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试行的区别

区别在于一个是修改后的文件,另一个是试行文件。 商业银行资本应抵御其所面临的风险,包括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根据2004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8%(分母中的风险加权资产,是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资本应抵御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根据2013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资本应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试行的区别

2,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介绍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经中国银监会第115次主席会议通过,2012年6月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公布。该《办法》分总则、资本充足率计算和监管要求、资本定义、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监督检查、信息披露、附则10章180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试行的区别

3,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对于第二类银行采取什么措施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   (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二)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   (三)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根据2004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8%(分母中的风险加权资产,是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资本应抵御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根据2013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资本应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试行的区别

4,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分母对策是啥?简答题急速度回答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分母对策"是指尽量降低风险资产权重,优化风险资产配置,减少风险资产总额。
扩展资料:
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主要遵循第二版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框架。
1、最低资本要求
第一支柱的核心在于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的分母)的计量,即对信用、市场和操作三大风险进行计量,根据风险计量结果提出相应的监管资本要求。银行采用高级法计量风险加权资产能够节约监管资本,但采用高级法计量监管资本是有前提的,即风险量化结果必须应用于日常经营管理中。因此,对于银行而言,计量监管资本只是一个副产品,关键在于将风险计量(高级计量法)运用于日常经营管理中,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中小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且一般面临的市场风险较低。对于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计量过于复杂,依赖的假设条件很强,是三类风其险中计量相对最不准确的,像工商银行之类的国有大行目前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按照第一支柱的框架,中小银行目前能够提升的主要为信用风险量化,即采用内部评级法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除了能够计量监管资本以外,内部评级法可以应用于手心审批、资产监控、限额管理、信贷政策、风险报告,以及风险偏好量化、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贷款定价、风险调整后收益考核(RAROC和EVA)等。
2、监督检查
第二支柱规定监管机构应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要求银行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银行有严格的内部管理体制,从而有效管理自己的资本。监管机构可以根据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确定银行的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实质是要确保银行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了解与掌握银行的风险状况与风险管理水平,因此第二支柱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第二支柱被称为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在监管机构监管检查之前,监管机构首先要求银行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做自我监督检查,向监管机构证明银行风险计量反映承担风险水平、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监管机构要求,其中风险评估范围包括第一支柱下的信用、市场和操作三大风险,还包括第一支柱涉及但未完全覆盖的集中度风险和剩余操作风险,以及第一支柱未涉及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然后,监管机构基于银行自我评估结果再进行监督检查。银行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向监管机构证明对风险状况与风险管理水平的了解程序叫做内部资本充足性评估程序。
3、信息披露
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的目的就是要求银行基于第一支柱资本计量要求和第二支柱内部资本充足性评估程序,向公众与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可靠、全面、准确的风险计量与风险管理信息,使公众与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水平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由公众与利益相关自发形成的市场纪律对银行的运营情况作出判断,在监管机构对银行进行监管的基础上,增强市场纪律对银行的监督。
二、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中应尽可能做到:
(1)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力图使多余的现金资产减少到最低限度。流动原则要求银行保留足够的现金,而盈利性原则又要求尽可能少持有多余的现金,因为它不能为银行带来收益。但是何为足够,何为多余,显然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问题,需要有大量的经验作为指导。在现实中,商业银行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对未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作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以决定自己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同时,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是建立分层次的现金准备,也就是在保留一定现金资产作为一级储备的同时,还要持有一定量的高品位债券(主要是短期国债)作为二级储备,从而既可以获得债券利息收入,避免资金的闲置,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较容易地将它们变现,而不发生太大的损失。
(2)尽可能购买收益高、风险低的证券。一般说来,长期证券的收益率要高于短期证券,但是其风险也较大,因为长期证券价格受到利率的影响比短期证券大。因此从安全角度看,银行应多投资于短期证券;但是盈利性原则又要求银行多购买长期证券。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证券期限管理的重要内容。
(3)尽可能选择信誉良好而又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者。显然这也是一对矛盾,因为信誉好的借款人往往可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但是如果他们面临的投资非常诱人,则他们也可能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因此关键在于银行如何对借款入进行筛选。在现实生活中,银行通常根据“6C”标准来评价借款人。
(4)在不损失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资产的多样化来降低风险。资产多样化的好处就在于银行在一种资产上的损失可以从另一种资产的收益中获得补偿,从而使总收益保持相对稳定。反之若“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固然可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但担当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5,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巴塞尔协议》把商业银行的资本区分为“核心资本”和“补充资本”。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具体包括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核心资本至少应占全部资金的50% ;补充资本又称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具体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帐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及长期债务。补充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最多不超过50%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6,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

商业银行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二、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经营的组织:业务运营

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市场营销

负债经营

贷款经营

中间业务经营

理财业务经营

三、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产生和发展是随着西方商业银行的出现而不断推进,该理论始终围绕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目标(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展开。

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

(1)规模对称原理

(2)结构对称原理

(3)速度对称原理

(4)目标对称原理

(5)利率管理原理

四、资本管理

(一)银行资本的含义与类型

资本是商业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等。

商业银行的资本的核心功能是吸收损失。

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有三种意义上的资本:

(1)会计资本

(2)监管资本

(3)经济资本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管理要求

在巴塞尔协议中,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附属资本包括一定比例的普通准备、可转债、长期次级债务和资产重估准备,其规模别的超过核心资本的100%,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不能低于4%和8%。

(三)我国的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由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组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分别为2.5%和0~2.5%;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根据单家银行风险状况提出的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四)经济资本管理的内容

(1)经济资本的计量

(2)经济资本的分配

(3)经济资本的评价

五、风险管理

主要策略:

(1)风险预防

(2)风险分散

(3)风险转移

(4)风险对冲

(5)风险抑制

(6)风险补偿

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1)风险识别

(2)风险计量

(3)风险监测

(4)风险控制

六、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银行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的总和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价值的管理。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银行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内容:

(1)成本管理

(2)利润管理

(3)财产管理

(4)财务报告及其分析

(5)绩效评价

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口中具有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力并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由具体的管理主体根据人力资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质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培训、配置、使用、评价等诸多环节的总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规划

(2)员工的考核和任用

(3)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

(4)员工绩效评价

(5)人力资源的心理及智能开发

(6)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八、改善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一)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当遵循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高效地决策、执行和监督。

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后,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各银行董事会的战略把握能力和决策能力、加大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高管层对全行经营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职能

(2)银行上下要进一步增加统一法人一是

(3)要强化各业务线的管理力度

(4)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二)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1)全覆盖原则

(2)制衡性原则

(3)审慎性原则

(4)相匹配原则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最根本的路径就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

7,金融术语(二)_

15、市政债券是一种以城市政府为发债主体,或以城市政府下属部门或机构(如污水处理厂、水务公司、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公司等)为发债主体,向公众公开发行的债券。主 要用于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教育设施或其他公益设施等。16、负利率怎么理解?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简单来说,就是存在银行里的钱,即使算上利息,价值也会越来越少。例如,一件1000元的商品,一年后可能涨到1065元,但是1000元存在银行,一年后才1035元,存钱不赚反赔。存银行的利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就成了负利率。17、头寸就是款项的意思,是金融界及商业界的流行用语。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经常用到。比如股票、期货中常常讲的多头、空头,其实也是多头头寸、空头头寸的简称。头寸一词在银行也经常用到:(1)银行当日的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于支出款项的情况,称为“多头寸”;如果付出款项大于收入款项,称为“缺头寸”;(2)到处想方设法调进款项的行为称为“调头寸”;(3)如果资金需求量大于闲置量时就称为“头寸紧”。18、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有什么区别?(1)投资阶段不一样。天使投资大部分时候投资一个企业的初创阶段,或是项目刚启动阶段,投资额相对较小。风险投资往往是企业或项目已经运营一段时间后,或许是产品经过了市场检验,或许是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它才进来,让企业做强做大。投资额较大。(2)天使投资往往是个人投资,风险投资一般是机构投资。(3)对项目的要求也不太一样。风险投资的门槛会更高,因为他们要对出资人负责,不但更严谨,监管也不一样。19、债券和股票有什么不同?(1)发行主体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发行债券;股票只能是股份制企业才可发行。

(2)收益稳定性债券在购买前,利率已定,到期获得固定利息;股票一般在购买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随股份公司盈利情况而定。(3)保本能力

债券到期可回收本金;股票本金一旦交给公司就不能收回。公司一旦破产,还要看公司剩余资产清盘状况。(4)经济利益关系不同债券表示的是对公司的一种债权;股票表示的是对公司的所有权。20、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2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目前债务融资工具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2、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资本市场证券的过程。例如:某银行甲贷出住房贷款,经过组合,甲向投资者卖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甲卖出证券,收回贷款),到期,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得到甲从借款方得到转交的本息。23、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谢谢关注!!!明天继续更新

8,银行资本金有哪些规定?

(1)所谓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全面借鉴了国际金融界通行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框架,2004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资本监管方面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根据这一要求,2007年以后,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以上. (2)汇兑是汇款单位委托银行将款项汇往异地收款单位的一种结算方式。特点是:1、汇兑结算,无论是信汇还是电汇,都没有金额起点的限制,不管款多款少都可使用。2、汇兑结算属于汇款人向异地主动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它对于异地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资金调剂、清理旧欠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等都十分方便。汇兑结算方式还广泛地用于先汇款后发货的交易结算方式。如果销货单位对购货单位的资信情况缺乏了解或者商品较为紧俏的情况下,可以让购货单位先汇款,等收到货款后再发货以免收不回货款。当然购货单位采用先汇款后发货的交易方式时,应详尽了解销货单位资信情况和供货能力,以免盲目地将款项汇出却收不到货物。如果对销货单位的资情情况和供货能力缺乏了解,可将款项汇到采购地,在采购地开立临时存款户,派人监督支付。3、汇兑结算方式除了适用于单位之间的款项划拨外,也可用于单位对异地的个人支付有关款项,如退休工资、医药费、各种劳务费、稿酬等,还可适用个人对异地单位所支付的有关款项,如邮购商品、书刊等。4、汇兑结算手续简便易行,单位或个人很容易办理。 (3)票据承兑是指银行作为付款人,根据承兑申请人(出票人)的申请,承诺对有效商业汇票按约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无条件支付汇票款的行为 (4)投资咨询是指向投资者或者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等的服务 (5)代理收付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人力、网点、结算系统等优势条件,接受公司客户的委托代为办理指定款项的收付事宜的中间业务 (6)代客理财,就是由具有合格投资资格的各金融机构,聚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从而博取比投资者自己能获得的更高的收益。 (7)代理发行是发行者委托中介机构代为销售,发行者向中介机构支付一定的代理发行手续费的行为 (8)兑付证券是指委托人将手上持有的证券卖出,证券机构向委托人支付应付的利息所得的行为。 (9)信用卡(CreditCard)是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人士,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 (10)用证是银行用以保证买方或进口方有支付能力的凭证。 (11)押汇是指仪付行收取信用证的受益人所交的单据为质押,按汇票的面值,扣除从仪付日起到估计收到开征行或偿付行票款的利息,将货款先行付给受益人。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⑴现金(包括金和银行券);⑵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它们的贴现已经成为银行家的基本业务;另一部分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总之,各种有息的而和汇票有本质差别的证券。这里还可以包括不动产的抵押单。由这些物质组成部分构成的资本,又分为银行家自己的投资和别人的存款,后者形成银行营业资本和借入资本。对那些发行银行券的银行来说,这里还包括银行券。

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可容忍的风险限额内实现既定经营目标,而对自身整体表内外资产和负债,进行统一计划、运作、管控的过程,以及前瞻性的选择业务决策的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有: 一、资金总库法 资金总库法,又称资金汇集法,或者资金集中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由银行将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或称作资金总库,将“资金池”中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将其按照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 资金总库法按照流动性高低分配资产,具体步骤如下: 1、一级储备 2、二级储备。 3、各类贷款 4、其他有价证券 二、资金转换法 资金转换法又称资金配置法。这种理论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分配的数量与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也就是按照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分别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形式中去。 资金分配法的优点: 它减少了投资于高流动性资产的数量,相应增加了投资于长期资产的资金规模,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它通过流动性和资金周转速度两个尺度将资产和负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两者在规模和结构上保持一致,相对于资金总库法有了很大的改进。 资金分配法的缺点: 由于它把资金周转率而不是把存款变化的实际情况作为流动性的依据,造成了高流动性需求而影响了银行收益;此外,它将资产和负债视为互不联系的独立个体,将流动性的取得完全局限于负债方面,将资金运用的项目全部作为完全不流动的资产,这在实践上也束缚了商业银行经营的主动性。 三、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主要内容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确定制约银行资产分配的限制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最后求出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一组解,作为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的最佳状态。 线性规划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目标函数。 2、确定约束条件。 3、求解线形规划模型。 四、缺口管理法 (一)缺口管理的含义 缺口管理法是指银行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从而维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利率敏感性缺口表示方法很多,常见有两种,一种称资金缺口(Dollar Gap),它是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相减后的差额,如为正数称正缺口,负数则称为负缺口,零则称为零缺口。另一种称利率敏感性比率,它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之比,如比值大于1则与第一种方法正缺口相同,等于1则与零缺口相同,小于1则与负缺口相同。 (二)缺口管理方法 缺口管理法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保守型,另一种为进取型,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1、保守型。 保守型管理法指商业银行管理者为避免利率升降给银行带来净利息损失而尽力保持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相匹配,即缺口值接近零或敏感性比值接近1。但在银行具体实践中要想保持零缺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安排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资产负债的调整也大多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总体状况,银行管理者很难按此目标进行操作 2、进取型。 进取型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管理者根据预测的利率升降情况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该方法关键是要对利率走势进行准确预测,否则风险必将更大。如预测利率上升,则要扩大正缺口值,缩小负缺口值,反之,则要缩小正缺口值,扩大负缺口值。

10,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大象公会_

「房价永远涨」的转折点到来之前,当年所有的泡沫悲剧似乎都遥不可及。

文|刘喜

对于房地产从业者和背负房贷的千万业主而言,刚刚过去的长假显然并不让人舒心。

所有房企都在收缩战线。恒大发起全国8.9折优惠,碧桂园个别项目打到7折;厦门万科的107幢别墅五折甩卖,一期业主因后续售价大跳水而围攻售楼部的新闻不绝于耳。

大甩卖的背后,是房企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悲观预期。今年1-8月,全国300座城市的土地市场流拍高达890宗,而就算是上一轮房地产低谷期的2014年,整年流拍总数也仅有345宗。

一切似乎都表明,被全国人民口诛笔伐十余年而屹立不倒的房产泡沫,终于到了临界点。

然而,当这一刻真的到来,社会却很难说有多少正面情绪。毕竟,近年来中国家庭债务不断攀升,其中大头就是房贷,更不用提房地产已与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30年前,类似的危机已经发生过一次。浪潮退去后留下的深远后果,至今仍影响着那块曾经狂热的土地。

没有实业的新特区

1988年,正值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

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发展正好,但沿海经验能否适用于广大农村还是未解之谜。中央迫切需要一张「白纸」,来做深化开放的试验田。

这一次,大陆最南端的海南摸中了大奖。

那时的海南还没有从广东省分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农村岛,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加上独立于大陆地区的独特地理条件,让这个岛屿成为了一张理想的「白纸」。

1988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中央的想法,是在海南省建全国最大的新特区。

●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挂牌

光「特区」两个字就有足够的吸引力。广东、浙江等地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传奇故事,吸引着所有爱拼敢闯的人。海南建省当年,希翼着「自由市场环境」的年轻人们便蜂拥而至。

企业家、教师、大学生……一齐聚集在海南,渴望在历史变革中抓住一丝改变人生的机会。

● 1988年,乘船来到海南的闯海人

● 椰子树是当时招聘广告发布平台

今日的地产大亨冯仑、潘石屹等人,都是「闯海人」中的一员。冯仑当时是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小组办公室成员,为了调研来到海南;潘石屹则是「偷渡」深圳的下海者,后来留在了海南。

然而,这个环境原始、生活贫困的海南岛消费严重不足,更没有办法给乌泱泱的人口大潮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

辞了「铁饭碗」、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只好卖起了「人才饭」「人才饺子」,甚至擦皮鞋,卖报纸,到建筑工地干苦力。

● 1993年,海口市街头还有人在放猪

由于基础过于薄弱、缺乏开发本金,海南省政府决定用广阔而不值钱的土地换取开发投资。初步确定,在洋浦半岛划出30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开发区租出,区内基建及招商全部由承包商负责。

海南项目一度引起李嘉诚的兴趣。据说,他曾向主管领导提出将整个海南划作自由港,实行类似于香港的「一国两制」,但这个异想天开的提法最终未果。

最后,日本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以每亩200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片土地,租期为70年。熊谷组支付了2500万元定金。

● 熊谷组承诺用15年左右,将洋浦开发区建设成一个「公用设施完善,以外向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对外开放经济区」

「自由港」的设定,对海南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仅凭出让管理权,就换来熊谷组带来的大量资金、资源和广阔市场,能迅速完成原始积累。这种思路一度得到中央支持。

然而,中央的态度迅速「变天」。1989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五位委员抛出一份「洋浦调查报告」,指责海南与外商签订的协议,认为海南「引狼入室,开门揖盗」,洋浦即将成为「新租界」。

到底是在「改革」还是「卖国」?

争论一个多月后,邓小平批示:「我最后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洋浦和熊谷组的合作就此搁置,一放就是三年。

● 曾经的洋浦港

在潘石屹的回忆里,经商之后最困难的年份就是1990年。海南岛刮起了台风,人们纷纷离开。相较于1988年的人声鼎沸,两年后的春节,海南岛的招待所里只剩他一个人。

而在北方的上海,由于一位长者的提携,抢跑的浦东新区到春节已初具规模。

「要发财,炒楼花」

洋浦风波后,冯仑一度离开海南,易小迪和潘石屹则留在岛上研究佛学。

直到1991年9月,「万通六君子」才第一次聚齐。他们在海口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总公司」,挂着农业公司的招牌,向房地产进军。

● 万通的诞生

房地产与其说是万通的个人奋斗,倒不如说是海南岛的历史行程。洋浦事件后,熊谷组对海南失去了兴趣。他们承诺的以重工业开发为中心,计划引入的大型炼油厂、乙烯厂、尿素厂,直到1998年都没有实现。

归根结底,日本资方由于担心政治风险,不想再介入洋浦项目。失去日资支持的香港熊谷组,并没有发展实业的能力。他们在无奈中,也和海南省政府一样,想到了利用洋浦的土地。

就在开发商缺乏资金、政府急需用钱的背景下,政策也终于放开了。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1992年,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开始急速膨胀。

● 1989年,海口市龙昆路上最后的一片田地,旁边是待建的房子

万通发家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借了500万元,用这些钱向银行贷款1300万元,然后通过炒连体别墅赚了几倍。

潘石屹在那时候挣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一开始都不敢相信,不敢签。在1楼签了房产买卖合同,到6楼加价就卖了。现在想想都害怕。」

同样的还有本地富豪冼笃信,在海南岛四处拿地,一跃成为海南首富。他一度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 冼笃信出席第八届二次全国政协会议

海南省1989年房地产投资仅为3.2亿元,而到了1992年,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全省财政收入的40%。

房价也一路飙升。1991年,海南省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400元/平方米,仅仅一年,每平方米的价格就猛增至5000元。要知道,当时全国商品房均价只有995元/平,北上广深的商品房均价直到1998年都还在5000元以内。

这个人口只有六百余万的小岛,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他们大多不是正经的开发商,而专注于炒地皮、炒楼。

炒房者以国有企业和有政府关系的私企为主,因为只有他们能弄到「政府批文」这一珍稀资源:有批文,拿地价格就低,倒到市场上,就可以狠赚一笔。

当时的拿地十分随意。跟政府大致协商好要哪块地,交些定金,政府签了协议,画个「红线图」或「蓝线图」就行。只要拿到图,就能去找下一个买家。「一块地倒手五六家」,每个中间商都能都能赚到钱。

● 1994年,海口街头

为了买下更多的「图纸」,或者使「图纸」收益成为现金,所有人都在大量贷款。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海南,总数不下千亿。

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而最后的风险,被压在了银行身上。

危机爆发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击鼓传花的炒楼游戏终究会崩盘。但没人相信倒霉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想着在崩盘前多捞一笔,再多捞一笔。

万通大佬们属于急风骤雨到来之前有幸抽身而退的少数人。潘石屹「五斤桔子」的都市传说广为流传:据说他用五斤桔子,从规划局的工作人员那里换来一些项目材料,得知海口市的人均报建面积达到50多平方米。而当时北京,人均报建面积才不过7平方米。

更靠谱的说法,是冯仑从体制内的朋友那里得到了消息:国家即将出台宏观调控文件。虽然没有预料到调控后果,他还是坚定了离开海南的想法。1993年初,万通离开北京,冯、潘们移师西安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寻找新的机遇。

● 年轻时的冯仑、易小迪、王功权、潘石屹

地产大亨冼笃信却不信这个邪。1993年,时任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的马蔚华找到他,告诉他中央很有可能会紧缩银根,要提前准备。

冼笃信不以为然。

1993年6月2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

一天后,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

● 全国金融会议上的***

调控效果显著。

冼笃信的人生开始了不断下坠的下半场,一同下坠的还有海南房地产本身。失去资金来源之后,海南表面火热的房地产事业瞬间垮塌,全省「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一度拥有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

之所以大量烂尾和积压,核心原因是购买力不足,需要买房的人又买不起。

购买力不足的元凶是房价的虚高。到1993年上半年,海南房价已飙涨到7500元每平,而当时全国职工平均月薪才280元,最高的上海市也才471元。这个比例在2017年,相当于每平16万。

但海南房地产的主要投资者是国企和事业单位,他们宁肯空置也不愿降价,因为降价会出现账面损失。保留较高的资产数字,能够避免负责人承担法律或行政责任。

但纸面资产挡不住资金链的断裂。开发商或跑或倒,巨大的压力降到了银行身上。

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仅建行一家,先后处置的不良房地产项目就达267个,现房面积一度占海南房地产存量的20%,现金回收比例则不足20%。

炒楼客们留下了一地鸡毛。银行手中的房地产项目往往质量低劣,除了根本没起建的图纸楼盘,还有不少在建楼盘拖欠大量工程款,很多楼层都先后被抵押多次,债权纠纷盘根错节,几乎每栋烂尾楼都能牵扯出七八个官司和十几位债权人。

● 地产泡沫破灭后留下的烂尾楼随处可见

为了解决信托公司们因大量投资房地产而出现的资金困难,1995年8月18日,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这家「救火」银行起步艰难。这家银行在五家信用社的基础之上建立,但实际上其中四家都无法正常营业。这个注册资本16.77亿元人民币的年轻银行在诞生之初,就承接了44亿元的沉重债务。

不过,各方依然对海发行寄予厚望。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表示,处于大规模开发期的海南仍然需要大量建设资金。他希望这家本地银行能在协调好历史问题的同时,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海发行不负众望。1996年底,海发行资产总量为86.3亿元,增长率达到94.3%,偿还了59%的债务,形势看似一片大好。

● 海南发展银行所在的大楼——富南大厦

海发行实现高速发展的方法,主要是超常规的高息揽存和同业拆借。

据当事人回忆,1995年底在海发行存款的利率是15%,1996年的五年期存款利息甚至一度高达22%。在省政府背书和高额利率的刺激下,机关和个人都踊跃往海发行存钱。当时大额存款要托关系才能办成,整栋富南大厦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然而,高增长的背后是隐忧。成本如此之高的资本金,无论投到什么项目上,回报都无法覆盖成本。

可是焦头烂额的政府,并没有精力来帮海发行「戒毒」。事实上,高息揽储是海南信用机构的发展常态:当地众多的小信用社,存款利率比海发行还要高,有的高达25%。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里,这些信用社应声倒下。到年底,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的信用社已经有几十家。

怎么处置这些濒临破产的小信用社?各方意见不一,但最终达成共识:

「让海发行背起来!」

● 停缓建的「半拉子」工程在岛上比比皆是

繁华破灭

1997年12月,28家本地信用社并入海发行。

这些信用社使得海发行账面实力增强——股本金增长为106亿元,存款余额为40亿元,债务为50亿元。但是,它们带来的都是被套牢的土地和房屋这样的「空壳」资产。

兼并之后,海发行根本无力负担高额利息,只能宣布保证给付原信用社储户的本金及「合法利息」,单位存款则被视为债务,在债权债务清算后清偿。

满心指望着「钱生钱」的投资者一片哗然。1998年春节过后,不少储户开始将本金及利息取出,转存其他银行,并表示因为利息降低,不再信任海发行。

海发行营业网点再次人满为患。不过,这次的人们不再为了存钱,而是急着要把存款取出来。等候取款的人排成长队,从室内延伸至马路上。

● 「挤兑」在银行业并不罕见,香港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都遭遇过挤兑事件

海发行选择了限制取款,先是设立最高取款限额,后来又开始发放取款预约号,有号才能取钱。结果却只是催生了「海发行不行了」的传言,未到期的储户也加入挤兑行列。

银行自身的问题随之暴露。海发行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但在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大部分没有任何合法担保。也就是说,初始的16.77亿股本里,有一大部分在开业一个月内以贷款名义「返还」给了股东。

「返还股本」的海发行,在挤兑大潮中很快耗尽了准备金。为了保护海发行,人民银行总行陆续给其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海发行也一度尝试在岛外设立分行来缓解压力。但这些对于其巨大的资金缺口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 同样在岛外的还有1996年成立的广州分行

人总行终于决定给海发行「断奶」。丧失了清偿能力的海发行在再一次挤兑危机下,不得不关张大吉。

1998年6月21日,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保证支付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 海南发展银行旧影

海南省政府唯一的商业银行夭折。而在其先后设立的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地区性银行都做得风生水起,今天已成为跨区域的全国性股份银行。

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的工作在2006年才基本结束,而海发行的清算承诺,15年后都没有完全兑现。中国长期以来缺乏金融机构清算的具体规定,清算工作至今滞缓。

● 1999年的海口,没人居住的烂尾楼下看守者在洗澡

整个海南在危机的阴影里沉沦了十几年。海发行关闭后,海南在随后的二十年里都没有自己的地区性银行。直到2005年,海南岛依然没有外资银行、城市商行和信托公司。

海南曾经的目标是建设深圳那样的经济特区,但房产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彻底摧毁了产业升级的融资渠道和时间窗口。今天的海南虽然打出「国际旅游岛」的招牌,除此外却再无像样的产业可言,且是东部地区唯一全国GDP倒数的省份。

海南的悲剧也曾一度让中国人对房产泡沫心生畏惧。

20年前的1998年,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根据这个房改制度,中国70%的中低收入家庭应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10%的最低收入家庭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房,20%的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的商品房。

然而,轨道却在五年后彻底扭转。

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下发18号文件,称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房地产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同时,国土部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政府成为住宅用地供应的唯一主体,土地市场供给锐减,地价和房价大涨,土地财政拉开大幕。

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房地产神话由此开场,并随着政府调控一轮又一轮的「失败」而深入人心。

据南开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数据,到2018年3月,与房价、地价相关的贷款已占中国全部银行贷款的70%。

数十年间,当年的海南故事只剩一个模糊遥远的背影,直至下一个转折点的降临。


文章TAG: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试行的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