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不妙之音均被莫名其妙地忽略了。经营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上都潜伏着风险,任何一个细节的不协调、不正常都会使原本潜伏着的风险突然发酵和放大。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因为风险的魔鬼就潜伏在经营管理不啮合的细节中。三、风险潜伏在扩张、博弈的冲动中有人说企业经营就是资本运动的过程,而资本具有“侵略”和短视的特征。

它的价值需要在扩张的运动中实现,而短视又常常让它充满了冲动,并由此将企业引致事与愿违的境地。破产的家族企业、德国最大传媒集团创始人莱奥·基尔希是被称作德国默多克的世界级传媒大亨,他像欧洲骑士一样冲动地选择了“决斗”而非经营,并在冲动的扩张中几乎全军覆没。“我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野心勃勃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把企业家首先定义为一个“革新者”,其次才是冒险者和善于捕捉机会的敏感者。

但可怕的现实是:革新往往被忘却,粗莽的冒险与近乎疯狂的投机却屡见不鲜。“就像灰姑娘知道在庆典上停留过久马车就会变回南瓜一样,但他们从内心根本不愿意错过这个狂欢哪怕一分钟。因此,这些头脑发晕的参加者都只想在最后一刻来临之前才离开。”经营确实是一种谋划,但绝非你死我活的博弈。扩张的博弈需要摈弃冲动,必须“经常把竞争对手想得比自己聪明”,经常设想他们会打断你的美梦。

就像李嘉诚那话:“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冲动是魔鬼,冷静才是天使。风险暗流潜伏在冲动之中。四、风险潜伏在对法律、制度的漠视中“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法律和制度是双刃剑,既能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成为追究自己违法责任的利器。“董事会给了我无限的权利,而我却超越了它。”安然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肯尼斯.莱曾经为此得意非常。

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安然的状况很快便急转直下,再也无法用做假账的“老办法”继续维持原有的财务状况,再也无法“创新”出更高明的衍生工具了,随即安然内幕交易和财务造假的黑幕被揭露了。几乎所有业界人士都知道:将一种不安全的产品投放市场的风险,要远远超出竞争对手威胁带来的风险。但现实中许多人却“实实在在”地忽视了这一点。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说:“制度设计的关键是对人的假设,从好人的假设出发,必然设计出坏的制度;从坏人的假设出发,则能设计出好的制度。”巴林银行的制度设计毫无疑问属于世界顶级的“从坏人的假设出发”的“好的制度”,但在执行中无疑遭遇了漠视和“走样”:里森竟然身兼总经理、交易员、清算员三个角色。于是制度本身应有的监督、清算、保护机制荡然无存。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风险管理  企业  改进  控制  风险  如何改进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控制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