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第(2)题,需要用第(1)题的材料介绍的内容,再接个第(2)题材料内容……由此可见,现学现用的能力,是现代考试中是多么的重要?那么2016年高考卷,第23题?一样需要这个能力,“重力势”是由哪个类比来的?生物第30题第(5)题,需要在第(4)结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答好这道题。因此,2017年北京卷,依然加大对这个能力的考查,如果试卷难,首先难在对这个能力考查上。

  重点2.学科内容综合:一门试卷,涵盖了三科内容,受到试卷的局限,学科内综合是必然的选择,例如2016年生物,将遗传知识结合生命活动调节内容来考查。考生考生在一条主线上,最大限度涵盖,同时也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跳跃能力。此外,如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等等,相信考生平时都积累了,这里不强调。二、保持清醒,积累思路,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走进考场。

脑力劳动,智力是第一要素,为此,现代的高考卷,定的各种选拔指标,让更加聪明的考生脱颖而出。仅仅局限考场来讲,一份试卷,可能设计到以下几个指标:1.基础指标:(1)快速的现学现用的能力,上面已经详细讲解了。(2)思维跳跃能力,学科内综合就是最大的体现。2.现实指标:(1)好奇心,要想把一些难题做出来,首先要需要好奇心,如果对这道题没有好奇心,甚至躲着,害怕,那么很难驾驭它。

因此在旧的教学体制下,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抹杀了很多孩子的创造力、天赋,首先就是对他们好奇心的抹杀。如果对难题没有好奇,对生活没有好奇,对知识没有好奇,结果可想而知,高考设置,可能就要直接淘汰这些考生。(2)用简单、自己的语言,解释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什么一些考生心里有数,就是表达不出来?为什么表达的不标准,最常见体现在生物题上,说明很多考生这个能力没有被培养。

3.高层选拔指标:(1)对观点的态度:例如北京卷选择题部分,这几年始终有一道是明显的拉分题,例如2015年第17题,2016年第12题,考生有思路但是不敢想,或者不敢选,例如折射率,教科书上都是正的,考试卷上给的是负的,于是很多考生犹豫不决。其实背后——当新的信息和证明你以前观点不一定正确的时候,你还不敢改变,执迷不悟,这样的考生在这道题前,很容易被淘汰。

(2)对别人研究成果的态度。研究一项成果,要付出很多坚信,如果用不屑,仅仅觉得自己聪明,就能瞬间掌握,背后一种艰辛,不容易,对此没有敬畏,这样的考生在现代化考卷上,很难得到高分,也许就是悟性不足,没有情感。那么平时的教学中,要对考生这些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聪明,在考场上,更容易驾驭高考卷。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理综是  考试题  高考  解读  权威  2018高考理综是什么  权威解读2018高考试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