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有创意的导图引领下,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能进行有效的区分。批判性思维是学生高阶思维之一,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主动桥接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工具,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的思维定式。这种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深度学习。

要提高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需要看什么书或怎么做?

从字面上理解,批判性思维,包含批判和质疑,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更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里,把批判性思维比喻成沙里淘金的过程,你只有不断用心寻找,才能找到金子,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传统的海绵式思维——只管吸收,不问浑浊,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填鸭教学”呢?相对于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式的学习,批判性思维训练相对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它需要反复求证,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在我的理解当中,批判性思维,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精神,不人云亦云,不盲从盲信。那如何获取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呢?第一、训练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得搞清楚,例如:一只天鹅是白的,另一只天鹅也是白的,看到的天鹅都是白的(类似于穷举法),归纳出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然后演绎出——因为天鹅是白色的,所以你看到的天鹅一定是白色的。

这就是我们通过归纳演绎方法得出的认知。(事实上,这个世界是有黑天鹅的)就像写一篇文章,什么是论点,什么是论据,论据的效力如何,能否支撑你的观点?论证的过程,要经过反复的推导,才能有说服力。第二、增长个人的专业知识。不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仅仅有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诀窍”,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诀窍,那对事物就根本没有办法下判断,所以,知识性的东西还是要学,哪怕是常识。

打个比方,逻辑思维是骨架和脉络,专业知识则是“血肉”和内容,没有血肉仅有骨架那就是一具骷颅。有一套严瑾的逻辑系统,加上完备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形成更优的方法论。当然,科学发现永不止息,人的认知是不断扩展的,几百年前我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才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些都得益于科学的发展,我们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扬弃一些迷信,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第三、区分情感和理性。训练批判性思维需要克服一个障碍,那就是情感,比如你喜欢和服从某个权威,就很容易相信他说的一切理论,从而抛弃掉自己的独立思考立场,“爱屋及乌”、“光环效应”,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人类情感,不是说这些情感和直觉不好,但是具体到事情上,一定要客观和实事求是,不因人而废言,否则就很难做到独立思考。

还有一点,当我们看一个故事或案例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同情或者愤怒的情绪,这时候就会引起(或煽动情绪)我们的反应,要冷静的想一想:感情上是这样,但正确的应该怎么样?前面提出了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向,那么具体通过什么形式来提升呢?我认为通过阅读、写作、演讲、辩论这些形式都可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读书方面,我推荐《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内容很丰富,层次和结构和非常值得借鉴,具体我就不啰嗦什么。

 10/10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下一页

文章TAG:批判性  思维  怎么使用批判性思维  提高批判性思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