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有6亩农田,而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从未享受过什么“优待”。6岁时的那年“双抢”(我们当地农村的称谓,暑期期间抢收早稻抢种晚稻),我就开始脚下堑着小板凳在家做饭,9岁学会了割稻子,到13岁家里的农活就基本会干。按父亲的说法是让我知道劳动的艰难,在劳动中磨练意志。虽然说到今天的自己并没成为一个多么有成就的人,但从小的劳动磨练让自己养成了很多好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做人处事。

父亲的教育深深影响了我,虽然自己只有一个孩子而且还是男孩,到现在孩子已经读研究生了。在这个受疫情影响的超长假期,家里300平的房子每周一次的大扫除都被孩子承包了。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学习考好大学,而是适应生活,并且更好地生活,而劳动教育是孩子们享受生活的基础。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世界。”是否记得上小学时参加过哪些劳动?

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

"劳动创造了世界"这句话倒是真理,但我不知道马克思是如何论述的。但在改革开放前的年代好像主要是指的体力劳动,不包括脑力劳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将知识分子排除在工人队伍之外,社会上是重体力轻脑力。不知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怎么的。那时基于这样的观点,那时学校对劳动课很重视。从小学到中学,农村各学校都有学农基地。

每周拿出一下午时间到学农基地参加劳动。其实也就是走走形式,学农基地都是生产队拿出来的低产田,收获很少。真正参加的劳动是麦假、秋假的劳动。那时农村没有暑假,只有麦假、秋假、寒假。麦假十天,秋假四十天。放假后,教师均分到各生产小队,带领本小队的学生与社员一块劳动。麦假里,初中大点的学生可用镰刀割麦子,小学生主要是捆麦子、拾麦穗。

活虽然不太累,但麦收正是天气最热的季节,太阳很毒,晒得厉害。秋假活就多了。先收玉米、高粱、谷子,再收花生。那时玉米没有良种,不高产,很少种,高粱、谷子较多。这些活计小孩也就干点拾拾、运运的杂活,大活插不上手。干完这些活就种麦子,学生主要是用大镢砸坷垃,打麦畦。秋假后期的劳动就是收地瓜,地瓜是我们这里的主粮。

小孩的活主要是拾地瓜,将地瓜上的泥土除去,拾到粪篓里过称分给各农户。各农户自己擦成片晒干。这时候最怕下雨,瓜干淋上雨就霉了。小时候很多时候半夜里睡得正熟,被父母大呼小叫地喊起来去抢收地瓜干,因为就要下雨了。粪篓其实那时候生活苦,孩子多,孩子都没那么娇嫩,不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孩子们也必须参加劳动,帮父母干活。

比如夏秋下午放学后一般都背着筐到坡里割草,送到生产队喂牛,生产队给记工分。春天要拔野菜掺上粮食做饭。冬天推磨碾碾,因为人吃的,猪吃的,都要靠磨、碾来碾碎、过箩,很麻烦。草筐除此之处,那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我母亲冬天还用高梁秸、高粱䑋子绑条帚,偷着到集上卖。高粱秸我们要帮着劈成条压扁,高粱䑋子要用锨头刮去高粱莪子,常常刺得手上出血口子。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劳动课  小学  农村  孩子  农村的孩子应该上劳动课  小学劳动课上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