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双一流大学名单

双一流预测,估计现在的985和一部分排名比较靠前的211能进去,985院校里面恐怕都能进入。211里面,像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这样的应该也可以

2017双一流大学名单

2,全国有哪些双一流大学

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3、南开大学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NKU),简称“南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5、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华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理工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开大学

全国有哪些双一流大学

3,2017年黑龙江双一流大学名单 双一流大学有哪些

2017年黑龙江双一流大学名单,基本上就是原来的985和211。相关信息,可上教育部官网查看。祝你好运。

2017年黑龙江双一流大学名单 双一流大学有哪些

4,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在即云南大学会不会被刷掉

网上流传的第二轮新增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只是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家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的政策要求或传说中的政策要求,主观猜测出来的。如果你要是现在在悟空问答上提个问题,你会收到万能的网友们给出的若干个不同的院校名单。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在2017年公布,以5年为期,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最快在2021年开始,在2022年公布。现在是2020年,我们看到的名单当然不是官方给出的名单。网传的名单有多个版本。当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份名单出来。这样的名单没头没脑没盖章,自然也没权威性可言。不过个名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入选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这不是他受到关注的原因。这份名单受到关注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很多高校老师、学生及他们的家属,都希望自己关注的高校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普通学校走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走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种对相关学校的关注的感情,对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理性。那些看到自己关注的学校在榜上有名时,他们宁愿这份相信这份名单是直的,虽然他们自己感觉这份名单有问题,这就是感情战胜理性的典型。这份名单的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不合理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已经多达137所,而榜单上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就有22所(现有95所),拟进入双一流建设B类的院校有15所(现有6所),双一流院校会这样大幅度扩容?还是双一流建设院校会这样大比例淘汰更新?扩容与更新的可能性有,会有这么大的幅度吗?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小。
网上流传的第二轮新增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只是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家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的政策要求或传说中的政策要求,主观猜测出来的。如果你要是现在在悟空问答上提个问题,你会收到万能的网友们给出的若干个不同的院校名单。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在2017年公布,以5年为期,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最快在2021年开始,在2022年公布。现在是2020年,我们看到的名单当然不是官方给出的名单。网传的名单有多个版本。当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份名单出来。这样的名单没头没脑没盖章,自然也没权威性可言。不过个名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入选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这不是他受到关注的原因。这份名单受到关注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很多高校老师、学生及他们的家属,都希望自己关注的高校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普通学校走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走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种对相关学校的关注的感情,对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理性。那些看到自己关注的学校在榜上有名时,他们宁愿这份相信这份名单是直的,虽然他们自己感觉这份名单有问题,这就是感情战胜理性的典型。这份名单的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不合理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已经多达137所,而榜单上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就有22所(现有95所),拟进入双一流建设B类的院校有15所(现有6所),双一流院校会这样大幅度扩容?还是双一流建设院校会这样大比例淘汰更新?扩容与更新的可能性有,会有这么大的幅度吗?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小。虽然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中没有一流大学,985的地位仍然稳固。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高校147所。此次评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给特色高校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双一流高校的概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大学战略,并在当年9月21日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此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书面正式称谓将不再提及。从字面意思来讲,今年2月14日公布的仅限于“一流学科”的名单,和“双一流”的概念是略微冲突的。“985工程”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启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计划,总共39所大学,所有的“985工程”的大学都包含在“211工程”里面,在国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名单,是部分大学和学科的名单,相比于39所985大学,数量肯定是多的,带来的问题是不好记忆;双一流名单,与39所985大学的公信力相比,显然是985更为认同,固定的985名单也成为固化在大家头脑中的记忆。当然,我们不妄议国家政策,大学的好坏自有评说。
网上流传的第二轮新增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只是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家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的政策要求或传说中的政策要求,主观猜测出来的。如果你要是现在在悟空问答上提个问题,你会收到万能的网友们给出的若干个不同的院校名单。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在2017年公布,以5年为期,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最快在2021年开始,在2022年公布。现在是2020年,我们看到的名单当然不是官方给出的名单。网传的名单有多个版本。当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份名单出来。这样的名单没头没脑没盖章,自然也没权威性可言。不过个名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入选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这不是他受到关注的原因。这份名单受到关注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很多高校老师、学生及他们的家属,都希望自己关注的高校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普通学校走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走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种对相关学校的关注的感情,对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理性。那些看到自己关注的学校在榜上有名时,他们宁愿这份相信这份名单是直的,虽然他们自己感觉这份名单有问题,这就是感情战胜理性的典型。这份名单的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不合理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已经多达137所,而榜单上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就有22所(现有95所),拟进入双一流建设B类的院校有15所(现有6所),双一流院校会这样大幅度扩容?还是双一流建设院校会这样大比例淘汰更新?扩容与更新的可能性有,会有这么大的幅度吗?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小。虽然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中没有一流大学,985的地位仍然稳固。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高校147所。此次评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给特色高校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双一流高校的概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大学战略,并在当年9月21日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此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书面正式称谓将不再提及。从字面意思来讲,今年2月14日公布的仅限于“一流学科”的名单,和“双一流”的概念是略微冲突的。“985工程”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启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计划,总共39所大学,所有的“985工程”的大学都包含在“211工程”里面,在国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名单,是部分大学和学科的名单,相比于39所985大学,数量肯定是多的,带来的问题是不好记忆;双一流名单,与39所985大学的公信力相比,显然是985更为认同,固定的985名单也成为固化在大家头脑中的记忆。当然,我们不妄议国家政策,大学的好坏自有评说。双一流大学真正含义是啥呢?听缪老师跟你讲:一是评价标准,二是财政支持,三是教育导向,就这么简单。(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一说评价标准,985、211不是作废了吗?(其实社会认可还会持续很久,没那么容易过期),总需要对大学和学科的水平做一下综合评价嘛,否则非专业人士都分不出来好坏,那考大学、考研,HR面试不是更难了吗?那就来个双一流,作为评价的依据好了。二说财政支持,咱国家的大学呢,不是靠校友捐款来建设,而是大多数靠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没有财政支持,大学建设就无以为继。所以就得构建一个拨款的体系,双一流嘛,双一流大学,财政可以直接拨款给大学,这叫有法可依;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可以拨款给拥有这个学科的大学,专款专用,这叫有法必依。(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国农业大学)三说教育导向,咱国家的大学,来来回回被折腾了好几次了,从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综合类大学纷纷被拆分,甚至很多院系远走他乡,到本世纪初的院校大合并,地域接近的很多大学又合并起来,重新塑造巨无霸大学。现在呢,借用双一流,跟大学明说:国家不支持搞高大全了,你把优势学科发展好,一样可以享受很多资源。以上三点,缪老师说的够不够清楚?接下来再聊聊这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事儿,这个双一流本身就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一个是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评选,所以“双一流”肯定包含了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大学。(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东华大学)关于双一流,有两个关键之处要跟你交代一下:一是动态评选,二是未来指向。什么是动态评选呢?很简单,以前评985、211,评上了就不会落选,一旦评上了,就稳当了、保险了,所以很多大学就躺在地上睡大觉了,不思进取。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学撂挑子不努力,肯定不行啊。所以双一流在开始评选的时候,就说好了,大家都是动态评选,今天没评上, 明天够努力,你还有评上的可能,今天评上了,你却不努力,明天就让你掉下来。(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同济大学)什么是未来指向呢?国家支持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指向的是未来,所以双一流评选结果并不代表大学和学科现在的水平,而是未来发展成“一流”这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要考量一所大学或者某个学科现在的水平,你看看他985、211的标签,看看他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看看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排名,远比双一流靠谱。咱们双一流的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2020年,先有几所大学,和一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二步,2030年,更多的大学,更多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三步,2050年左右,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进入世界前列,建设教育强过。(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南大学)缪老师的意见是:什么时候,大学本身不提建设一流这件事,转而认真研究教学和科研,努力夯实内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你说呢?
网上流传的第二轮新增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只是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家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的政策要求或传说中的政策要求,主观猜测出来的。如果你要是现在在悟空问答上提个问题,你会收到万能的网友们给出的若干个不同的院校名单。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在2017年公布,以5年为期,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最快在2021年开始,在2022年公布。现在是2020年,我们看到的名单当然不是官方给出的名单。网传的名单有多个版本。当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份名单出来。这样的名单没头没脑没盖章,自然也没权威性可言。不过个名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入选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这不是他受到关注的原因。这份名单受到关注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很多高校老师、学生及他们的家属,都希望自己关注的高校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普通学校走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走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种对相关学校的关注的感情,对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理性。那些看到自己关注的学校在榜上有名时,他们宁愿这份相信这份名单是直的,虽然他们自己感觉这份名单有问题,这就是感情战胜理性的典型。这份名单的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不合理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已经多达137所,而榜单上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就有22所(现有95所),拟进入双一流建设B类的院校有15所(现有6所),双一流院校会这样大幅度扩容?还是双一流建设院校会这样大比例淘汰更新?扩容与更新的可能性有,会有这么大的幅度吗?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小。虽然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中没有一流大学,985的地位仍然稳固。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高校147所。此次评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给特色高校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双一流高校的概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大学战略,并在当年9月21日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此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书面正式称谓将不再提及。从字面意思来讲,今年2月14日公布的仅限于“一流学科”的名单,和“双一流”的概念是略微冲突的。“985工程”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启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计划,总共39所大学,所有的“985工程”的大学都包含在“211工程”里面,在国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名单,是部分大学和学科的名单,相比于39所985大学,数量肯定是多的,带来的问题是不好记忆;双一流名单,与39所985大学的公信力相比,显然是985更为认同,固定的985名单也成为固化在大家头脑中的记忆。当然,我们不妄议国家政策,大学的好坏自有评说。双一流大学真正含义是啥呢?听缪老师跟你讲:一是评价标准,二是财政支持,三是教育导向,就这么简单。(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一说评价标准,985、211不是作废了吗?(其实社会认可还会持续很久,没那么容易过期),总需要对大学和学科的水平做一下综合评价嘛,否则非专业人士都分不出来好坏,那考大学、考研,HR面试不是更难了吗?那就来个双一流,作为评价的依据好了。二说财政支持,咱国家的大学呢,不是靠校友捐款来建设,而是大多数靠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没有财政支持,大学建设就无以为继。所以就得构建一个拨款的体系,双一流嘛,双一流大学,财政可以直接拨款给大学,这叫有法可依;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可以拨款给拥有这个学科的大学,专款专用,这叫有法必依。(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国农业大学)三说教育导向,咱国家的大学,来来回回被折腾了好几次了,从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综合类大学纷纷被拆分,甚至很多院系远走他乡,到本世纪初的院校大合并,地域接近的很多大学又合并起来,重新塑造巨无霸大学。现在呢,借用双一流,跟大学明说:国家不支持搞高大全了,你把优势学科发展好,一样可以享受很多资源。以上三点,缪老师说的够不够清楚?接下来再聊聊这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事儿,这个双一流本身就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一个是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评选,所以“双一流”肯定包含了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大学。(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东华大学)关于双一流,有两个关键之处要跟你交代一下:一是动态评选,二是未来指向。什么是动态评选呢?很简单,以前评985、211,评上了就不会落选,一旦评上了,就稳当了、保险了,所以很多大学就躺在地上睡大觉了,不思进取。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学撂挑子不努力,肯定不行啊。所以双一流在开始评选的时候,就说好了,大家都是动态评选,今天没评上, 明天够努力,你还有评上的可能,今天评上了,你却不努力,明天就让你掉下来。(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同济大学)什么是未来指向呢?国家支持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指向的是未来,所以双一流评选结果并不代表大学和学科现在的水平,而是未来发展成“一流”这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要考量一所大学或者某个学科现在的水平,你看看他985、211的标签,看看他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看看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排名,远比双一流靠谱。咱们双一流的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2020年,先有几所大学,和一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二步,2030年,更多的大学,更多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三步,2050年左右,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进入世界前列,建设教育强过。(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南大学)缪老师的意见是:什么时候,大学本身不提建设一流这件事,转而认真研究教学和科研,努力夯实内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你说呢?高中生常问我什么是重点大学、211、985、双一流高校?他们傻傻分不清!一、重点大学先说“重点大学”,它是一个可宽可窄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常提了。狭义上讲,重点大学是指“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有关文件中将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名单扩充到88所大学。目前,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时代发展,官方已经不再使用这一提法。广义上说,重点大学与“好大学”等概念类似,泛指国内实力较强、名气较大的高校。211大学、985大学以及现在双一流大学都可以称之为广义上的重点大学。二、211大学“211大学”正式一些的称呼是“211工程”学校。所谓“211工程”,是指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当时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从1995年“211工程”正式启动,到2008年,先后有112所大学纳入“211工程”建设名单,此后没有增加。三、 985大学与211大学类似,985大学的称呼也源自于国家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工程,即“985工程”。“985工程”正式启动于1999年,是国家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先后列入985工程名单的大学有39所,包括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等校,它们办学实力强劲,社会认可度颇高。很长一段时间内,985大学在公众认知中代表了国内大学的顶尖实力。在“双一流”建设战略提出2年后,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声,现在已经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换言之,985大学、211大学的称呼已经进入历史。四、 双一流大学“双一流”一词出现最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2017年1月,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实行,“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双一流”建设是对“985工程”“211工程”的继承与创新。双一流大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指一些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高水平学科较多的高校。其中,它又分为A、B类,A类高校实力更强。另一大类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指一些拥有某些高水平学科或国家急需学科的高校。简单类比一下,两大类高校的前者像综合成绩高的尖子生,后者则是某些科目的优势特长生。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包括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A类36所,B类6所)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五、 985、211、双一流高校之间什么关系?前面讲到,从政策延续性上看,“双一流”建设是对 “211工程”“985工程”的继承与创新。换一个角度,从名单具体包含的高校来看,这三者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呢?下面就开始高考知识进阶之旅吧!1)所有的985大学都是211大学进阶难度:?112所211大学里包含了39所985大学,也就是说,这39所大学既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双重身份加身,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2)双一流大学包括了所有985、211高校进阶难度:??从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名单来看,137所高校涵盖了所有的985、211大学,并在此之外新增了26所学科特色鲜明的非211大学,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了所有985大学进阶难度:???前面讲到,双一流大学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综合水平更高,共有42所大学,其中39所是传统的985大学,3所是非985的211大学,它们分别是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和云南大学。4)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浓缩的985大学进阶难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A类实力更强。从数量上看,A类高校是985大学的浓缩版,它在39所985大学的基础上,去掉了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前方高能,进阶难度5颗星从各名单所涉及院校的关系来看,211、985、双一流大学的关系是这样的。高阶大佬请自行食用(其实大家掌握前几个关系就好了……)其实,全国重点大学、211大学、985大学,这些称呼已经进入历史。未来,双一流大学将逐渐代替211大学、985大学,成为学校实力判断的重要标签。6 附:211、985、双一流大学名单:
网上流传的第二轮新增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只是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家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的政策要求或传说中的政策要求,主观猜测出来的。如果你要是现在在悟空问答上提个问题,你会收到万能的网友们给出的若干个不同的院校名单。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在2017年公布,以5年为期,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最快在2021年开始,在2022年公布。现在是2020年,我们看到的名单当然不是官方给出的名单。网传的名单有多个版本。当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份名单出来。这样的名单没头没脑没盖章,自然也没权威性可言。不过个名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入选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这不是他受到关注的原因。这份名单受到关注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很多高校老师、学生及他们的家属,都希望自己关注的高校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普通学校走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走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种对相关学校的关注的感情,对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理性。那些看到自己关注的学校在榜上有名时,他们宁愿这份相信这份名单是直的,虽然他们自己感觉这份名单有问题,这就是感情战胜理性的典型。这份名单的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不合理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已经多达137所,而榜单上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就有22所(现有95所),拟进入双一流建设B类的院校有15所(现有6所),双一流院校会这样大幅度扩容?还是双一流建设院校会这样大比例淘汰更新?扩容与更新的可能性有,会有这么大的幅度吗?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小。虽然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中没有一流大学,985的地位仍然稳固。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高校147所。此次评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给特色高校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双一流高校的概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大学战略,并在当年9月21日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此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书面正式称谓将不再提及。从字面意思来讲,今年2月14日公布的仅限于“一流学科”的名单,和“双一流”的概念是略微冲突的。“985工程”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启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计划,总共39所大学,所有的“985工程”的大学都包含在“211工程”里面,在国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名单,是部分大学和学科的名单,相比于39所985大学,数量肯定是多的,带来的问题是不好记忆;双一流名单,与39所985大学的公信力相比,显然是985更为认同,固定的985名单也成为固化在大家头脑中的记忆。当然,我们不妄议国家政策,大学的好坏自有评说。双一流大学真正含义是啥呢?听缪老师跟你讲:一是评价标准,二是财政支持,三是教育导向,就这么简单。(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一说评价标准,985、211不是作废了吗?(其实社会认可还会持续很久,没那么容易过期),总需要对大学和学科的水平做一下综合评价嘛,否则非专业人士都分不出来好坏,那考大学、考研,HR面试不是更难了吗?那就来个双一流,作为评价的依据好了。二说财政支持,咱国家的大学呢,不是靠校友捐款来建设,而是大多数靠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没有财政支持,大学建设就无以为继。所以就得构建一个拨款的体系,双一流嘛,双一流大学,财政可以直接拨款给大学,这叫有法可依;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可以拨款给拥有这个学科的大学,专款专用,这叫有法必依。(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国农业大学)三说教育导向,咱国家的大学,来来回回被折腾了好几次了,从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综合类大学纷纷被拆分,甚至很多院系远走他乡,到本世纪初的院校大合并,地域接近的很多大学又合并起来,重新塑造巨无霸大学。现在呢,借用双一流,跟大学明说:国家不支持搞高大全了,你把优势学科发展好,一样可以享受很多资源。以上三点,缪老师说的够不够清楚?接下来再聊聊这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事儿,这个双一流本身就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一个是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评选,所以“双一流”肯定包含了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大学。(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东华大学)关于双一流,有两个关键之处要跟你交代一下:一是动态评选,二是未来指向。什么是动态评选呢?很简单,以前评985、211,评上了就不会落选,一旦评上了,就稳当了、保险了,所以很多大学就躺在地上睡大觉了,不思进取。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学撂挑子不努力,肯定不行啊。所以双一流在开始评选的时候,就说好了,大家都是动态评选,今天没评上, 明天够努力,你还有评上的可能,今天评上了,你却不努力,明天就让你掉下来。(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同济大学)什么是未来指向呢?国家支持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指向的是未来,所以双一流评选结果并不代表大学和学科现在的水平,而是未来发展成“一流”这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要考量一所大学或者某个学科现在的水平,你看看他985、211的标签,看看他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看看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排名,远比双一流靠谱。咱们双一流的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2020年,先有几所大学,和一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二步,2030年,更多的大学,更多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三步,2050年左右,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进入世界前列,建设教育强过。(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南大学)缪老师的意见是:什么时候,大学本身不提建设一流这件事,转而认真研究教学和科研,努力夯实内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你说呢?高中生常问我什么是重点大学、211、985、双一流高校?他们傻傻分不清!一、重点大学先说“重点大学”,它是一个可宽可窄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常提了。狭义上讲,重点大学是指“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有关文件中将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名单扩充到88所大学。目前,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时代发展,官方已经不再使用这一提法。广义上说,重点大学与“好大学”等概念类似,泛指国内实力较强、名气较大的高校。211大学、985大学以及现在双一流大学都可以称之为广义上的重点大学。二、211大学“211大学”正式一些的称呼是“211工程”学校。所谓“211工程”,是指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当时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从1995年“211工程”正式启动,到2008年,先后有112所大学纳入“211工程”建设名单,此后没有增加。三、 985大学与211大学类似,985大学的称呼也源自于国家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工程,即“985工程”。“985工程”正式启动于1999年,是国家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先后列入985工程名单的大学有39所,包括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等校,它们办学实力强劲,社会认可度颇高。很长一段时间内,985大学在公众认知中代表了国内大学的顶尖实力。在“双一流”建设战略提出2年后,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声,现在已经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换言之,985大学、211大学的称呼已经进入历史。四、 双一流大学“双一流”一词出现最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2017年1月,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实行,“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双一流”建设是对“985工程”“211工程”的继承与创新。双一流大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指一些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高水平学科较多的高校。其中,它又分为A、B类,A类高校实力更强。另一大类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指一些拥有某些高水平学科或国家急需学科的高校。简单类比一下,两大类高校的前者像综合成绩高的尖子生,后者则是某些科目的优势特长生。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包括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A类36所,B类6所)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五、 985、211、双一流高校之间什么关系?前面讲到,从政策延续性上看,“双一流”建设是对 “211工程”“985工程”的继承与创新。换一个角度,从名单具体包含的高校来看,这三者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呢?下面就开始高考知识进阶之旅吧!1)所有的985大学都是211大学进阶难度:?112所211大学里包含了39所985大学,也就是说,这39所大学既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双重身份加身,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2)双一流大学包括了所有985、211高校进阶难度:??从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名单来看,137所高校涵盖了所有的985、211大学,并在此之外新增了26所学科特色鲜明的非211大学,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了所有985大学进阶难度:???前面讲到,双一流大学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综合水平更高,共有42所大学,其中39所是传统的985大学,3所是非985的211大学,它们分别是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和云南大学。4)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浓缩的985大学进阶难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A类实力更强。从数量上看,A类高校是985大学的浓缩版,它在39所985大学的基础上,去掉了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前方高能,进阶难度5颗星从各名单所涉及院校的关系来看,211、985、双一流大学的关系是这样的。高阶大佬请自行食用(其实大家掌握前几个关系就好了……)其实,全国重点大学、211大学、985大学,这些称呼已经进入历史。未来,双一流大学将逐渐代替211大学、985大学,成为学校实力判断的重要标签。6 附:211、985、双一流大学名单:看,你叫,回答你,实话,还是叫给你,回答,瞎话。逗你高兴说瞎话。那你就照你全国大学排那说。那我问你,中国国家最高奖获得者。是那个大学的俩个教授,张启发,李家洋。俩位教授,是那所大学的科研领军专家。河南科技学院吗。河南科技学院。才是胜过,985。211工程大学。还更好的农学类高校。
网上流传的第二轮新增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只是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家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的政策要求或传说中的政策要求,主观猜测出来的。如果你要是现在在悟空问答上提个问题,你会收到万能的网友们给出的若干个不同的院校名单。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在2017年公布,以5年为期,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最快在2021年开始,在2022年公布。现在是2020年,我们看到的名单当然不是官方给出的名单。网传的名单有多个版本。当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份名单出来。这样的名单没头没脑没盖章,自然也没权威性可言。不过个名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入选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这不是他受到关注的原因。这份名单受到关注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很多高校老师、学生及他们的家属,都希望自己关注的高校能够更上一层楼,从普通学校走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走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种对相关学校的关注的感情,对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理性。那些看到自己关注的学校在榜上有名时,他们宁愿这份相信这份名单是直的,虽然他们自己感觉这份名单有问题,这就是感情战胜理性的典型。这份名单的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不合理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已经多达137所,而榜单上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就有22所(现有95所),拟进入双一流建设B类的院校有15所(现有6所),双一流院校会这样大幅度扩容?还是双一流建设院校会这样大比例淘汰更新?扩容与更新的可能性有,会有这么大的幅度吗?感觉这个可能性很小。虽然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中没有一流大学,985的地位仍然稳固。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高校147所。此次评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给特色高校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双一流高校的概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大学战略,并在当年9月21日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此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书面正式称谓将不再提及。从字面意思来讲,今年2月14日公布的仅限于“一流学科”的名单,和“双一流”的概念是略微冲突的。“985工程”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启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计划,总共39所大学,所有的“985工程”的大学都包含在“211工程”里面,在国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名单,是部分大学和学科的名单,相比于39所985大学,数量肯定是多的,带来的问题是不好记忆;双一流名单,与39所985大学的公信力相比,显然是985更为认同,固定的985名单也成为固化在大家头脑中的记忆。当然,我们不妄议国家政策,大学的好坏自有评说。双一流大学真正含义是啥呢?听缪老师跟你讲:一是评价标准,二是财政支持,三是教育导向,就这么简单。(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一说评价标准,985、211不是作废了吗?(其实社会认可还会持续很久,没那么容易过期),总需要对大学和学科的水平做一下综合评价嘛,否则非专业人士都分不出来好坏,那考大学、考研,HR面试不是更难了吗?那就来个双一流,作为评价的依据好了。二说财政支持,咱国家的大学呢,不是靠校友捐款来建设,而是大多数靠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没有财政支持,大学建设就无以为继。所以就得构建一个拨款的体系,双一流嘛,双一流大学,财政可以直接拨款给大学,这叫有法可依;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可以拨款给拥有这个学科的大学,专款专用,这叫有法必依。(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国农业大学)三说教育导向,咱国家的大学,来来回回被折腾了好几次了,从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综合类大学纷纷被拆分,甚至很多院系远走他乡,到本世纪初的院校大合并,地域接近的很多大学又合并起来,重新塑造巨无霸大学。现在呢,借用双一流,跟大学明说:国家不支持搞高大全了,你把优势学科发展好,一样可以享受很多资源。以上三点,缪老师说的够不够清楚?接下来再聊聊这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事儿,这个双一流本身就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一个是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评选,所以“双一流”肯定包含了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大学。(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东华大学)关于双一流,有两个关键之处要跟你交代一下:一是动态评选,二是未来指向。什么是动态评选呢?很简单,以前评985、211,评上了就不会落选,一旦评上了,就稳当了、保险了,所以很多大学就躺在地上睡大觉了,不思进取。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学撂挑子不努力,肯定不行啊。所以双一流在开始评选的时候,就说好了,大家都是动态评选,今天没评上, 明天够努力,你还有评上的可能,今天评上了,你却不努力,明天就让你掉下来。(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同济大学)什么是未来指向呢?国家支持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指向的是未来,所以双一流评选结果并不代表大学和学科现在的水平,而是未来发展成“一流”这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要考量一所大学或者某个学科现在的水平,你看看他985、211的标签,看看他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看看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排名,远比双一流靠谱。咱们双一流的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2020年,先有几所大学,和一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二步,2030年,更多的大学,更多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第三步,2050年左右,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进入世界前列,建设教育强过。(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南大学)缪老师的意见是:什么时候,大学本身不提建设一流这件事,转而认真研究教学和科研,努力夯实内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你说呢?高中生常问我什么是重点大学、211、985、双一流高校?他们傻傻分不清!一、重点大学先说“重点大学”,它是一个可宽可窄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常提了。狭义上讲,重点大学是指“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有关文件中将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名单扩充到88所大学。目前,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时代发展,官方已经不再使用这一提法。广义上说,重点大学与“好大学”等概念类似,泛指国内实力较强、名气较大的高校。211大学、985大学以及现在双一流大学都可以称之为广义上的重点大学。二、211大学“211大学”正式一些的称呼是“211工程”学校。所谓“211工程”,是指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当时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从1995年“211工程”正式启动,到2008年,先后有112所大学纳入“211工程”建设名单,此后没有增加。三、 985大学与211大学类似,985大学的称呼也源自于国家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工程,即“985工程”。“985工程”正式启动于1999年,是国家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先后列入985工程名单的大学有39所,包括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等校,它们办学实力强劲,社会认可度颇高。很长一段时间内,985大学在公众认知中代表了国内大学的顶尖实力。在“双一流”建设战略提出2年后,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声,现在已经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换言之,985大学、211大学的称呼已经进入历史。四、 双一流大学“双一流”一词出现最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2017年1月,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实行,“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双一流”建设是对“985工程”“211工程”的继承与创新。双一流大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指一些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高水平学科较多的高校。其中,它又分为A、B类,A类高校实力更强。另一大类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指一些拥有某些高水平学科或国家急需学科的高校。简单类比一下,两大类高校的前者像综合成绩高的尖子生,后者则是某些科目的优势特长生。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包括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A类36所,B类6所)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五、 985、211、双一流高校之间什么关系?前面讲到,从政策延续性上看,“双一流”建设是对 “211工程”“985工程”的继承与创新。换一个角度,从名单具体包含的高校来看,这三者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呢?下面就开始高考知识进阶之旅吧!1)所有的985大学都是211大学进阶难度:?112所211大学里包含了39所985大学,也就是说,这39所大学既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双重身份加身,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2)双一流大学包括了所有985、211高校进阶难度:??从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名单来看,137所高校涵盖了所有的985、211大学,并在此之外新增了26所学科特色鲜明的非211大学,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了所有985大学进阶难度:???前面讲到,双一流大学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综合水平更高,共有42所大学,其中39所是传统的985大学,3所是非985的211大学,它们分别是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和云南大学。4)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浓缩的985大学进阶难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A类实力更强。从数量上看,A类高校是985大学的浓缩版,它在39所985大学的基础上,去掉了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前方高能,进阶难度5颗星从各名单所涉及院校的关系来看,211、985、双一流大学的关系是这样的。高阶大佬请自行食用(其实大家掌握前几个关系就好了……)其实,全国重点大学、211大学、985大学,这些称呼已经进入历史。未来,双一流大学将逐渐代替211大学、985大学,成为学校实力判断的重要标签。6 附:211、985、双一流大学名单:看,你叫,回答你,实话,还是叫给你,回答,瞎话。逗你高兴说瞎话。那你就照你全国大学排那说。那我问你,中国国家最高奖获得者。是那个大学的俩个教授,张启发,李家洋。俩位教授,是那所大学的科研领军专家。河南科技学院吗。河南科技学院。才是胜过,985。211工程大学。还更好的农学类高校。要是没有照顾的成份,云大、郑大、新大都会被刷掉!中民大也会排除双一流之外,兰大、重大下放到B类双一流流,东北大、湖大有可能升格为A类双一流。

5,国家双一流大学有哪些 教育部双一流大学正式名单

截至2017年9月21日,有137所。一、名单1、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3、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①、②、③、二、大学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滨城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大工1949年4月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简称“国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5、新疆大学新疆大学(Xinjiang University),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新疆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5年1月改建为新疆学院,196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新疆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新疆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30日,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2004年,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2017年6月,新疆大学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2018年,列入“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序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连理工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疆大学

文章TAG:2017年双一流大学名单2017年  双一  一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