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西神话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

中国的创始神话与西方创世神话有哪些异同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的好,当一个人接触的神话达到一定数量时,往往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相隔非常遥远的地区,却经常出现高度相似的神话故事。据几个例子来说:《圣经·创世纪》中讲道,上帝曾经想要发动一次大洪水毁灭全人类,当时只有诺亚深得上帝的喜欢,于是上帝教他先造一艘方舟,把家人和世界上的动物各带一对上船。

等诺亚做完了这些准备工作以后,上帝连降40昼夜的大雨,淹死了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除了躲在方舟里的生物。暴雨和大洪水结束后,诺亚带着这些动物从方舟里出来,重建了世界。“大洪水和方舟”的神话不仅在《圣经》中有,在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印度往世书、中国民间传说中皆有,撇开“方舟”,单论“大洪水”的话,更是全世界都有。

【诺亚方舟】第二个例子是“巨人死后化生”的例子。中国神话讲到盘古死后,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分别化成了世间万物,眼睛变成了日月,身体变成了土地,骨骼变成了岩石……北欧神话也讲到,阿斯神族杀死了冰霜巨人的始祖,将他的身体分解,创造了世间万物。印度神话也讲到,原始人布鲁沙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上的各种东西。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非常多,学者们将这种在世界各地反复出现的神话主题称为“母题”。那么为什么这些母题会跨越遥远的空间出现于那么多地方呢?对此学术界分为两大阵营:传播学派和心理学派。【盘古】传播学派又称“历史-地理学派”,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芬兰,是语言学家兼民俗学家的科隆父子所创。这一学派的观点很容易理解,他们认为世界各地之所以会出现相似的神话,肯定是最早某个地方先创造了这一神话,然后经过民族迁徙、民族交流,这个神话被传到了其它地方去了。

心里学派是基于弗洛伊德、荣格等一批心理学家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人心皆存在着一些共性,基于这种共性,不同民族的人完全有可能独立创造出相似的神话或文化。【弗洛伊德】这两个学派的思维方法各有各的合理性,但也各有各的不足,不能狭隘的信仰其中一派,而否定另一派,而应把两派的观点结合起来。例如:上面谈到的“大洪水和方舟”的母题,古巴比伦版本和《圣经》的版本非常相似,连一些细节都很像。

而且《圣经·旧约》的作者犹太人在历史上曾经被掳劫到巴比伦服役,他们在巴比伦期间大概听说了巴比伦的版本(巴比伦的版本比《旧约》早),所以他们吸收了这个神话。印度版本和中国民间传说的版本也与巴比伦、《圣经》版本也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很大。但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拯救才能确证。另一方面,中国的古籍中却没有“洪水和方舟”的神话,只有“洪水”神话。

这就不能把中国史料上的“洪水”神话看成是外国传来的了。而应该从心理学上去考察。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世界上各大文明都是起源于大河附近的。中国起源于黄河、长江,苏美尔、巴比伦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起源于恒河,埃及起源于尼罗河。而大河经常会泛滥,形成大洪水。因此世界各地的人肯定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遭遇过大洪水,并且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这样他们就会形成洪水神话。

中国的创始神话与西方创世神话有哪些异同?

中国的创始神话与西方创世神话有哪些异同

中国的创世神话与西方的创世神话,最大区别有几点可说。其一是中国的创世神话,着重于对天的反抗,比如后羿的射日,比如夸父的追日,再比如盘古的开天,都显示出先民们对上苍的不屈精神。这种反抗精神的存在,以至于发展到后来,陈胜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名言。反观西方的创世神话,更多的是在展示天神的神威。而将人的地位放得异常的低微,人只能恭顺服从于神。

第二,在中国创世神话中,神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严格限制,会遵循严格的礼仪和道德标准。而西方的神,关系混乱,甚至淫乱。无论是欧美还是印度神话中,神与凡人的关系都足以让国人大开眼界。第三,中国的开国神话发展到后期,出现了多神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混杂着许多不同的体系,这也说明中国文化来自于多样性的融合。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