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幼苗,如果长弯变形了再去扶正,十分艰难,道理都是一样的。抓住关键时期,符合成长规律,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记者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在他的一生里,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在幼儿园”,这也得到了在场众多诺奖获得者的认可。很多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

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劳动观念教育和习惯培养,非常必要,如果认为还小,往后拖,就错过了这最佳教育时机,后期再来努力,可就晚了。 ★三、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呢?●家庭方面:1.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观念上统一。全家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大家要保持教育一致,要充分认识到从小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溺爱孩子,不大包揽,该放手时就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2. 创造劳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引导孩子参与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比如郊游时,邀请孩子一起搭帐篷,和孩子一起烧烤,这样的活动孩子一定会乐意参加的。3. 多表扬鼓励。孩子动手了,哪怕做得不那么好,比如扫地,扫得不干净,千万不要批评,一旦你批评了他,打消了他的积极性,以后就很难叫动了。

多表扬,肯定他的勤快,夸奖他是爸妈的好帮手,自己的付出和劳动成果被认可,他会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学校方面:1.做好常规的卫生值日劳动。利用每周做卫生、大扫除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孩子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平时的值日做卫生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可每周评出劳动积极分子,每学期表彰劳动积极标兵。2. 开发、规范劳动课程,培养劳动能力和习惯。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情况,开发地方教程。学校开辟场地,落实课程,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劳动技术》课程中有做菜的内容,不要纸上谈兵,要让学生真正动手做,有的学校开展校园美食节,学生合作制作美食,邀请大家品尝评比,这就是很好的方式,也利于形成校园文化。

有的学校,专门有一块菜地,由各班承包,学生种菜,种的蔬菜还可拿回家食用。让远离土地的孩子,获得耕种知识和动手能力。日本学校就很注重孩子劳动能务的培养,他们用餐时,全部是学生自己取餐、分发,用完餐后还由学生做卫生,这就是很好劳动的锻炼和培养。3.与社会力量合作,增加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常见的有学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梳头、剪指甲,慰问老人。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劳动课  小学  农村  孩子  农村的孩子应该上劳动课  小学劳动课上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