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真的缺会写材料的人吗?

行政机关真的缺会写材料的人吗

缺,是真的缺一个工种如果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干这件事起点太高,导致能胜任的人寥寥无几;二是干这件事无利可图,不值得大家为之付出太多。而写材料就是第二种。你会听到很多人,不管混机关还是不混机关,都会说材料难写,其实并不是,机关的材料,不在于辞藻多华美,内容多有内涵,而在于你写的材料是否符合领导的想法,是否达到领导预期(为了防止有人杠,这里的材料把中央国务院等领导讲话,政策文件等排除在外,因为这类材料指引中国发展方向,每一句都是字斟句酌,需要政策研究员研究讨论)。

虽然写材料有一点难度,但是一个人花上5年10年去磨练,经历过1-2任领导调教,写出一手好材料绝对是可行的。所以难度并不是写材料人少的主因,更多的是没人愿意去写。为什么没人愿意写?第一,写材料辛苦,要经常加班,还要挨领导批评,最重要的是写材料需要别人提供素材,有良好的素材支撑,材料也会很好写,但现实是机关各科室并不是很配合,往往有的工作有交叉,相关材料两个科室都不提供,或者有的科室提供的材料十分辣鸡,这就导致在串材料时非常困难,要把我方向,要编内容,还要低声下气的管其他科室要东西。

第二,写材料结果并不好,很多人说如果你没人没钱写材料是唯一出路,这是大错特错的,越是没背景没钱,才更不应该写材料,写材料是幕后工作。有时间遴选,或者学学唱歌跳舞这种能搬到台面上的技能,才能更突出自己,赢的机会。第三,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写,那么这类人就缺乏,因为缺乏,所以这类人很难动。任何一任领导,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仕途,然后才会考虑下属。

如何提高写材料的能力,如何掌握潜在规律?

因为经常给领导写材料,自己也总是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提高写材料水平。材料水平和文字水平不同,文字水平经常表现在措辞、修饰等文字功底上,运用各种语言和格式,写出华丽的文章。而材料是有固定模式的,就像古代的八股文。快速提高这材料水平,应该做到三多。多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看,脑子里才能有素材,才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要看好的原文,原原本本的学,带着问题去学,才能恰当的应用于自己的材料中。还得看国家的大政方针、本地政策及本地领导讲话,尤其是自己领导的讲话。多听。多听就是多向别人请教,向水平高的人请教。写材料是一个苦差事,那些材料写的好的人都是“衣带渐宽终不悔”过来的,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听听他们的建议,我们将少走很多弯路。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新手写材料小窍门  如何提高写材料的层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