如1-2年期信托利率的升幅不到110bp,明显低于债券收益率的升幅,绝对水平也比过去两轮的高点低200bp以上。

二是对非标融资的限制并不彻底,委托贷款受限后融资需求可以通过信托贷款来承接。17年由于对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的监管加强,委托贷款下的非标融资受限,转而通过信托贷款的方式进行,因此17年委托贷款增量明显回落的同时信托贷款增量却创出历史新高,二者合计并未明显收缩。

但这两方面因素都正在发生改变。首先,贷款利率未来还将继续上行,而非标融资利率不仅会跟随表内贷款利率上行,而且相对于表内贷款的利差也会扩大。14-16年同业存单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银行负债的市场化,银行成本对市场利率的变动更加敏感,向资产端传导的压力更大。目前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和金融债与M2的比例已经达到13%以上,而13年只有9.5%。3个月Shibor可以大致代表银行的同业存单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与其利差仍然处于14年以来的低位,负债成本上升向资产传导的过程恐怕远未结束。如果参照过去两者的对应关系,目前Shibor对应的一般贷款利率在6.5-7%,相对于目前的上行空间仍有100bp左右。过去信托利率基本跟随贷款利率变动,但二者利差在16年大幅压缩,1-2年期信托贷款利率与一般贷款加权利率的利差从接近300bp以上最低压缩至100bp以内。去年4季度以来信托产品利率快速上行,利差已经回到170bp。未来如果在打破刚性兑付方面有所突破,再加上对非标的规模的限制,表外融资与贷款的利差不仅会向中枢回归,甚至可能出现中枢的上移。

其次,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使得非标之间难以继续相互腾挪,而银行通过表内贷款承接表外非标的能力有限。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市场普遍认为“非标”通道已经完全被封住,过渡期后现有通道产品只能在到期和转为银行表内直接二选一。对于银行而言,要将“非标”全部用贷款承接是不现实的,一方面非标的融资主体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二者通过非标而非贷款融资本身就是受到监管政策限制的结果;另一方面,即使对贷款的行业投向放宽,资本充足率仍然会制约银行对非标的承接能力。目前银行的资本金增速持续放缓,从15年初的20%以上降17年3季度的12%左右,如果要用表内贷款来承接这些融资,银行将面临巨大的再融资压力。因此,如果将表内外合计看,整体融资增速的放缓难以避免。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8年社会融资增速将从17年末的12.5%进一步回落至10-11%。具体预测如下表所示:

一旦社融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与M2的增速差收窄,即使央行不主动降准、降息,债券收益率仍然有望出现明显回落。如果回顾05年的债券大牛市,会发现与其他几轮牛市不同的是:央行当时并没有采取降准、降息等具有明显放松信号的手段,流动性的宽松主要依靠社融增速的明显下滑。央行在03年4季度为应对高通胀开始大幅收紧货币政策,M2和社融增速均明显回落,但M2降幅比社融更大,流动性的剧烈紧缩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到了05年随着经济过热得到抑制,投资需求回落,央行货币政策边际上不再收紧,同时外汇占款持续高增长,M2增速逐渐企稳回升,但社融增速仍然惯性下滑,与M2的走势背离,形成了“宽货币、紧信用”的局面。社融的低迷与银行为了股份制改革、满足资本充足率从而有意放缓贷款的投放速度有关。社融与M2增速差的回落带动债券收益率重新下行,国债收益率在05年年内基本都回到了03年上升前的水平。

笔者认为今年紧信用的环境与2005年有相似之处,金融监管加强抑制了银行扩张信用的意愿和能力,同样可能带动回购利率中枢出现回落。过去几个月M2在8-9%止跌企稳,社融增速从13%回落至11%,社融与M2的增速差已经从4%以上回落至2%附近,流动性被动宽松的局面初步显现。年初以来回购利率快速回落,跌破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波动区间,资金面的宽松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如何解释资金面的改善?从资金的供给看,尽管今年央行通过定向降准3000亿和实施CRA制度满足了春节前的资金需求,但节后大部分流动性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CRA到期回收,财政存款在1、2月的合计投放量也并没有明显高于季节性,外汇占款虽然转正但增量并不大。也就是说,资金面改善并非是供给端央行主动投放的结果,而更可能是社融下滑以及金融机构杠杆率下降带动融资需求放缓的被动宽松。历史上来看,在社融增速持续下滑的年份如05、08、14年,通常上半年货币政策不会主动放松,但回购利率中枢也基本呈现回落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债券收益率虽然还会有所反复,但创新高的可能性已不大。

正因如此,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才能在10年美债收益率从2.4%上升至2.9%的情况下走出一轮独立的下行行情。由于这一轮中国的货币紧缩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相应地紧缩带来的融资需求的放缓也有可能率先体现。这意味着即使未来海外收益率继续上升,融资需求放缓带动国内利率独立下行的局面仍将持续。


文章TAG: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一年、1.5年、2年分别是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