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对于改善自身技术缺点并提高钢琴技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变节奏练习对提高技巧是大有好处的。手指练习仅仅是那些为了提高各指发声能力的练习,而基础练习则包括提高各指弹奏能力,训练手指轻巧自如与手臂放松柔和等内容。因为,过多重复那些枯燥无味而意义不大的手指练习对提高技巧没有实际帮助。

如何提高练琴的效率?

如何提高练琴的效率

可能有很多人这么认为,弹手指练习时,速度越快效果越好。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识。对任何曲子来说,弹得快都不意味着弹得好,手指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训练手指的独立性,颗粒性和耐久性,弹的速度越快越不容易把这三个东西弄清楚。放慢速度弹不仅方便我们的手指接受训练,而且还方便我们处理一些细节。以下是我对手指练习的一些建议:1.保持音量一致。

先将速度放慢至40拍以下,以三种不用音量来弹,分别为弱,中,强,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你分清弱和强的感觉。此外,每根手指的音量要一致,这就要求手指之间要兼顾,发力相同。练习实际上就是训练各指的均匀,使弱指尽快与强指看齐。搭配不同音量的练习法不仅加大了练习量,还加深了练习的程度,是个事半功倍的练习法。2.由慢及快,随时放慢。

“由慢及快”的好处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在这里说说“随时放慢”的好处。对于正在打手指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要想弹均匀并不简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以一个较慢的速度(一分钟60拍以下)开始练,在慢速下熟练了后再慢慢加速至80拍,之后再到1 00拍。如果在加快的过程中出现弱指小于强指的音量或者手指僵硬的情况,那么就应当立即放慢速度,回到慢速下调整各指的发声并放松手腕。

这个方法仅适用于手指练习,练习曲和乐曲我们要求弹奏的完整性,所以应当将速度放慢至可将曲子完整弹完的程度。3.不宜过多的练习,选经典的来弹。因为,过多重复那些枯燥无味而意义不大的手指练习对提高技巧没有实际帮助。有些初学者认为在练琴的过程中,应当多弹练习曲,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样做对练习并无帮助。此外,手指练习也不应当在开始练琴的时候就弹,而应当放在一首到两首练习曲或乐曲之后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日后对手指练习的依赖一一不做手指练习就弹不动曲子。

到了一定阶段后,就应当减少手指练习。4.单独训练大拇指。这是被大家普遍忽视的一个练习方法。我们弹音阶,琶音无法做到连贯均匀,一部分原因在于大拇指没有得到有素的训练。要想有效的训练大拇指,还得把它单独拿出来练。基础练习和手指练习应当分开来看。手指练习仅仅是那些为了提高各指发声能力的练习,而基础练习则包括提高各指弹奏能力,训练手指轻巧自如与手臂放松柔和等内容。

前者的内容不仅比后者的多,也更为重要。有了一定基础后,基础练习就可以完全取代手指练习了。到时,我们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在基础练习上,而少弹甚至不弹手指练习。以下是我对手指练习的一些建议:1.有选择的重复。虽然我们应当在基础练习上花更多的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进行盲目的重复。2.一定要分速度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分速度练习是极其有用的练习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慢,中,快三种速度,练习基础练习时应当同时练习这三种速度。慢速下控制好每个手指的发声和放松;中速下保证每个音的均匀;快速时达到慢速和中速时的要求。这样训练的好处在于,分不同的速度练习,加以时日,可以使自己的每个手指都做到放松自如,弹奏的每个音都饱满均匀。分速度练习不仅能锻炼手指的独立性,而且也是为了学习一种由慢及快的练习方法,使自己在日后弹奏练习曲时能够更好的处理细节,从而获得灵巧。

3.要抽出细节来处理。基础练习不同于手指练习的一点就是它的普遍性。在所有的曲子当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它的内容很多,细节也很多,要想把他们弹好需要我们弹琴生涯中每一天的努力。细节决定成败。4.基础练习可以穿插在练琴的过程当中。基础练习并不是只在弹练习曲与乐曲之前才弹的,它们可以穿插在整个练琴的过程中。

比如在弹完一首练习曲或者休息了一段时间后,都可以优先弹弹它们。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刺激的次数,让这些练习的效果达到最大。5.基础练习不应一次弹很多的量,而是增加弹奏的次数。弹琴作为一门技艺之所以要花长年的时间去练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脑和手都需要累积一定的知识和巧。有些人即便一天弹5、6个小时的琴也没办法快速提高,就是因为这些知识和技巧都是需要时间来消化的。

所以为了使每天的练习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应当增加弹琴的次数,减少每次练习的时间。每次练习的时间保证在1小时就足够了。同理,基础练习这种重复性很强的练习也应当减少每次练习的时间,而增加练习次数。6.变节奏练习。变节奏练习对提高技巧是大有好处的。比如,我们可以在音阶中加入附点,以切分的形式来弹;可以把一组音阶中的音划分节奏,比如前三个音是三连音,后四个是普通音符;可以把音阶中的音按不同时值来弹;这些方法对基础练习中的每一个项目都适用,这样练习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技巧。

提高弹奏练习曲的效率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握三点就好。一是分速度练习,二是分部分练习,三是只弹经典。1.分速度练习。所谓分速度练习,就是把一首曲子分成慢,中,快甚至更多的速度来练习。慢速下能把曲子弹完整,没有错音,没有延迟;中速下加入表情后也能弹得流畅;快速下能从容的处理细节和感情。这样练习能让你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错音,更快的达到练习的目的。

2.分部分练习。这个练习是我一直提倡的,因为它的好处有许多。首先,分部分练习对掌握不同的技巧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可以让你更好的分辨技巧的不同。其次,分部分练习对掌握细节有帮助。如果是顺着谱子弹下来,难免会有许多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错音也会不少。分部分练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能让你更加熟悉曲子的结构和细节,对于每一部分的注意力也更为集中。

比如一首曲子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天弹一个部分,并重复之前的部分,这样你会有更多的精力去熟悉那些部分里的技巧,曲子的练习内容也能被你更加充分的吸收和消化。这样做还能增加刺激的次数。此外,分部分练习可以更快的背下谱子。道理就和背书一样,一整本的背很难背下来,因为内容太多。但是如果分成几个部分来背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因为每次的工作量减少了,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发挥。

另外,虽然有的人可以一整本的背下来,但是背的效果其实是很粗糙的。错音漏音一大把,这样直接导致一段时间之后,背过的曲子很快就忘了。所以要想更有效率的背谱,得从分部开始。3.只弹经典。什么叫做经典呢?经典在这里的定义是:和你的技术缺点相应的,内容比较充实的曲子。如果一首曲子里能找到两三个和我们的技术缺点相应的内容,那么这首曲子就值得我们反复去弹。

这样做的好处是练习有针对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从而减少曲子的数量,进而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提高曲子的质量。这个方法对于改善自身技术缺点并提高钢琴技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乐曲和手指练习,基础练习以及练习曲不一样,它不仅在内容上包括了后三者,而且拥有着比后三者更多的感情因素,所以它比后三者难弹得多。1.分部练。

方法和练习曲差不多,但是分的方式不一样。要想更好的弹奏乐曲,就必须首先了解曲子的结构,分部练习对于掌握曲子的大体走势是大有好处的,也更方便我们反复的推敲曲子的内涵。更为主要的是,分部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作曲家的构思,从而和作曲家的思想相一致,这对于表达一首曲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把难点拿出来练。一首曲子之所以弹不流畅,和曲子的难点密切相关。

一首曲子里面多少分布着一些难点,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把这些难点单独拿出来练,练的时候要加上这一难点部分与前后部分衔接的小节,以便能在解决难点的同时把前后部分连接起来,因为有些难的地方就是这些衔接的地方。此外,除了把曲子的普遍难点拿出来练外,还得针对自己的技术缺陷专门练习曲子中相应的段落,道理和练习曲的一样。

3.多听录音。有的人反对学习新曲子的过程中听录音,我是提倡的。我们不仅要多听,还要听各种各样的录音。“见贤思其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其实录音于我们也是一样的,多听多借鉴才能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些反对听录音的人也许不知道,许多大师们也在听录音,我们从小到大都耳濡目染着音乐,何来听录音就没有自己风格的说法呢?4.了解曲子的背景,创作动机,作曲家生平。

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的感情,有些乐曲中的感情甚至丰富得让人落泪。如果我们能在弹一首曲子之前了解它的创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将自己的感情正确的带入。当我们能够找到一首曲子的气息和灵魂,当我们能够与作曲家的乐思产生共鸣的时候,那么无疑,我们学习起这首曲子来就快上许多。现在学琴的人很多,但许多人的方法都不正确,练习的质量不高,效率自然也不高。

面临复课,授课时间短,如何把握好教学质量?

面临复课,授课时间短,如何把握好教学质量

面对开学时间紧张,老师要帮助学生快速转换频道适应线下教学。这需要老师的努力、时间的磨砺和智慧的考量。首先,老师要关心学生健康,每天像医生一样做好晨检午查,按时按要求进行卫生消毒,消除感染源。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老师要把学生的健康状况放在第一位。教室是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每天做好开窗通风,做好教室内外的卫生清扫和消毒,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间隔,为学生提供干净清洁的学习环境。

其次,老师要打通学生心脉,鼓励他们像农民伯伯一样精心耕耘,安心学习。学生的求知生涯,就像农民伯伯种地一样辛苦,不用心,辛苦也白费。老师要当好指导员,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观察技能、了解“种子”的生长规律,避免急功近利。校园是肥沃的土壤,知识是老师播下的种子,需要学生用心管理,到收获的季节,才能五谷丰登。不仅要做到“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还要小心翼翼地呵护,遇见风雨,挺身而出,全心投入,才能种出最好的“庄稼”,才能收获农人最大的幸福。

第三,老师要疏通学生淤积的情绪,像心理咨询师一样主动靠近他们,亲切倾听。分别长达三月之久,师生之间自然而然地会陌生和疏远,学生在线上学习产生的焦虑、困惑和烦躁等各种情绪,在家里长时间与父母碰撞的委屈与忧郁等消极情绪,都像垃圾一样淤积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现在,老师与学生的现实距离近了,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及时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疏通学生线上学习的各种负面情绪。

学生心无旁骛,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会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第四,老师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像修理师一样火眼金睛,小心翼翼。开学初期,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放慢脚步,及时查找学生线上学习的疑惑和滞留的问题,做好答疑解惑,确保知识不断线。线上学习大部分学生有家长督促,知识掌握较好,而少部分家长忙于工作而疏于监督,个别孩子也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个别学生偷着玩游戏上瘾了,老师还要给予更多关注。

教书育人,唯有精心服务,才有累累硕果。第五,老师要鼓励学生思考,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课堂活起来。线上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习惯了自问自答,学生习惯了不用动脑,坐等答案,忙着抄笔记,或多或少地养成了不思考不表达的坏习惯。最好的教育模式,就是师生互动,思维同步,你懂我心,你知我意,你问我答,你考我会。

老师要及时调整学生线上学习思维僵化的现状,努力成为打开学生思维的那一把钥匙。第六,老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转变学生线上学习时“小嘴巴不张、小动作不断”的懒散习惯。因为这次开学很特殊,老师和学生都要带着口罩上课,学生可能不愿意回答问题,口罩会影响到学生的表达欲望,上课老师要多启发多鼓励,稍安勿躁。同时,学生线上学习小手随意玩笔或橡皮的习惯有增无减,也需要老师多一点关注和耐心,巧妙地唤醒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样才能提供学习效果。

开学初期,亲爱的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开始新的教学模式。久违的课堂,需要您的智慧去尽情驰骋。及时帮助学生转换频道,首先老师要从自我做起。您的热情会换来学生的微笑,您的爱心会换来学生的健康,您的细心会赢得学生的进步,您的耐心会赢得家长的支持。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愿所有老师一起努力,用爱和智慧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摆渡人。


文章TAG:钢琴弹得好不好  如何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