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把考试落榜称为“名落孙山”,什么是孙山?

一提到“名落孙山”很多人都不喜欢,尤其是高考不理想的考生。那么这个成语里面的孙山到底是什么呢?孙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涉及到一个典故,收录在宋代范仲淹的玄孙范公偁的《过庭录》里面,原文是这样写的: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里面说到的这个孙山就是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能说会道、风趣幽默,恰逢三年一次的解试,也就是三级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由各州举行,因此也叫州试。考中的人称解名,因为只有十分之三的名额,所以又称解额,第一名叫解元,这些人以后才能再参加省试、殿试,笑到最后的那些人就会加官进爵走向锦衣玉食的仕途光宗耀祖。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草根要十年寒窗扒拉八股文的原因。

孙山也是这过独木桥的千军万马中的一员,一个同乡得知他要去苏州考试,就把自己也要去考试的的儿子托付给孙山,让他们一路也相互有个照应。解试共分三场,逐场淘汰,孙山经历了三场考试下来,要等最后的成绩榜,同乡的儿子三场都没坚持下来就被淘汰了,苏杭多美女,自己出去遛弯散心了,说好各自回去。等到出榜那一天,孙山挤在人山人海里一列列一字字的搜寻自己的名字,终于在最后一列的最后一个名字亮瞎了他的双眼——“孙山”!于是欣喜若狂的收拾行装打道回府。

到家以后,家人得知中举了,尽管是最后一名也都很开心,只是同乡的儿子还未到家,同乡过来问他儿子的情况,这一同去的,一家欢乐一家愁,确实有点尴尬,但是孙山不愧有“滑稽之才”,他把欧阳修的《踏莎行.侯馆梅残》一词最后一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稍微一改,答案便出来了“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很明白,我孙山是解名的最后一名,令郎还在我的后面,你自己琢磨去吧!这就是“名落孙山”的来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孙山的幽默敏捷的才思。

东莞初二期中考试九科总分八百零一分,有机会上东莞五大校吗?

欢迎来到“三味品书”回答领地!三味品书,专注教育话题。初二期中考试九科801分,这个分数还过得去。至于能不能上五大校,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还没到初三,初二考试和初三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东莞现行的中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品、历史和体育。总分780分,其中语数英三科为120分/科,物理、化学每科100分,思品70分,历史30分,生物、地理也是30分科,体育60分,加起来一共780分。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中学  桂平市  考试  桂平市浔郡中学简介  浔郡中学什么时候考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