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非常清楚超越法律和制度的“雷池”会是什么结果,但他们“似乎更愿意相信一般规律不适合他们”。漠视法律和制度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威胁,而法律风险之毁灭性远远大于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往往是颠覆性的。风险就潜伏在这些漠视行为之中。五、风险潜伏在道德、自信的变态中西方学者认为每个人都受到“两重性”驱动:好像特别乐于服从权威,又特别乐于行使权力。

一个人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既要成为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家托威茨提出了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扭曲如果与极度“自信”联姻,孕育的必然是灾难,而权力则是释放这个畸形儿最好的产床。

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饱受批评。查理·赛伦入主房地美以来,每年归他名下的报酬高达1710万美元,而且房地美还要为他提供其他形式的补偿,即使到查理·赛伦被勒令离职时,根据一项合同补充规定,赛伦至少还能拿到1410万美元的“遣散费”。这个搅起2008年那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忧虑与贪婪之间原本存在的紧张关系”诱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道德风险亦可称为道德危机。

其后果极严重而行为极隐蔽,通常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才被发现和重视,而这时危害和悲剧已经铸成了。“自负就像谋杀,总会露出马脚。”他们“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雷曼的悲剧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样的悖论。“福尔德对雷曼倾注了太多个人情感,对自己领导雷曼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经历过分自信,随着当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他始终没有横下心来做我们今天看来应该正确的事⋯⋯否则,雷曼也许本可免去破产的危险。

”研究者在探讨企业领导人自负的不同表现时,发现它与企业衰落的不同阶段有着非常奇妙的契合。不计后果地贸然进入不能坚持到最后的领域、以牺牲卓越绩效为代价追求成长、在面临对己不利的决策信息时依然做出激进草率决定⋯⋯无数失败的案例证明:因傲慢自负导致决策失误,印证了因决策导致衰落的过程。企业领导人特别是强势企业领导人是道德风险和自信风险潜伏的最大宿主,因而企业家永远需要那种“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的谦逊,永远需要那种“不能过于强悍”的冷静与低调。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风险管理  企业  改进  控制  风险  如何改进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控制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