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教育这件事情急不得,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什么阶段该干什么事情?这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这次双减就是让学生重新回到校园,学校的老师要承担起主体教学职责,学校的老师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均等化的教育。不仅课外辅导机构不能够提前学、超纲学,而且学校也不能够提前学、超纲学,不能把所有的教育,把所有的学生都往应试教育路上赶。

除了要遵循课程大纲,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立德树人这个这个本质上。比如,意见要求全面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和时长,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到六年级的作业时长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的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科目留的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同时,还要求学校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的设置课后作业。虽然,对于一线老师来说,这样的规定操作起来有点困难。比如,怎么分层设置作业,如果不分层考试,分层设置作业,真的对学生有帮助吗?但是,这样做就是希望老师能够重新回归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效率,在课堂上能够学好、学饱,而不是依靠课后作业或者是课外辅导班来提高学习成绩。

这其实也对公校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有一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试点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来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情况的教材,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那么问题来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好、学足,课堂效率提高之后,余下的时间干什么呢?余下的时间,当然是让学生自由去发展。

比如学生可以读点课外书籍,发展一个兴趣爱好,学一门乐器等。这就是我们说的教育要立德树人,让学生全面发展。之前,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高考的考试模式不发生变化,高考仍然按照成绩进行录取,那么,一线老师怎么让学生全面发展呢?我们关注成绩还是不关注成绩呢?这次的意见其实给了明确的答案。也就是要向课堂要效率,成绩当然很重要,但是前提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好,尽量给学生留出大量的空余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们不能为了提高成绩而牺牲掉学生的兴趣爱好,牺牲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第二,公立教育在义务教育体系中要承担起主体和引领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教育要承担起主体地位的作用,这个不是最近才有的提法。早在2019年的时候,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就明确地表示,要确保公立义务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要确保公办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呢?因为我们的义务教育是普惠性教育,也就是,承担着普及教育的功能。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外延  教学  拓宽  科技  用科技拓宽教学的外延  教学的外延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