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留学日本的中国人把辫子盘在帽子里面拱起老高是被耻笑(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已经没有留阴阳头了),鲁迅便勇敢的剪去了辫子,因为在近代只有非常落后的游牧狩猎民族才留辫子,比如印第安人,,中国男人这个辫子又长又粗,世上仅有,实际清朝初期没有长辫子,到后期越来越长及腰臀简直变态了,辫子越长,华夏九州就越处于下行阶段,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有这个辫子。

看鲁迅先生的《说面子》这篇文章时,注意到里面提到了这样一句话: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就像晚清时候的长辫子,你只要一揪着辫子,人的身体就整个跟着你走。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

这还用多说,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先贤人物,费尽千心万苦东渡日本留学,就是为了以夷之技而胜于夷。巧合的是,鲁迅与郭沫若到了日本以后都是先读医学,尔后改为从事文学创作。这两位当时的热血青年,根据他们个人的判断,行医只能是治好一个人的病痛,而从文著述立说,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唤醒大众,起来革命。中国的清末民初,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盘散沙,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军阀混战,有枪便是草头王。广大乡村更是地主、恶霸与土匪们的天下。而广大善良朴素的农民过着日不裹腹,穷困潦倒的生活,像鲁迅与郭沫若等这些睁眼看世界的有志青年,为了改变天下的书生,只有利用手中之笔,撰写文章,将东方睡狮给唤醒。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鲁迅与郭沫若弃医从文的行为与举措产生好奇或不理解,原因之一就是对那一段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不清楚当时的中国就是一块任人分割的烂肉。

对于题主所问“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是什么”?本博的回答就是:先生为了唤醒普罗大众起来造反,推翻压在中国人头上的帝、官、封三座大山。为了解放全中国人民,在鲁迅先生的摇旗呐喊下,受前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一大批先进中国青年人在上海的石库门和浙江嘉兴的南湖游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目前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你认为鲁迅夫人朱安的不幸是谁造成的?

如果说在鲁迅先生和朱安女士的婚姻上朱安女士是不幸的,鲁迅先生又何偿不是不幸的呢?做为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最恨的就是愚昧民众几千年的封建糟粕文化,包括封建的婚姻制度。他写文章抨击批判最多的也是旧的封建制度。可以说,与愚昧落后的封建制度,在思想上,鲁迅是势不两立的,在立场上,鲁迅是旗帜鲜明的,在人格上,鲁迅是绝然独立的,在态度上,鲁迅是坚决反对并一以贯之的。

鲁迅先生的文章和思想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唤醒和影响了当时和后来无数的人们摆脱封建制度包括封建婚姻制度的桎梏,走向新的身心获得自由解放的生活。做为一个文化思想战线上的领袖,一个旗帜性人物,鲁迅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但是,做为一个个体的人,鲁迅又很难一切都超然物外,完全超脱于时代的局限,在一些个人事情的处理上,鲁迅又是矛盾的,痛苦的,无奈的。

后来的人都知道,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鲁迅母亲包办的。鲁迅一开始就不愿意也不同意这门婚姻。但是,他又很是痛苦纠结。鲁迅打小父亲去世,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两个弟弟拉扯成人,做为长子做为孝子,鲁迅最敬重的就是母亲。对他来说,谁的话都可以不信不听,惟母亲之命是从。朱安是母亲看好的给他说的媳妇,母亲执意让他娶,鲁迅说服不了母亲,却又不愿违拗母亲,他宁可自己痛苦纠结也不愿意看到母亲难过,就这样,他和朱安的婚姻成了既定事实。

朱安是典型的中国旧式妇女,没文化却笃守三从四德,勤劳忠厚朴实,从人品上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旧时封建礼教上讲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这些却都很难成为爱情的理由和条件。鲁迅做为当时新文化新思想的杰出代表,与朱安在方方面面都显得格格不入。他可以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屈从母亲的意愿,却无法勉强自己的感情,这便造成了他和朱安的婚姻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

鲁迅先生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正人君子,他也最讨厌满嘴仁义道德,但是鲁迅一生坚守做人的原则,坚守道德的准则。在他与朱安的婚姻问题上,在当时情形下,退婚或者休妻对朱安的伤害更大,而勉强自己又是鲁迅最大的不情愿。鲁迅万般无奈惟一能做的就是给朱安一个名分,并且从生活上给予完全的供养周济。事实上,鲁迅一直是这样做的。

鲁迅在《故乡》中是如何刻画闰土这个人物的?

谈起闰土,似乎又把我们拉到少年时代,一副课文中的插图使我们牢牢记住了闰土,脖子上带着银项圈,手里拿着钢叉,对着一只猹刺去,俨然一副小英雄形象。鲁迅在《故乡》中刻画了一个在半殖民半封建建社会下过着饱受压迫,剥削的悲情人物,由年少时的天真可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中年时的恭恭敬敬,畏首畏尾生活的压力使得他毫无生机。

少年闰土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可以看出,他也是个父母疼爱的孩子,有着同龄孩子所有的天真与活泼,带着鲁迅在雪地里抓鸟,夏夜里守西瓜,在海边拾贝壳。我们仿佛看见了我们的童年也是这样的快乐,尽管是鲁迅家里的雇工,但是孩子们之间完全没有那种上下级别的概念。

直到与鲁迅分别时的哭着不肯出门,后来还托人送来几只好看的羽毛以及五彩的贝壳,都在刻画着这样一位天真,对生活美好向往的少年形象。中年的闰土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时的闰土已是中年,饱受了生活的摧残,从精神上刻画了闰土内心的痛苦与对生活的无奈,这种痛苦是来自于经济上的,“贫穷”使他变得毕恭毕敬,就算是儿时的玩伴,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欢乐。

这与前面的天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闰土满是凄凉,一声“老爷”的称呼使得作者本能的打了个寒颤,这一个寒颤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的抨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憧憬着未来,把希望寄托与神灵的保佑上,渴望着能够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作者也借着闰土这个形象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

这一切都是导致闰土成为悲剧的原因。文末,鲁迅先生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这里鲁迅先生也揭露了旧时代的人缺乏了那股闯劲,有些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只有愿望而不去实践,就如闰土一样借助拜神是起不到作用的。只有做那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的生活才有希望。

鲁迅回忆日本留学往事,为何与恩师藤野说法不一致?

我是萨沙, 我来回答。萨沙第9027条回答。话不是这么说,其实藤野先生对于鲁迅应该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原因不复杂,鲁迅是仙台医专第一个外国留学生。且不谈当时日本仙台医专不算是什么名校,就算是仙台也不是什么大城市,一个寒冷的小城而已。而藤野先生又是负责留学生工作的教授,同鲁迅接触较多。况且,藤野先生自己就是医生世家,从小就学习汉学,对中国文化非常有兴趣,也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汉字书法。

照常理来说,人生有了这种特殊经历,藤野先生应该会对鲁迅有较深刻的影响。但事实上,藤野先生并不知道鲁迅的后来情况,也没有太多的记忆:如果留下当时的纪录的话,就会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什么纪录也没留下来。在我的记忆中不是非常优秀的学生。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也到我家里来玩过,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

如果我过世的妻子还在世的话,或许还可以回忆起一些事情。周君临别时来我家道别,不过我忘记这次最后会面的具体时间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我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送给周君的了。藤野先生是直到鲁迅去世后,才通过各种方式辗转知道鲁迅写了《藤野先生》文章。

而《藤野先生》是鲁迅在20年代写的文章,距离藤野先生知道这事已经有10年时间,相当奇怪。藤野先生的说法也很有意思: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鲁迅最感激的藤野先生修改笔记,则是他的分内工作。因为那时候日本的教育并不算发达,仙台医专连正式的教材都没有。

每次上课,都要教授们自己印刷讲义发给学生,学生们在学习讲义和听课的同时,在讲义上记录笔记。而所有授课老师,都会将讲义收上去,对学生记录的笔记进行检查、审核和批改,以此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仙台医专的惯例,并不是藤野先生一个人行为,很多教授都为鲁迅改过讲义。那么,藤野先生给鲁迅改讲义的事情,似乎也就没什么了不起,是教授日常的工作。

就是因为这样,藤野先生才不觉得给鲁迅有什么大的帮助。另外,藤野先生似乎不是很重视鲁迅。大家注意,对于鲁迅的一切,藤野先生都没什么印象。上面讲了,既然鲁迅是仙台医专第一个留学生,也是年轻的藤野先生第一个接触的外国留学生,应该记忆深刻,事实上截然相反。唯一解释是,鲁迅在仙台医专表现的很一般,并没有任何让人记住的地方。

一是鲁迅成绩一般,也就勉强没有留级;二是鲁迅当时性格似乎有些懦弱,被日本学生会干事直接污蔑为作弊,也是忍气吞声,低调解决。这种不张扬,看起来很平庸的学生太多了,教师很快就会忘记他。;三是鲁迅上了一年就退学离开了,短短一年时间确实让老师无法留下什么印象。四是鲁迅似乎刻意夸大了藤野先生的形象,塑造出一个恩师的形象。

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藤野先生,有什么特别对鲁迅优待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却如此感激?如果说鲁迅是突然到了国外陌生环境,得到一个日本老师照顾,由此印象深刻,这也符合逻辑。但是,鲁迅在去仙台医专之前,已经在日本学习了2年时间,不存在这种情况。个人认为,这可能是鲁迅压根没遇到过什么正经的老师。他的学习经历很混乱,之前是读私塾,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私塾老师是一个古板的老秀才。

后来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而这个学校在当时是个草台班子,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收学费和未来可能公派留学。鲁迅自称在这里根本没学到什么知识,应该也没什么好的老师。随后就是去了日本,读了2年日语学习速成班。但鲁迅学的并不怎么样,藤野先生说他对于日语的基本语法和听力都有问题。可见,速成班里面也没有遇到什么老师。

随后就是藤野先生,接着鲁迅就没有上学了,开始在社会谋生。也就是说,鲁迅一辈子压根没有遇到什么正经老师,相对比较不错的就是藤野先生了。只是个人认为,藤野先生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鲁迅恩师,他做的只是自己应该的工作。鲁迅将他当作恩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颇有一股凄凉的意味。说来说去,鲁迅至少二十多岁之前,就没遇到过几个对他稍微好一些的正经人。

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如何?

读得懂鲁迅的人,才知道鲁迅的好。鲁迅一生爱憎分明,文笔犀利,读他的杂文酣畅淋漓,看他的小说深刻鲜明。他从未写过长篇小说,但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足以让他屹立于世界文坛而不朽。《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阿Q精神已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

阿Q的“Q”字,活脱脱一个光头拖着长辫子的形象 ,可谓不伦不类。鲁迅先生给他的人物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交代了故事的年代和人物的下场。你不得不深深叹服鲁迅先生构思的巧妙。阿Q没有土地没有家,连个“赵”字人家都不许让他姓。他妄自尊大又自欺欺人,“儿子打老子”能让他瞬间释然。当他受到屈辱却去欺负比他弱小的尼姑,畏强欺弱又奴性十足。

如何看侍鲁迅先生原配妻子朱安,走过凄苦的一生,有多少人认同?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她的悲剧:1这是当时封建时代的悲剧,封建吃人的礼教里面有三从四德,女人嫁出去就是泼出的水,要从一而终,不能随便改嫁,朱安是典型的中毒很深的女人,面对中国两千年的毒蛇般的封建礼教的残酷束缚,她是不知道反抗也反抗不动的。2朱安文化水平不高,一生就是在鲁迅老家围着转转,不能接受新思想的启蒙,也接触不了新文化运动,成不了新时期新文化的女性,悲剧是由于其眼光视野有限造成的。

3朱安个性软弱,不懂得奋勇反抗,逆来顺受,默默无闻的吞下了婚姻的苦酒 ,承受着鲁迅大文学家的光环,实质自己的生活暗无天日。4朱安的娘家家庭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没有劝导她及时离开鲁迅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是帮着维护封建礼教,十分可悲。5鲁迅也是有责任的,既然不能给朱安幸福,就应该放其生路,任其改嫁,但是鲁迅并没有积极作为。

鲁迅真的从没爱过他的正室妻子朱安吗?朱安为什么备受冷落还愿意守在他家?

鲁迅和朱安成婚于1906年7月6日。按鲁迅的说法,是他在日本一封又一封地接到家书,得知母亲病得很重,于是风尘仆仆远渡重洋回到绍兴。但看到的,却是婚礼准备就绪的宅院,和硬朗的母亲。原来,有人对鲁迅母亲说,看到鲁迅和他的日本妻子抱着孩子在街上散步。鲁迅的母亲是传统老式的母亲,她听了心里焦急。想着早就为鲁迅定下的婚约,万一毁婚,那是要遭人戳脊梁骨的。

所以她只能骗鲁迅,说她病得很重,为的是把鲁迅骗回来结婚,走循规蹈矩的人生路。(朱安旧照)鲁迅母亲给鲁迅定下的女方就是朱安。朱安家虽说靠经商为生,但祖上做过知县,是极讲规矩的人家。朱安从小接受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传统旧式教育,她不识字,性情温和,知礼识矩。鲁迅家虽然家道中落,生活日渐窘迫,不过好歹是做过京官的体面人家。

因此,在亲戚的游说下,鲁迅的母亲终于替鲁迅张罗下这门亲事,只等鲁迅读完书后,就回来完婚。当时鲁迅18岁,朱安21岁。“女大三,抱金砖”,这话在绍兴地方上很流行。因此,众人都对这门婚事称赞不已。3年后,鲁迅学业结束,也到了迎娶朱安的时候。偏偏他拿到公费留学日本的奖学金。朱家觉得这是让他们脸上有光采的事情,通情达理地同意把婚期延后。

鲁迅到了日本后,曾写信向朱安提过两个要求:一是放脚;二是进学堂读书。不过,朱安表示,脚已经定型了,放不了;女人进学堂,那是不符合规矩的事,不能去。之后,鲁迅再也没有给朱安写过只言片语。然而,在鲁迅母亲看来,朱安的回答是让她满意的。儿子的行为,倒是让她惴惴不安,唯恐儿子会有做出什么不合规矩的行为。1906年,朱安已经29岁了。

这样的年纪还久久未嫁,已经被左邻右舍议论不已。何况,还传言鲁迅不要朱安了,他娶了日本婆娘,还生了小孩子。朱家听到传闻,为着朱安的名誉,一遍一遍催促鲁迅的母亲,希望能早点举行婚礼,堵住悠悠之口。鲁迅的母亲也觉得说不过去,于是做好一切结婚该有的准备,使了手段,把鲁迅给骗了回来,打算逼他和朱安完婚。(年轻时的鲁迅)对于这件事,鲁迅的族人亦出奇地热心。

大家唯恐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不肯屈服,所以考虑了婚礼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考虑好了应对的策略。打算鲁迅若有反抗,便好好教训他。到了举行婚礼这天,大家如临大敌。然而鲁迅却任人安排,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直到繁琐的婚礼结束,鲁迅都配合得无可挑剔。这不免让族人大失所望,就连他那捏着一把汗的母亲,都颇觉意外。当夜,鲁迅歇在书房。

3天后,他便以“要完成学业”为由,去了日本。一直到离开,鲁迅都没有认真看过朱安的模样。鲁迅再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已经是1919年。当时,绍兴老家的房子已经卖掉了。由于还有弟弟们同住,鲁迅买了北京八道湾的一处大院子。同住的,自然还有朱安。在新家,鲁迅每天回来必定去陪母亲说话。然而他从不到朱安的房中,对朱安也非常冷漠。

按说,作为长房媳妇,应该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不过鲁迅压根没想过要把钱交给她,而是交给了弟媳羽太信子,让羽太信子来打理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后来,鲁迅被周作人和羽太信子轰走后,又买了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一处小院子。(右一为朱安)鲁迅曾给了朱安两条路:一是和弟弟弟媳们住;一是回绍兴娘家。鲁迅的意思,是希望朱安可以主动离开。

但朱安表示,她哪儿也不去,就侍候婆婆。而鲁迅的母亲也很喜欢这个对她言听计从的儿媳妇。鲁迅很孝顺母亲,只得把朱安带去同住。对于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的朱安,鲁迅曾悲哀地表示:“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的存在,不仅使鲁迅痛苦,还使她自己也很难过。先前在乡下的时候,她还能一心一意服侍婆婆。

后来到了八道湾,周作人和羽太信子知道鲁迅对她很冷漠,所以,他们对她也没有该有的尊重。特别是羽毛太信子,一口一声喊她是“孤老太”,并经常教唆孩子别去中院(鲁迅和朱安住的地方),说让孤老太冷清死好了。话里话外,都带着讥讽朱安生不出孩子的意思。这种时候,鲁迅照例是沉默,任由朱安受挤兑。后来,朱安随鲁迅搬出去,天天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操持着一家人的吃喝用度。

鲁迅写文章时,有小孩子来耍,朱安就会拦住小孩,让他们不要打扰鲁迅。可是,朱安的贤惠,并没能打动鲁迅。有次,鲁迅的母亲看到鲁迅还穿着留学时的旧衣服,便给朱安出了个主意,要她给鲁迅做条棉裤。朱安做好后,怕鲁迅不要,故意放在鲁迅的衣服里,结果鲁迅发现后,还是给扔了出来。尽管如此,朱安依旧细心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她勤劳、寡言、待人宽厚,做媳妇真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直到鲁迅43岁时,朱安得知他和学生许广平恋爱了,后来又怀了孩子。朱安这才绝望地说,她虽然早知道大先生不喜欢她,但她总觉得自己慢慢地爬,总能爬上去。现在看来,连这个机会也没有了。可是,46岁的朱安,尽管断了念想,她又能去哪里呢?郁郁寡欢了几天,朱安又和往常一样,安心侍奉婆婆,一心要给婆婆养老送终。她还高兴地和别人说,大先生的孩子,自然也是她的孩子。

当年留学日本的中国人把辫子盘在帽子里面拱起老高还是被耻笑(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已经没有留阴阳头了),鲁迅便勇敢的剪去了辫子,因为在近代只有非常落后的游牧狩猎民族才留辫子,比如印第安人,然而,中国男人这个辫子又长又粗,世上仅有,实际清朝初期没有长辫子,到后期越来越长及腰臀简直变态了,辫子越长,华夏九州就越处于下行阶段,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有这个辫子。


文章TAG:辫子  拼死  鲁迅  抓住  一个拼死剪辫子  鲁迅为什么抓住长辫子这个特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