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蒋多多,可能有人不太清楚这个人是谁,如果说2006年那个想考零分的女孩,大家可能会恍然大悟“哦,原来那就是蒋多多啊”。想到了这个女孩,她的名字叫蒋多多,老家是河南南阳人农村户口。现在媒体上几乎看不到蒋多多的身影了,想必她已经被挟裹到世俗的生活洪流中,泯然众人了吧!蒋多多事件之后,相继有其他考生效仿蒋多多,试图用零分试卷表达自己对高考制度的不满与反抗。

高考作文一般写什么文章?

最近十多年来,高老作文大多数都要求写话题作文、素材作文、议论文,字数800以上,都要求不写诗歌。一、话题作文。一般情况是提供材料,让学生就其中某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句子流畅,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二、材料作文。一般是高考提供一段素材,让学生提炼观点,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学生的观点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重点一定要实出,价值观正确,不要写成诗歌的形式。

三、议论文。一般是给一个标题,让考生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就是考生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有力,且思路清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形式。考生写高考作文,最好开篇用一句歌词或一句古诗词简洁点题,结尾要与开头呼应,中间部分举当前焦点热点人物或材料,采用正反对比形式,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出的作文易得高分。

古代“高考”,三篇文章都是什么内容?

如果把古代的科举制度,看成今天的高考,尤其是举人进京会试,起码相当于博士水平,难度系数大多了。所谓"三篇文章”,一般应该是指从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考试,明清时皆一篇文章定成绩,就是从举人再到贡士和进士的历程。一路顺风,从举人第一名拿到解元加状元的,就称为"连中三元”,也是屈指可数了。(民间认为是从秀才到举人再进士的说法,实际更为世人接受)那么这"三篇文章“都考了些啥呢?当然一般人印象中,科举考试为文科,其实还有武科,比如郭子仪就武状元出身,唐人郑冠更厉害两年文武科考,居然拿了双料冠军,简直一骑绝尘后无来者了。

武科考些啥暂且不表。在隋唐科举考试的初期,分为年年进行常科和皇帝心血来潮偶尔举行的制科。常科的科目固定,每个朝代有所不同。最初只考策问,即考生对国家大事的见解,由皇帝当主考官,当面评分定级。由于考生举荐量少尚可,到唐朝科举完善考生大增,则细分了近五十种科目以备辚选,有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进士、俊士等,一朝为官,希望保得个个都是全能型人才。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高考  分蒋  高考0分蒋多多  蒋多多高考文章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