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的编辑选稿公平吗?

好几年没看过这两种刊物了。一,是觉得他们都是高大上的东西,里面早被一大群名家,圈土占地地,分割完了。普通作者很难有立锥之地。二,是里面所写生活,并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没兴趣看。所以,也就好久不去看他们了。至于说他们编辑选稿是否公正,我倒是觉得不是这方面的问题。而是选稿的原则问题。如果他们的目标不是普通作者和普通读者,如果不选择面向大众,它们就永远只是普通人挤不进去的小圈子。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获奖作品,当年被《收获》杂志社做退稿处理,你对此有何看法?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获奖作品,当年被《收获》杂志社做退稿处理,你对此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和两年前已讨论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真的没有一点瑕疵吗?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问题,农夫已经作过回答了。对于今天重新提出这。同性质的问题,根据记忆再略答如下。首先农夫明确的回答,当年大型文学杂志《收获》对于《平凡的世界》作退稿处理並不是唯一的,而几乎是全国所有的文学期刊都距絕刊登《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86年的夏天,当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初稿,恰逢《当代》文学期刊编辑周昌义来陕西组稿,当周昌义在招待所读完初稿后,並没有准备采用,其理由是这个作品不适应时代潮流。以《当代》积稿太多作退稿处理。后来,《作家出版社》一位编辑又来陕西看稿,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直接就把手稿直接退给了路遥说,太老套,没新意,属于"恋土"派。

在这之后,陕西文学界向广州《花城》又推荐了这部作品,《花城》副主编谢望新接到信后,直接乘飞机来到西安,当他读完《平凡的世界》初稿后认为这部作品是近年来长篇小说的优秀之作。1986年11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终于在当年《花城》第六期上全文刊发。1987年1月,《花城》和《小说评论》编辑部在北京共同主办了《平凡的世界》座谈会,没想到路遥受到全体与会专家前所未有的尖刻批评和否定。

认为路遥的过于现实主义的手法“过于老旧,不符合时代潮流。当时路遥已写完第二部,包括《收获》在内的全国文学期刊,很多都拒绝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面对现实潮流,路遥坚持说,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取的手法,我的这部作品不是写给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广大的並通读者看的,一时受阻没有关系,红火一时的不一定能长久,我希望它能经得起历史的审视。

无奈之下,路遥只好给谢写了一封信,寄了一篇稿子,希望《花城》能够出版。由于外界干扰,《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出版因当时花城的意见分歧而受阻。令人惊讶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位名叫叶的文学编辑在一次出差时发现了这本小说,并向电台强烈推荐。1988年3月27日,《平凡的世界》在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长连续广播”节目播出,历时五个月。没想到,作品一下子征服了电台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大合唱,听众像雪片一样飞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据统计,观众达到了3亿多次。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