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管理者不了解主业,盲目指挥怎么办?

论企业如何对内部管理人员的控制,当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后

很多制造型企业都有类似的问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这种现象更加严重,领导在其位谋其政,也想帮助公司解决问题,干出成绩,因为自己不懂主要业务,下达的指示容易脱离实际情况,让下属难以执行,也就变成了瞎指挥。分析几个遇到的案例A、台资企业中PE(工艺工程)主管不懂产品工艺;当时公司的主管都要求是台湾人,一天突然空降一位主管到部门,主管本身也是兢兢业业,每天加班加点,但是他没有产品生产工艺相关的知识,下属三个部门IE,ME,TE 的工作流程也不熟悉,每次开会大家反馈问题要反复讲他才能明白。

说一下他的管理方式,每天开会时其他部门反馈的问题,邮件中的问题都记下来,回来找部门开会进行安排,列任务清单,跟进任务完成进度。初一看他的管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他只干了不到半年就调走了,问题在哪里?1、其他部门反馈的问题无法做出责任归属判断,不属于自己部门的问题也答应了2、问题解决的工作量和费用不能准确预估,在完成日期和资源配备上不合理3、只关注结果,没有深入问题现场,不了解问题解决遇到的困难4、不能给予下属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团队效率低B、民营企业中运营总监不懂产品;民营企业老板感觉到企业规模在扩大,想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所以招聘了一位运营总监,这位新总监是个外行,完全不懂产品的生产工艺,物料,设备等,之前主要是做质量体系方面的,老板一看正好合适,但是只干了不到半年就走了。

我们也来分析下存在的问题1、把工作重心放在体系建立上,因为体系也是他最熟悉的,但是建立的体系脱离了工厂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不断,没有起到实际效果,同时运营工作也没有做好。2、没有掌握运营情况,对于订单交付,备货订单生产,原材料备料没有科学规划,产生了大量库存,但是订单却无法准时交付。3、对于老板的决定没有自我分析,简单的执行,民营企业制度不是很完善,老板的战略容易变更,这个月因为交付不及时立即要求备库存,扩产能,运营总监不懂产品,没有控制好物料采购金额,只是简单的下达给下属执行,结果订单没有达到预期,钱花了结果却闲置。

遇到这样的领导下属应该怎么办?1、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要相信领导是想把事情办好的,领导是重金聘请的,虽然不懂产品,领导的身上都有KPI指标,也有领导的压力,有时候的指挥不合理,出发点肯定是想解决问题。2、下属的汇报要及时、勤汇报,领导不懂主业,让领导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知识不大可能,领导通常也不再年轻,学习效率降低,另外领导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下属,我们要把相关的数据通过报表及时统计发给领导,把重要事项的进度和遇到的困难点向领导汇报,让领导来做决策,帮助我们下属去争取资源,同时也避免领导被老板一问三不知,领导表现不好下属也会受牵连。3、重大事项、公司战略任务要分阶段汇报,及时请示,领导安排的重要事项,每执行完一个阶段我们就把达到的效果和投入给领导汇报,提示继续执行存在的风险,请示是否继续执行下一阶段。

例如,领导要求一个季度生产3W A 产品,我们在第一个月完成1W A 产品后把订单消耗情况,采购投入情况和领导进行汇报,如果1W个产品只卖掉几百个,领导肯定也知道之前的指挥不合理,可能就会让你第二个月只做1K或者不继续生产。如果你知道这个是瞎指挥,埋头把3W都做完,到头来按批的还是你自己。4、尽量帮助领导掌握必要的主业,如果你的领导愿意学习,作为下属应该尽量通过现场讲解,资料汇总等方式,帮助领导尽快掌握必要的知识。

5.下属要积极主动,让领导相信你。有些领导的命令还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安排,比如要求事情当天完成,因为发现安排好的事情进展很慢,或者是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相信很多下属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领导为什么要采用?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信任下属。下属在工作中要和领导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站在共同的起点上。为了同一个目标,你后来发现领导的指挥不合理时提出的意见,可能会被采纳。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