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一共有几个王晟两个

人人网上姓名为 王晟 的用户共有2397人,其中 女生9.26%,男生90.74%
有3万人

中国一共有几个王晟两个

2,新东方王晟去哪了

寻找新岗位。王晟是新东方的英语讲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在俞洪敏宣布解散新东方后,王晟也是离开了新东方新型的社交平台带货团队,开始寻找新的讲师团队,寻找更稳定的岗位。

新东方王晟去哪了

3,王晟是哪个机构的老师

之前是新东方的,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硕士导师:硕士导师,所在系所:环境工程系。新东方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由俞敏洪于1993年11月16日在北京创立。2006年,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集团以培训为核心,拥有满天星幼儿园、泡泡少儿教育、优能中学教育、基础英语培训、大学英语及考研培训、出国考试培训、多语种培训等多个培训体系。2021年8月27日,新东方旗下新东方在线(***.hk)发布了2021财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21年5月31日的报告期内,其2021财年营收14.19亿元,同比增长31.3%,亏损16.58亿元,同比扩大118.7%。

王晟是哪个机构的老师

4,孙策被弟弟孙权谥以长沙桓王这样恰当吗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刘备娶了吴国太,倒是一段不错的姻缘,但可惜天公不作美,难成其好事。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就娶了吴懿之妹吴氏,不仅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且取得了益州世族的支持,对于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刘备,对于孙刘联盟,特别是对于刘备来说,那是难得的好婚姻。01刘备与吴国太年龄相当,应该十分般配。史料中并无吴国太其人的历史记载,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演义、戏剧等的说法。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孙坚(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县)人。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孙坚的吴夫人,也就是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可能的姐姐吴氏,本是吴人,迁居钱塘,早年与弟弟吴景一起居住。孙坚听说吴氏长得才貌双全,就想娶以为妻。但吴氏亲戚嫌弃孙坚轻浮狡狂,打算拒绝这门亲事。孙坚得知后,非常嫉恨他们。吴夫人就对亲戚说:“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一个女儿而招致灾祸,这事听天由命,如果自己婚姻不顺,也就认命了。于是,吴夫人就嫁给了孙坚,并生下了四男一女。初平二年(191年),袁术命令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年仅三十七岁。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少的孙权继承其父兄基业,吴夫人帮助治理军国大事,很有成效。从这里看出,吴夫人的确很有远见和才能,充满政治智慧。建安七年(202年),吴夫人病逝。临死之前,引见张昭,嘱以后事,与孙坚合葬高陵。不清楚吴夫人生年,从孙策、孙权的出生时间大题可以看出吴夫人的生年。熹平四年(175年),长子孙策出生,光和五年(182年)次子孙权出生。如果吴夫人十六岁嫁给孙坚,大约其在160年前出生。这样看来,如果吴夫人真有一个妹妹也嫁给了孙坚,也就是演义所说的吴国太,那么她大约应该在160年后出生。因为吴氏嫁给孙坚受到了家庭的阻力,因而吴夫人不太可能与吴国太一起很早都嫁给孙坚。如果吴国太真是孙坚次妻,应该是孙坚成名之后,有了基业再娶吴国太。这样来看,吴国太应该比吴夫人小一些。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刘备出生在161年,很可能这个吴国太与刘备年龄差不多,更可能还小一些。既然吴夫人才貌双全,那么其妹吴国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刘备能够娶了吴国太还真是一门好姻缘,因为政治联姻看重的是政治利益,而非年龄、才貌。何况政治利益巨大,才貌又不差,年龄还相当,岂不是好姻缘呢?02吴国太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坚次妻,但在正史中却无此人的记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朗、孙尚香的母亲,原型是孙坚之妾丁氏。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八岁,而孙氏具体年龄不详,既然是孙权的妹妹,就比孙权要小,此时孙权(182--252年)已经二十七岁。孙坚在191年就去世了,即便是遗腹子,孙尚香也起码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孙尚香还待字闺中,似乎年龄偏大。但孙氏性情豪侠,不是一般的女子,非英雄不嫁也在情理之中。据说是因为吴国太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这才促成了这段佳缘。既然年龄不是问题,小点可以,大点也完全可以,只要符合政治利益就行了。既然吴国太对刘备非常满意,如果她愿意下嫁,尽管年龄稍大一点,徐年半老,但对刘备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刘备素来是“老婆如衣服”,只要合身,不妨一穿。有了钱可以随时换衣服,刘备并不缺女人。如果老婆能带来利益,年龄大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03地位不匹配,这就不可能成为事实婚姻。婚姻可以不讲究年龄,但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就当时刘备的身份,还不足以娶得吴国太。且不去管吴国太是否确有此人,即便真是孙权的继母,也不可能做主嫁给刘备。其一,政治婚姻是出于政治需要,孙权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最渴望联盟的是刘备,而非孙权。联盟对刘备来说,意义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必如此忍辱负重,委屈求全。虽说是继母,但毕竟有母子之份,纵然吴国太十分愿意,孙权也不能为了政治利益将继母嫁给刘备。其二,孙权将妹妹孙氏嫁给刘备,本来是周瑜所用之计,是为了笼络、控制刘备。孙刘联盟早晚要破裂,孙权压根儿就没有打算与刘备一直合作下去。第三,吴国太嫁给了刘备,孙权就成为了刘备的继子。这在辈分上孙权就差了刘备一截。如果吴国太一心想辅佐刘备,那么,孙权集团就彻底沦为刘备的打工仔。这是孙权不可能接受的事情。由此看来,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了刘备,毫无疑问,孙刘联盟一定会得到巩固,并且不再是联盟而直接成为了一家人。但这一家人就要改换主人了,孙权可能不再是一家之主,刘备将会是这家的主人。孙权不傻,她未必不愿意嫁出吴国太,但绝不会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让出。就孙权的个性,先后两次对曹操、曹丕爷俩称臣,如果有十分的必要,而且曹操喜欢吴国太,倒是可以考虑这个事。就如张绣与其婶婶的故事,张绣之所以反叛,未必是曹操霸占了其婶婶。一个独居的寡妇得到曹操的宠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究其原因,是因为曹操没有及时对张绣、贾诩做出合适的封赏。如果政治需要,孙权把吴国太嫁出去,也是一步妙棋。但刘备不行,资格不够,孙权不会委曲求全。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刘备娶了吴国太,倒是一段不错的姻缘,但可惜天公不作美,难成其好事。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就娶了吴懿之妹吴氏,不仅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且取得了益州世族的支持,对于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刘备,对于孙刘联盟,特别是对于刘备来说,那是难得的好婚姻。01刘备与吴国太年龄相当,应该十分般配。史料中并无吴国太其人的历史记载,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演义、戏剧等的说法。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孙坚(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县)人。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孙坚的吴夫人,也就是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可能的姐姐吴氏,本是吴人,迁居钱塘,早年与弟弟吴景一起居住。孙坚听说吴氏长得才貌双全,就想娶以为妻。但吴氏亲戚嫌弃孙坚轻浮狡狂,打算拒绝这门亲事。孙坚得知后,非常嫉恨他们。吴夫人就对亲戚说:“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一个女儿而招致灾祸,这事听天由命,如果自己婚姻不顺,也就认命了。于是,吴夫人就嫁给了孙坚,并生下了四男一女。初平二年(191年),袁术命令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年仅三十七岁。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少的孙权继承其父兄基业,吴夫人帮助治理军国大事,很有成效。从这里看出,吴夫人的确很有远见和才能,充满政治智慧。建安七年(202年),吴夫人病逝。临死之前,引见张昭,嘱以后事,与孙坚合葬高陵。不清楚吴夫人生年,从孙策、孙权的出生时间大题可以看出吴夫人的生年。熹平四年(175年),长子孙策出生,光和五年(182年)次子孙权出生。如果吴夫人十六岁嫁给孙坚,大约其在160年前出生。这样看来,如果吴夫人真有一个妹妹也嫁给了孙坚,也就是演义所说的吴国太,那么她大约应该在160年后出生。因为吴氏嫁给孙坚受到了家庭的阻力,因而吴夫人不太可能与吴国太一起很早都嫁给孙坚。如果吴国太真是孙坚次妻,应该是孙坚成名之后,有了基业再娶吴国太。这样来看,吴国太应该比吴夫人小一些。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刘备出生在161年,很可能这个吴国太与刘备年龄差不多,更可能还小一些。既然吴夫人才貌双全,那么其妹吴国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刘备能够娶了吴国太还真是一门好姻缘,因为政治联姻看重的是政治利益,而非年龄、才貌。何况政治利益巨大,才貌又不差,年龄还相当,岂不是好姻缘呢?02吴国太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坚次妻,但在正史中却无此人的记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朗、孙尚香的母亲,原型是孙坚之妾丁氏。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八岁,而孙氏具体年龄不详,既然是孙权的妹妹,就比孙权要小,此时孙权(182--252年)已经二十七岁。孙坚在191年就去世了,即便是遗腹子,孙尚香也起码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孙尚香还待字闺中,似乎年龄偏大。但孙氏性情豪侠,不是一般的女子,非英雄不嫁也在情理之中。据说是因为吴国太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这才促成了这段佳缘。既然年龄不是问题,小点可以,大点也完全可以,只要符合政治利益就行了。既然吴国太对刘备非常满意,如果她愿意下嫁,尽管年龄稍大一点,徐年半老,但对刘备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刘备素来是“老婆如衣服”,只要合身,不妨一穿。有了钱可以随时换衣服,刘备并不缺女人。如果老婆能带来利益,年龄大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03地位不匹配,这就不可能成为事实婚姻。婚姻可以不讲究年龄,但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就当时刘备的身份,还不足以娶得吴国太。且不去管吴国太是否确有此人,即便真是孙权的继母,也不可能做主嫁给刘备。其一,政治婚姻是出于政治需要,孙权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最渴望联盟的是刘备,而非孙权。联盟对刘备来说,意义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必如此忍辱负重,委屈求全。虽说是继母,但毕竟有母子之份,纵然吴国太十分愿意,孙权也不能为了政治利益将继母嫁给刘备。其二,孙权将妹妹孙氏嫁给刘备,本来是周瑜所用之计,是为了笼络、控制刘备。孙刘联盟早晚要破裂,孙权压根儿就没有打算与刘备一直合作下去。第三,吴国太嫁给了刘备,孙权就成为了刘备的继子。这在辈分上孙权就差了刘备一截。如果吴国太一心想辅佐刘备,那么,孙权集团就彻底沦为刘备的打工仔。这是孙权不可能接受的事情。由此看来,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了刘备,毫无疑问,孙刘联盟一定会得到巩固,并且不再是联盟而直接成为了一家人。但这一家人就要改换主人了,孙权可能不再是一家之主,刘备将会是这家的主人。孙权不傻,她未必不愿意嫁出吴国太,但绝不会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让出。就孙权的个性,先后两次对曹操、曹丕爷俩称臣,如果有十分的必要,而且曹操喜欢吴国太,倒是可以考虑这个事。就如张绣与其婶婶的故事,张绣之所以反叛,未必是曹操霸占了其婶婶。一个独居的寡妇得到曹操的宠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究其原因,是因为曹操没有及时对张绣、贾诩做出合适的封赏。如果政治需要,孙权把吴国太嫁出去,也是一步妙棋。但刘备不行,资格不够,孙权不会委曲求全。从战国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而位列秦国相国,与秦庄襄王共分秦国,成为天下商人的榜样。同时商人待遇低下,若无权势者庇护,难以生存进行物资交流,因此富豪巨商皆对攀附权贵极尽心力。乱世之时,若有强者庇护,商贾之家尚可保全,若无强者庇护,敌军入城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宰割,那样的结果自然难以想象。因此,徐州的糜竺兄弟,主动献出全部的身家与刘备,希望刘备成为家族的守护者,若刘备能够建立基业,不仅可以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够光宗耀祖富贵无边。此外江东孙氏起兵之初依仗周瑜家族,后得到张氏等家族的支持,曹操也是由各家族联合支持,才能征战四方而钱财用度。可以肯定的是,糜氏家族在刘备的扩展中,也逐渐走向仕途,张昭等也参与东吴建设,两者的利益逐渐融合,虽然呈现依附状态,但鼎力的局面,也导致士族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利!各家族更看重的是利益,只有带给家族利益的政权,才是效忠的对象,所以,这样的依附关系并不稳固。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刘备娶了吴国太,倒是一段不错的姻缘,但可惜天公不作美,难成其好事。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就娶了吴懿之妹吴氏,不仅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且取得了益州世族的支持,对于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刘备,对于孙刘联盟,特别是对于刘备来说,那是难得的好婚姻。01刘备与吴国太年龄相当,应该十分般配。史料中并无吴国太其人的历史记载,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演义、戏剧等的说法。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孙坚(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县)人。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孙坚的吴夫人,也就是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可能的姐姐吴氏,本是吴人,迁居钱塘,早年与弟弟吴景一起居住。孙坚听说吴氏长得才貌双全,就想娶以为妻。但吴氏亲戚嫌弃孙坚轻浮狡狂,打算拒绝这门亲事。孙坚得知后,非常嫉恨他们。吴夫人就对亲戚说:“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一个女儿而招致灾祸,这事听天由命,如果自己婚姻不顺,也就认命了。于是,吴夫人就嫁给了孙坚,并生下了四男一女。初平二年(191年),袁术命令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年仅三十七岁。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少的孙权继承其父兄基业,吴夫人帮助治理军国大事,很有成效。从这里看出,吴夫人的确很有远见和才能,充满政治智慧。建安七年(202年),吴夫人病逝。临死之前,引见张昭,嘱以后事,与孙坚合葬高陵。不清楚吴夫人生年,从孙策、孙权的出生时间大题可以看出吴夫人的生年。熹平四年(175年),长子孙策出生,光和五年(182年)次子孙权出生。如果吴夫人十六岁嫁给孙坚,大约其在160年前出生。这样看来,如果吴夫人真有一个妹妹也嫁给了孙坚,也就是演义所说的吴国太,那么她大约应该在160年后出生。因为吴氏嫁给孙坚受到了家庭的阻力,因而吴夫人不太可能与吴国太一起很早都嫁给孙坚。如果吴国太真是孙坚次妻,应该是孙坚成名之后,有了基业再娶吴国太。这样来看,吴国太应该比吴夫人小一些。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刘备出生在161年,很可能这个吴国太与刘备年龄差不多,更可能还小一些。既然吴夫人才貌双全,那么其妹吴国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刘备能够娶了吴国太还真是一门好姻缘,因为政治联姻看重的是政治利益,而非年龄、才貌。何况政治利益巨大,才貌又不差,年龄还相当,岂不是好姻缘呢?02吴国太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坚次妻,但在正史中却无此人的记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朗、孙尚香的母亲,原型是孙坚之妾丁氏。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八岁,而孙氏具体年龄不详,既然是孙权的妹妹,就比孙权要小,此时孙权(182--252年)已经二十七岁。孙坚在191年就去世了,即便是遗腹子,孙尚香也起码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孙尚香还待字闺中,似乎年龄偏大。但孙氏性情豪侠,不是一般的女子,非英雄不嫁也在情理之中。据说是因为吴国太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这才促成了这段佳缘。既然年龄不是问题,小点可以,大点也完全可以,只要符合政治利益就行了。既然吴国太对刘备非常满意,如果她愿意下嫁,尽管年龄稍大一点,徐年半老,但对刘备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刘备素来是“老婆如衣服”,只要合身,不妨一穿。有了钱可以随时换衣服,刘备并不缺女人。如果老婆能带来利益,年龄大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03地位不匹配,这就不可能成为事实婚姻。婚姻可以不讲究年龄,但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就当时刘备的身份,还不足以娶得吴国太。且不去管吴国太是否确有此人,即便真是孙权的继母,也不可能做主嫁给刘备。其一,政治婚姻是出于政治需要,孙权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最渴望联盟的是刘备,而非孙权。联盟对刘备来说,意义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必如此忍辱负重,委屈求全。虽说是继母,但毕竟有母子之份,纵然吴国太十分愿意,孙权也不能为了政治利益将继母嫁给刘备。其二,孙权将妹妹孙氏嫁给刘备,本来是周瑜所用之计,是为了笼络、控制刘备。孙刘联盟早晚要破裂,孙权压根儿就没有打算与刘备一直合作下去。第三,吴国太嫁给了刘备,孙权就成为了刘备的继子。这在辈分上孙权就差了刘备一截。如果吴国太一心想辅佐刘备,那么,孙权集团就彻底沦为刘备的打工仔。这是孙权不可能接受的事情。由此看来,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了刘备,毫无疑问,孙刘联盟一定会得到巩固,并且不再是联盟而直接成为了一家人。但这一家人就要改换主人了,孙权可能不再是一家之主,刘备将会是这家的主人。孙权不傻,她未必不愿意嫁出吴国太,但绝不会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让出。就孙权的个性,先后两次对曹操、曹丕爷俩称臣,如果有十分的必要,而且曹操喜欢吴国太,倒是可以考虑这个事。就如张绣与其婶婶的故事,张绣之所以反叛,未必是曹操霸占了其婶婶。一个独居的寡妇得到曹操的宠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究其原因,是因为曹操没有及时对张绣、贾诩做出合适的封赏。如果政治需要,孙权把吴国太嫁出去,也是一步妙棋。但刘备不行,资格不够,孙权不会委曲求全。从战国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而位列秦国相国,与秦庄襄王共分秦国,成为天下商人的榜样。同时商人待遇低下,若无权势者庇护,难以生存进行物资交流,因此富豪巨商皆对攀附权贵极尽心力。乱世之时,若有强者庇护,商贾之家尚可保全,若无强者庇护,敌军入城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宰割,那样的结果自然难以想象。因此,徐州的糜竺兄弟,主动献出全部的身家与刘备,希望刘备成为家族的守护者,若刘备能够建立基业,不仅可以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够光宗耀祖富贵无边。此外江东孙氏起兵之初依仗周瑜家族,后得到张氏等家族的支持,曹操也是由各家族联合支持,才能征战四方而钱财用度。可以肯定的是,糜氏家族在刘备的扩展中,也逐渐走向仕途,张昭等也参与东吴建设,两者的利益逐渐融合,虽然呈现依附状态,但鼎力的局面,也导致士族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利!各家族更看重的是利益,只有带给家族利益的政权,才是效忠的对象,所以,这样的依附关系并不稳固。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英语语言是一种经验积累型学习,更是一种应用实践型学习。如果从语言运用角度来说,两年时间来达成目标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从通过考试的角度来说,两年时间绰绰有余。下面就从通过考研英语的角度来谈。考研英语虽然阻碍了众多同学,但实际每年的国家线并不高,按照考研的平均学习强度来推测,通过英语是大概率事件。具体的需要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本科期间英语四六级分数就已经不错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同等英语应试能力,这部分同学只要稍微针对性强化一下即可,更多的是很多同学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四级一直都达不到及格分,我想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他们来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做好英语基础性学习,把过去没有系统掌握的核心语法,单词,短语做一个学习计划。语法知识需要在3个月左右完成学习,不用死钻牛角尖,掌握常见语法结构就行,比较难懂的语法知识点可以忽略。单词,短语的记忆时间可以拉的长一点,12个月以内,但一定要坚持,每天花30-40分钟即可。2、强化考研英语专项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需要找一些阅读技巧,但不能迷信技巧。任何的技巧都是因人而异的,强行运用,只会导致更差的结果出现。把大神们推荐的英语阅读技巧都运用一遍,看看自己能否适应,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大量的阅读,每天都要坚持做1-2篇,到考前2个月需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进行模拟。这部分是考研英语能否通过的关键。写作,可以依据可能出现的题材,按照范文的套路进行“八股文”式的操作就行,最好也是要经常练笔,背诵一点万能句型也是不错的选择。3、落实学习计划,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两年时间,可以完成无限可能,但我一般对长期规划的学习不太信任,所以如果你能坚持两年有针对性的学习英语,通过考研英语是100%的成功率。祝你好运!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欢迎点赞支持我哦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刘备娶了吴国太,倒是一段不错的姻缘,但可惜天公不作美,难成其好事。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就娶了吴懿之妹吴氏,不仅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且取得了益州世族的支持,对于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刘备,对于孙刘联盟,特别是对于刘备来说,那是难得的好婚姻。01刘备与吴国太年龄相当,应该十分般配。史料中并无吴国太其人的历史记载,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演义、戏剧等的说法。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孙坚(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县)人。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孙坚的吴夫人,也就是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可能的姐姐吴氏,本是吴人,迁居钱塘,早年与弟弟吴景一起居住。孙坚听说吴氏长得才貌双全,就想娶以为妻。但吴氏亲戚嫌弃孙坚轻浮狡狂,打算拒绝这门亲事。孙坚得知后,非常嫉恨他们。吴夫人就对亲戚说:“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一个女儿而招致灾祸,这事听天由命,如果自己婚姻不顺,也就认命了。于是,吴夫人就嫁给了孙坚,并生下了四男一女。初平二年(191年),袁术命令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年仅三十七岁。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少的孙权继承其父兄基业,吴夫人帮助治理军国大事,很有成效。从这里看出,吴夫人的确很有远见和才能,充满政治智慧。建安七年(202年),吴夫人病逝。临死之前,引见张昭,嘱以后事,与孙坚合葬高陵。不清楚吴夫人生年,从孙策、孙权的出生时间大题可以看出吴夫人的生年。熹平四年(175年),长子孙策出生,光和五年(182年)次子孙权出生。如果吴夫人十六岁嫁给孙坚,大约其在160年前出生。这样看来,如果吴夫人真有一个妹妹也嫁给了孙坚,也就是演义所说的吴国太,那么她大约应该在160年后出生。因为吴氏嫁给孙坚受到了家庭的阻力,因而吴夫人不太可能与吴国太一起很早都嫁给孙坚。如果吴国太真是孙坚次妻,应该是孙坚成名之后,有了基业再娶吴国太。这样来看,吴国太应该比吴夫人小一些。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刘备出生在161年,很可能这个吴国太与刘备年龄差不多,更可能还小一些。既然吴夫人才貌双全,那么其妹吴国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刘备能够娶了吴国太还真是一门好姻缘,因为政治联姻看重的是政治利益,而非年龄、才貌。何况政治利益巨大,才貌又不差,年龄还相当,岂不是好姻缘呢?02吴国太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坚次妻,但在正史中却无此人的记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朗、孙尚香的母亲,原型是孙坚之妾丁氏。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八岁,而孙氏具体年龄不详,既然是孙权的妹妹,就比孙权要小,此时孙权(182--252年)已经二十七岁。孙坚在191年就去世了,即便是遗腹子,孙尚香也起码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孙尚香还待字闺中,似乎年龄偏大。但孙氏性情豪侠,不是一般的女子,非英雄不嫁也在情理之中。据说是因为吴国太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这才促成了这段佳缘。既然年龄不是问题,小点可以,大点也完全可以,只要符合政治利益就行了。既然吴国太对刘备非常满意,如果她愿意下嫁,尽管年龄稍大一点,徐年半老,但对刘备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刘备素来是“老婆如衣服”,只要合身,不妨一穿。有了钱可以随时换衣服,刘备并不缺女人。如果老婆能带来利益,年龄大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03地位不匹配,这就不可能成为事实婚姻。婚姻可以不讲究年龄,但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就当时刘备的身份,还不足以娶得吴国太。且不去管吴国太是否确有此人,即便真是孙权的继母,也不可能做主嫁给刘备。其一,政治婚姻是出于政治需要,孙权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最渴望联盟的是刘备,而非孙权。联盟对刘备来说,意义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必如此忍辱负重,委屈求全。虽说是继母,但毕竟有母子之份,纵然吴国太十分愿意,孙权也不能为了政治利益将继母嫁给刘备。其二,孙权将妹妹孙氏嫁给刘备,本来是周瑜所用之计,是为了笼络、控制刘备。孙刘联盟早晚要破裂,孙权压根儿就没有打算与刘备一直合作下去。第三,吴国太嫁给了刘备,孙权就成为了刘备的继子。这在辈分上孙权就差了刘备一截。如果吴国太一心想辅佐刘备,那么,孙权集团就彻底沦为刘备的打工仔。这是孙权不可能接受的事情。由此看来,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了刘备,毫无疑问,孙刘联盟一定会得到巩固,并且不再是联盟而直接成为了一家人。但这一家人就要改换主人了,孙权可能不再是一家之主,刘备将会是这家的主人。孙权不傻,她未必不愿意嫁出吴国太,但绝不会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让出。就孙权的个性,先后两次对曹操、曹丕爷俩称臣,如果有十分的必要,而且曹操喜欢吴国太,倒是可以考虑这个事。就如张绣与其婶婶的故事,张绣之所以反叛,未必是曹操霸占了其婶婶。一个独居的寡妇得到曹操的宠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究其原因,是因为曹操没有及时对张绣、贾诩做出合适的封赏。如果政治需要,孙权把吴国太嫁出去,也是一步妙棋。但刘备不行,资格不够,孙权不会委曲求全。从战国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而位列秦国相国,与秦庄襄王共分秦国,成为天下商人的榜样。同时商人待遇低下,若无权势者庇护,难以生存进行物资交流,因此富豪巨商皆对攀附权贵极尽心力。乱世之时,若有强者庇护,商贾之家尚可保全,若无强者庇护,敌军入城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宰割,那样的结果自然难以想象。因此,徐州的糜竺兄弟,主动献出全部的身家与刘备,希望刘备成为家族的守护者,若刘备能够建立基业,不仅可以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够光宗耀祖富贵无边。此外江东孙氏起兵之初依仗周瑜家族,后得到张氏等家族的支持,曹操也是由各家族联合支持,才能征战四方而钱财用度。可以肯定的是,糜氏家族在刘备的扩展中,也逐渐走向仕途,张昭等也参与东吴建设,两者的利益逐渐融合,虽然呈现依附状态,但鼎力的局面,也导致士族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利!各家族更看重的是利益,只有带给家族利益的政权,才是效忠的对象,所以,这样的依附关系并不稳固。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英语语言是一种经验积累型学习,更是一种应用实践型学习。如果从语言运用角度来说,两年时间来达成目标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从通过考试的角度来说,两年时间绰绰有余。下面就从通过考研英语的角度来谈。考研英语虽然阻碍了众多同学,但实际每年的国家线并不高,按照考研的平均学习强度来推测,通过英语是大概率事件。具体的需要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本科期间英语四六级分数就已经不错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同等英语应试能力,这部分同学只要稍微针对性强化一下即可,更多的是很多同学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四级一直都达不到及格分,我想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他们来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做好英语基础性学习,把过去没有系统掌握的核心语法,单词,短语做一个学习计划。语法知识需要在3个月左右完成学习,不用死钻牛角尖,掌握常见语法结构就行,比较难懂的语法知识点可以忽略。单词,短语的记忆时间可以拉的长一点,12个月以内,但一定要坚持,每天花30-40分钟即可。2、强化考研英语专项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需要找一些阅读技巧,但不能迷信技巧。任何的技巧都是因人而异的,强行运用,只会导致更差的结果出现。把大神们推荐的英语阅读技巧都运用一遍,看看自己能否适应,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大量的阅读,每天都要坚持做1-2篇,到考前2个月需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进行模拟。这部分是考研英语能否通过的关键。写作,可以依据可能出现的题材,按照范文的套路进行“八股文”式的操作就行,最好也是要经常练笔,背诵一点万能句型也是不错的选择。3、落实学习计划,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两年时间,可以完成无限可能,但我一般对长期规划的学习不太信任,所以如果你能坚持两年有针对性的学习英语,通过考研英语是100%的成功率。祝你好运!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欢迎点赞支持我哦“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当年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孙权是英雄,是三国时代名君之一。然而,英雄未必一生都是英雄,名君善始未必能善终。当一个人握有无限的权力,久而久之,会滑下腐败、堕落的深渊。因为人不是机器,而是情绪的动物,人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研究历史时,发现人的复杂性,曾经英明的领袖,会变成嗜血狂魔,比如明代的朱元璋。据笔者研究,专制者越到老年,性格越发残忍,其中之原因,大概因为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漠视别人的死亡。当他发现权力、富贵以及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在死神到来时变得一文不值时,更会嚣张地、肆无忌惮地在活着时享受权力的快感。当一个人渐渐苍老时,壮年时那种自信渐渐消磨掉,身体的羸弱容易怀疑别人有图谋不轨的企图,随之而来是疑神疑鬼。即便英明一世的汉武帝,晚年时也草木皆兵,屡兴大狱,处死自己的妻儿子女毫不动心,俨然已是人间魔王。公元238年,即司马懿东征公孙渊的那年,孙权五十六岁,虽说不上老,却已经掌权达三十八年之久。或许是公孙渊的下场让他触目心惊,别看坐在台上风风光光,一旦风光不再,下场比谁都凄凉。孙权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相信权力,而不相信别人。独裁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经常不约而同地做出同一选择:加强特务机构,任用酷吏以威慑群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原本不起眼的人物突然火箭般蹿起,成为东吴帝国人人畏惧的大神。此人名叫吕壹,官职是中书郎,这本不是级别特别高的官,孙权交给他一个新差事,叫“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什么意思呢?就是各级官府、州郡有监督权。这官权力有多大,光看名称是看不出来的。起初吕壹还比较老实,不敢太过分,后来他发现一个事实,这个机构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它刺探、掌握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这个机构,有点类似明代锦衣卫、民国的军统,论别级不一定很高,论实际权力则大得惊人。很快,吕壹就尝到甜头。什么叫权力,能操纵别人生死就叫权力。吕壹精通法典,凡看不顺眼的人,他只要略施小计,引用法律条文发动巧妙的攻击,可以把无辜的说成有罪,把活的说成死的。几次打击报复后,吕壹更加胆大妄为,自以为是皇帝的猎犬,自然有咬人的权利。于是乎,大臣们最细小的过失,也经他的口传到孙权耳中,然后根据个人好恶添油加醋。很快,朝廷被恐怖的氛围所笼罩。其实,孙权时代的特务机构与明代锦衣卫、东厂是不能相比的,只是东吴政治清明四十多年,忽然急转直下,没人能够适应。只有太子孙登还敢于进言几句,可是他哪里晓得父皇的内心世界,孙权一句也听不进去。连太子的话都没用,其他人只好闭紧嘴巴,不发表意见,远远望见吕壹,都不敢正面而视。吕壹更加胆大妄为了。江夏太守刁嘉与吕壹有隙,吕壹诬告刁嘉“谤讪国政”,就是诽谤、嘲讽国家政策。吕壹摸准孙权的性格,当了快四十年的领袖,“伟光正”的形象是要的,污蔑伟大领袖怎么行!孙权怒了,刁嘉果然“刁”,拿下,入狱严审。这一审不要紧,吕壹乘机扩大打击面,被株连者甚众。江夏太守是地方大吏,侍中是朝中重臣,都轻而易举被吕壹构陷,还有谁能逃过其魔爪呢?很快,吕壹的目的竟然直指丞相顾雍。他暗地里收罗顾雍一些过失,秘密向孙权检举揭发。晚年的孙权对臣属防患心很强,大为震怒。关键时刻,黄门侍郎谢宏救了顾雍,他对吕壹说,顾雍若是倒了,潘浚必成丞相,而潘浚正是吕壹的眼中钉。潘浚是东吴帝国重臣,与上大将军陆逊堪称是吴国的两大支柱。潘浚为人耿直,绝不逆来顺受。他与陆逊驻军于武昌,两人每每谈及吕壹乱政,无不痛心疾首,说到动情处往往泪流满面。吕壹不死,东吴必乱。一个计划在潘浚脑海里形成:进京面圣,扳倒吕壹。他上书请求入朝,目的是要当着孙权的面揭发吕壹的罪恶。潘浚回到首都建业后,令他倍感失望的是,连太子孙登的进言孙权都置之不理,儿子的话听不进去,会听他一个大臣的话么?行动超越语言。既然扯嘴皮子没用,那就真刀真枪地干吧!潘浚要干什么呢?刺杀吕壹!他摆下酒宴,大宴宾客,朝中文武大臣皆在邀请之列。他的计划,是在酒宴过程中,亲自刺杀吕壹,结果这个大特务的狗命。要知道吕壹现在是孙权身边的大红人,刺杀的后果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国家的未来,潘浚已经没时间去理会后果,哪怕赔上身家性命,他也要为国除贼,为民除害。然而,刺杀并没有成功。因为吕壹根本没去参加宴会。满朝的人都知道他对吕壹恨之入骨,吕壹怎么会不知。别看吕壹狐假虎威,其实很怕死,若一脚踏进潘浚家,恐怕是直着进去,横着出来。对吕壹的倒行逆施最为抵制的是军方,眼看顾雍、陆逊、潘浚三人处境日益恶化,西陵督步骘上书皇帝孙权,认为三位大臣“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他进一步指出,不应该由其他官员监视、考核他们,试想想,能力低的人如何考核能力高的,品格低的人如何评判品格高的?孙权仍没有理会步骘,这种态度助长了吕壹的嚣张气焰。作为一个政坛上后起之秀,吕壹对国家没什么功勋可言,唯有依靠网罗罪状、屡兴大狱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左将军朱据不幸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朱据案十分可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吕壹这名酷吏罗织罪状的手段。事情是由一笔钱款引发的:朱据的部曲有一笔三万钱的中央财政拔款,但是这笔款突然不翼而飞。吕壹怀疑朱据私吞这笔公款,但怀疑归怀疑,他没有确切证据,不好直接找朱据对质,便逮捕其手下的财务主管,严刑逼供。严刑的结果,没有逼出口供,倒把人给拷打致死。死几个人算什么,冷血动物吕壹没放在心上,把死者尸体扔出监狱。与吕壹相比,朱据比较有人情味,看到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冤死,心里十分难过,便买了棺材,为他入殓下葬。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朱据的罪据,吕壹当即奏报皇帝孙权:朱据为主管厚葬,肯定是因为主管为他隐瞒贪污三万钱的事实。没有好处,你能做这好事吗?吕壹的逻辑,倒是代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逻辑,就像当下“扶老人”被反诬时,讹人的一方总说:“你要没撞,会这么好心去扶吗?”这种逻辑看上去很可笑,可悲哀的是它有一定的市场。至少孙权看了后是认同的:对呀,你朱据厚葬嫌疑犯什么意思,莫非你才是背后主犯?查,给我狠狠地查!朱将军朱据现在才明白,自己能统率千军万马,可是一个小人就可以把他打翻在地了。怎么办?他百口莫辩,那三万钱怎么不翼而飞,他的确不知情,没找到那笔款,就没法洗去嫌疑。唉,他长叹一声,看来是免不了坐牢了,他索性搬出家门,铺了个草堆,画地为牢,听候定罪。也算朱据运气不错,正当吕壹打算穷追猛打时,公款失踪案有了重大线索。典军吏刘助指证,这笔三万钱的公款乃是被工匠王遂以诈骗手段冒领,与朱据及左右亲信毫无关系。刘助的证据来得太及时了,不仅救了朱据一命,还揭露吕壹滥用刑法、草菅人命、构陷大臣的违法犯罪行为。按理说,朱据这个案件所涉及的款项数额并不大,无须如此兴师动众。吕壹之所以想整垮朱据,不仅因为他是左将军,更在于他另一个身份:孙权的女婿。要是孙权女婿都成为自己的囚徒,谁还敢与自己作对呢?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吕壹的好运是走到尽头了。吕壹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时间,朝臣们群情激昂,弹劾这个大特务。孙权重用吕壹,是想通过特务机构达到控制群臣的目的,说白了,吕壹就是条走狗罢了。在中国历史上,酷吏的下场一般都不好,得势时呼风唤雨,失势时千夫所指、万民唾骂,皇帝先放出走狗咬咬人,让人畏惧,然后又宰几条狗以彰显恩德,这就叫恩威并施。吕壹得罪的人太多,干的坏事也太多。审理吕壹案件的人,正是曾被他陷害过的丞相顾雍,这次难逃一死了。大特务吕壹如一阵风,旋起旋灭。然而,在大家拍手称快时,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回顾吕壹擅权的来龙去脉,可以清晰地发现吴国历史已然走到一个转折点。孙权已经从一代明君滑向暴虐的深渊,清明的政治将笼罩恐怖的阴影。这背后的原因,正是帝王权力无限制膨胀的结果,“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以孙权之贤,也不能幸免于此。敢于触犯孙权的人,只有老家伙张昭。张昭病逝于公元236年,仅仅两年后,便出现吕壹乱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张昭对于东吴帝国的政治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孙权并不太喜欢张昭,但好歹一直记得他是母亲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这也是张昭敢于叫板孙权的底气所在。有张昭在,孙权总有所顾忌,不得为所欲为,这一点点限制是弥足珍贵的。连这点限制也没有,一代大帝孙权离暴君的日子也不远了。在读了许多历史之后,笔者发现人是复杂善变的,人的道德在权力的冲击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在巨大权力面前仍保有一颗仁爱之心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且其中有些人只是因为死得早而已。“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王莽死得早,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道德楷模;有人说,希特勒要是在1938年前死掉,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就是这么会开玩笑,从道德楷模到骗子,从民族英雄到民族罪人,其中的鸿沟并不如想象中的巨大。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刘备娶了吴国太,倒是一段不错的姻缘,但可惜天公不作美,难成其好事。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就娶了吴懿之妹吴氏,不仅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且取得了益州世族的支持,对于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刘备,对于孙刘联盟,特别是对于刘备来说,那是难得的好婚姻。01刘备与吴国太年龄相当,应该十分般配。史料中并无吴国太其人的历史记载,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演义、戏剧等的说法。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孙坚(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县)人。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孙坚的吴夫人,也就是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可能的姐姐吴氏,本是吴人,迁居钱塘,早年与弟弟吴景一起居住。孙坚听说吴氏长得才貌双全,就想娶以为妻。但吴氏亲戚嫌弃孙坚轻浮狡狂,打算拒绝这门亲事。孙坚得知后,非常嫉恨他们。吴夫人就对亲戚说:“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一个女儿而招致灾祸,这事听天由命,如果自己婚姻不顺,也就认命了。于是,吴夫人就嫁给了孙坚,并生下了四男一女。初平二年(191年),袁术命令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年仅三十七岁。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少的孙权继承其父兄基业,吴夫人帮助治理军国大事,很有成效。从这里看出,吴夫人的确很有远见和才能,充满政治智慧。建安七年(202年),吴夫人病逝。临死之前,引见张昭,嘱以后事,与孙坚合葬高陵。不清楚吴夫人生年,从孙策、孙权的出生时间大题可以看出吴夫人的生年。熹平四年(175年),长子孙策出生,光和五年(182年)次子孙权出生。如果吴夫人十六岁嫁给孙坚,大约其在160年前出生。这样看来,如果吴夫人真有一个妹妹也嫁给了孙坚,也就是演义所说的吴国太,那么她大约应该在160年后出生。因为吴氏嫁给孙坚受到了家庭的阻力,因而吴夫人不太可能与吴国太一起很早都嫁给孙坚。如果吴国太真是孙坚次妻,应该是孙坚成名之后,有了基业再娶吴国太。这样来看,吴国太应该比吴夫人小一些。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刘备出生在161年,很可能这个吴国太与刘备年龄差不多,更可能还小一些。既然吴夫人才貌双全,那么其妹吴国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刘备能够娶了吴国太还真是一门好姻缘,因为政治联姻看重的是政治利益,而非年龄、才貌。何况政治利益巨大,才貌又不差,年龄还相当,岂不是好姻缘呢?02吴国太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坚次妻,但在正史中却无此人的记载。演义中吴国太是孙朗、孙尚香的母亲,原型是孙坚之妾丁氏。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八岁,而孙氏具体年龄不详,既然是孙权的妹妹,就比孙权要小,此时孙权(182--252年)已经二十七岁。孙坚在191年就去世了,即便是遗腹子,孙尚香也起码十八岁了。这个年龄孙尚香还待字闺中,似乎年龄偏大。但孙氏性情豪侠,不是一般的女子,非英雄不嫁也在情理之中。据说是因为吴国太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这才促成了这段佳缘。既然年龄不是问题,小点可以,大点也完全可以,只要符合政治利益就行了。既然吴国太对刘备非常满意,如果她愿意下嫁,尽管年龄稍大一点,徐年半老,但对刘备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刘备素来是“老婆如衣服”,只要合身,不妨一穿。有了钱可以随时换衣服,刘备并不缺女人。如果老婆能带来利益,年龄大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03地位不匹配,这就不可能成为事实婚姻。婚姻可以不讲究年龄,但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就当时刘备的身份,还不足以娶得吴国太。且不去管吴国太是否确有此人,即便真是孙权的继母,也不可能做主嫁给刘备。其一,政治婚姻是出于政治需要,孙权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最渴望联盟的是刘备,而非孙权。联盟对刘备来说,意义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必如此忍辱负重,委屈求全。虽说是继母,但毕竟有母子之份,纵然吴国太十分愿意,孙权也不能为了政治利益将继母嫁给刘备。其二,孙权将妹妹孙氏嫁给刘备,本来是周瑜所用之计,是为了笼络、控制刘备。孙刘联盟早晚要破裂,孙权压根儿就没有打算与刘备一直合作下去。第三,吴国太嫁给了刘备,孙权就成为了刘备的继子。这在辈分上孙权就差了刘备一截。如果吴国太一心想辅佐刘备,那么,孙权集团就彻底沦为刘备的打工仔。这是孙权不可能接受的事情。由此看来,如果孙权把吴国太嫁给了刘备,毫无疑问,孙刘联盟一定会得到巩固,并且不再是联盟而直接成为了一家人。但这一家人就要改换主人了,孙权可能不再是一家之主,刘备将会是这家的主人。孙权不傻,她未必不愿意嫁出吴国太,但绝不会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让出。就孙权的个性,先后两次对曹操、曹丕爷俩称臣,如果有十分的必要,而且曹操喜欢吴国太,倒是可以考虑这个事。就如张绣与其婶婶的故事,张绣之所以反叛,未必是曹操霸占了其婶婶。一个独居的寡妇得到曹操的宠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究其原因,是因为曹操没有及时对张绣、贾诩做出合适的封赏。如果政治需要,孙权把吴国太嫁出去,也是一步妙棋。但刘备不行,资格不够,孙权不会委曲求全。从战国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而位列秦国相国,与秦庄襄王共分秦国,成为天下商人的榜样。同时商人待遇低下,若无权势者庇护,难以生存进行物资交流,因此富豪巨商皆对攀附权贵极尽心力。乱世之时,若有强者庇护,商贾之家尚可保全,若无强者庇护,敌军入城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宰割,那样的结果自然难以想象。因此,徐州的糜竺兄弟,主动献出全部的身家与刘备,希望刘备成为家族的守护者,若刘备能够建立基业,不仅可以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够光宗耀祖富贵无边。此外江东孙氏起兵之初依仗周瑜家族,后得到张氏等家族的支持,曹操也是由各家族联合支持,才能征战四方而钱财用度。可以肯定的是,糜氏家族在刘备的扩展中,也逐渐走向仕途,张昭等也参与东吴建设,两者的利益逐渐融合,虽然呈现依附状态,但鼎力的局面,也导致士族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利!各家族更看重的是利益,只有带给家族利益的政权,才是效忠的对象,所以,这样的依附关系并不稳固。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英语语言是一种经验积累型学习,更是一种应用实践型学习。如果从语言运用角度来说,两年时间来达成目标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从通过考试的角度来说,两年时间绰绰有余。下面就从通过考研英语的角度来谈。考研英语虽然阻碍了众多同学,但实际每年的国家线并不高,按照考研的平均学习强度来推测,通过英语是大概率事件。具体的需要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本科期间英语四六级分数就已经不错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同等英语应试能力,这部分同学只要稍微针对性强化一下即可,更多的是很多同学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四级一直都达不到及格分,我想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他们来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做好英语基础性学习,把过去没有系统掌握的核心语法,单词,短语做一个学习计划。语法知识需要在3个月左右完成学习,不用死钻牛角尖,掌握常见语法结构就行,比较难懂的语法知识点可以忽略。单词,短语的记忆时间可以拉的长一点,12个月以内,但一定要坚持,每天花30-40分钟即可。2、强化考研英语专项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需要找一些阅读技巧,但不能迷信技巧。任何的技巧都是因人而异的,强行运用,只会导致更差的结果出现。把大神们推荐的英语阅读技巧都运用一遍,看看自己能否适应,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大量的阅读,每天都要坚持做1-2篇,到考前2个月需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进行模拟。这部分是考研英语能否通过的关键。写作,可以依据可能出现的题材,按照范文的套路进行“八股文”式的操作就行,最好也是要经常练笔,背诵一点万能句型也是不错的选择。3、落实学习计划,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两年时间,可以完成无限可能,但我一般对长期规划的学习不太信任,所以如果你能坚持两年有针对性的学习英语,通过考研英语是100%的成功率。祝你好运!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欢迎点赞支持我哦“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当年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孙权是英雄,是三国时代名君之一。然而,英雄未必一生都是英雄,名君善始未必能善终。当一个人握有无限的权力,久而久之,会滑下腐败、堕落的深渊。因为人不是机器,而是情绪的动物,人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研究历史时,发现人的复杂性,曾经英明的领袖,会变成嗜血狂魔,比如明代的朱元璋。据笔者研究,专制者越到老年,性格越发残忍,其中之原因,大概因为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漠视别人的死亡。当他发现权力、富贵以及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在死神到来时变得一文不值时,更会嚣张地、肆无忌惮地在活着时享受权力的快感。当一个人渐渐苍老时,壮年时那种自信渐渐消磨掉,身体的羸弱容易怀疑别人有图谋不轨的企图,随之而来是疑神疑鬼。即便英明一世的汉武帝,晚年时也草木皆兵,屡兴大狱,处死自己的妻儿子女毫不动心,俨然已是人间魔王。公元238年,即司马懿东征公孙渊的那年,孙权五十六岁,虽说不上老,却已经掌权达三十八年之久。或许是公孙渊的下场让他触目心惊,别看坐在台上风风光光,一旦风光不再,下场比谁都凄凉。孙权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相信权力,而不相信别人。独裁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经常不约而同地做出同一选择:加强特务机构,任用酷吏以威慑群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原本不起眼的人物突然火箭般蹿起,成为东吴帝国人人畏惧的大神。此人名叫吕壹,官职是中书郎,这本不是级别特别高的官,孙权交给他一个新差事,叫“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什么意思呢?就是各级官府、州郡有监督权。这官权力有多大,光看名称是看不出来的。起初吕壹还比较老实,不敢太过分,后来他发现一个事实,这个机构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它刺探、掌握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这个机构,有点类似明代锦衣卫、民国的军统,论别级不一定很高,论实际权力则大得惊人。很快,吕壹就尝到甜头。什么叫权力,能操纵别人生死就叫权力。吕壹精通法典,凡看不顺眼的人,他只要略施小计,引用法律条文发动巧妙的攻击,可以把无辜的说成有罪,把活的说成死的。几次打击报复后,吕壹更加胆大妄为,自以为是皇帝的猎犬,自然有咬人的权利。于是乎,大臣们最细小的过失,也经他的口传到孙权耳中,然后根据个人好恶添油加醋。很快,朝廷被恐怖的氛围所笼罩。其实,孙权时代的特务机构与明代锦衣卫、东厂是不能相比的,只是东吴政治清明四十多年,忽然急转直下,没人能够适应。只有太子孙登还敢于进言几句,可是他哪里晓得父皇的内心世界,孙权一句也听不进去。连太子的话都没用,其他人只好闭紧嘴巴,不发表意见,远远望见吕壹,都不敢正面而视。吕壹更加胆大妄为了。江夏太守刁嘉与吕壹有隙,吕壹诬告刁嘉“谤讪国政”,就是诽谤、嘲讽国家政策。吕壹摸准孙权的性格,当了快四十年的领袖,“伟光正”的形象是要的,污蔑伟大领袖怎么行!孙权怒了,刁嘉果然“刁”,拿下,入狱严审。这一审不要紧,吕壹乘机扩大打击面,被株连者甚众。江夏太守是地方大吏,侍中是朝中重臣,都轻而易举被吕壹构陷,还有谁能逃过其魔爪呢?很快,吕壹的目的竟然直指丞相顾雍。他暗地里收罗顾雍一些过失,秘密向孙权检举揭发。晚年的孙权对臣属防患心很强,大为震怒。关键时刻,黄门侍郎谢宏救了顾雍,他对吕壹说,顾雍若是倒了,潘浚必成丞相,而潘浚正是吕壹的眼中钉。潘浚是东吴帝国重臣,与上大将军陆逊堪称是吴国的两大支柱。潘浚为人耿直,绝不逆来顺受。他与陆逊驻军于武昌,两人每每谈及吕壹乱政,无不痛心疾首,说到动情处往往泪流满面。吕壹不死,东吴必乱。一个计划在潘浚脑海里形成:进京面圣,扳倒吕壹。他上书请求入朝,目的是要当着孙权的面揭发吕壹的罪恶。潘浚回到首都建业后,令他倍感失望的是,连太子孙登的进言孙权都置之不理,儿子的话听不进去,会听他一个大臣的话么?行动超越语言。既然扯嘴皮子没用,那就真刀真枪地干吧!潘浚要干什么呢?刺杀吕壹!他摆下酒宴,大宴宾客,朝中文武大臣皆在邀请之列。他的计划,是在酒宴过程中,亲自刺杀吕壹,结果这个大特务的狗命。要知道吕壹现在是孙权身边的大红人,刺杀的后果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国家的未来,潘浚已经没时间去理会后果,哪怕赔上身家性命,他也要为国除贼,为民除害。然而,刺杀并没有成功。因为吕壹根本没去参加宴会。满朝的人都知道他对吕壹恨之入骨,吕壹怎么会不知。别看吕壹狐假虎威,其实很怕死,若一脚踏进潘浚家,恐怕是直着进去,横着出来。对吕壹的倒行逆施最为抵制的是军方,眼看顾雍、陆逊、潘浚三人处境日益恶化,西陵督步骘上书皇帝孙权,认为三位大臣“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他进一步指出,不应该由其他官员监视、考核他们,试想想,能力低的人如何考核能力高的,品格低的人如何评判品格高的?孙权仍没有理会步骘,这种态度助长了吕壹的嚣张气焰。作为一个政坛上后起之秀,吕壹对国家没什么功勋可言,唯有依靠网罗罪状、屡兴大狱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左将军朱据不幸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朱据案十分可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吕壹这名酷吏罗织罪状的手段。事情是由一笔钱款引发的:朱据的部曲有一笔三万钱的中央财政拔款,但是这笔款突然不翼而飞。吕壹怀疑朱据私吞这笔公款,但怀疑归怀疑,他没有确切证据,不好直接找朱据对质,便逮捕其手下的财务主管,严刑逼供。严刑的结果,没有逼出口供,倒把人给拷打致死。死几个人算什么,冷血动物吕壹没放在心上,把死者尸体扔出监狱。与吕壹相比,朱据比较有人情味,看到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冤死,心里十分难过,便买了棺材,为他入殓下葬。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朱据的罪据,吕壹当即奏报皇帝孙权:朱据为主管厚葬,肯定是因为主管为他隐瞒贪污三万钱的事实。没有好处,你能做这好事吗?吕壹的逻辑,倒是代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逻辑,就像当下“扶老人”被反诬时,讹人的一方总说:“你要没撞,会这么好心去扶吗?”这种逻辑看上去很可笑,可悲哀的是它有一定的市场。至少孙权看了后是认同的:对呀,你朱据厚葬嫌疑犯什么意思,莫非你才是背后主犯?查,给我狠狠地查!朱将军朱据现在才明白,自己能统率千军万马,可是一个小人就可以把他打翻在地了。怎么办?他百口莫辩,那三万钱怎么不翼而飞,他的确不知情,没找到那笔款,就没法洗去嫌疑。唉,他长叹一声,看来是免不了坐牢了,他索性搬出家门,铺了个草堆,画地为牢,听候定罪。也算朱据运气不错,正当吕壹打算穷追猛打时,公款失踪案有了重大线索。典军吏刘助指证,这笔三万钱的公款乃是被工匠王遂以诈骗手段冒领,与朱据及左右亲信毫无关系。刘助的证据来得太及时了,不仅救了朱据一命,还揭露吕壹滥用刑法、草菅人命、构陷大臣的违法犯罪行为。按理说,朱据这个案件所涉及的款项数额并不大,无须如此兴师动众。吕壹之所以想整垮朱据,不仅因为他是左将军,更在于他另一个身份:孙权的女婿。要是孙权女婿都成为自己的囚徒,谁还敢与自己作对呢?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吕壹的好运是走到尽头了。吕壹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时间,朝臣们群情激昂,弹劾这个大特务。孙权重用吕壹,是想通过特务机构达到控制群臣的目的,说白了,吕壹就是条走狗罢了。在中国历史上,酷吏的下场一般都不好,得势时呼风唤雨,失势时千夫所指、万民唾骂,皇帝先放出走狗咬咬人,让人畏惧,然后又宰几条狗以彰显恩德,这就叫恩威并施。吕壹得罪的人太多,干的坏事也太多。审理吕壹案件的人,正是曾被他陷害过的丞相顾雍,这次难逃一死了。大特务吕壹如一阵风,旋起旋灭。然而,在大家拍手称快时,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回顾吕壹擅权的来龙去脉,可以清晰地发现吴国历史已然走到一个转折点。孙权已经从一代明君滑向暴虐的深渊,清明的政治将笼罩恐怖的阴影。这背后的原因,正是帝王权力无限制膨胀的结果,“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以孙权之贤,也不能幸免于此。敢于触犯孙权的人,只有老家伙张昭。张昭病逝于公元236年,仅仅两年后,便出现吕壹乱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张昭对于东吴帝国的政治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孙权并不太喜欢张昭,但好歹一直记得他是母亲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这也是张昭敢于叫板孙权的底气所在。有张昭在,孙权总有所顾忌,不得为所欲为,这一点点限制是弥足珍贵的。连这点限制也没有,一代大帝孙权离暴君的日子也不远了。在读了许多历史之后,笔者发现人是复杂善变的,人的道德在权力的冲击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在巨大权力面前仍保有一颗仁爱之心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且其中有些人只是因为死得早而已。“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王莽死得早,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道德楷模;有人说,希特勒要是在1938年前死掉,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就是这么会开玩笑,从道德楷模到骗子,从民族英雄到民族罪人,其中的鸿沟并不如想象中的巨大。从感情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合适。因为江东基业,起自孙策。不追封为帝,似乎说不过去。但是,如果从后世晋朝初年司马炎和司马攸两兄弟交恶的故事看,你就会知道孙权不追封孙策为帝是多么英明的举动。帝王,有时候不能从亲情上考虑,而应该从政治稳定上考虑问题。一、追封伯父为帝的司马炎司马氏的天下,起于曹魏嘉平元年的高平陵政变。这一年司马懿奋力一搏,诛杀曹爽,大权独揽。但是,当时很多支持司马懿的曹魏大臣,如蒋济、陈泰,都是因为不满曹爽、希望司马懿匡扶社稷才支持政变的。而政变后,司马懿诛杀曹爽不得人心,司马家能否稳固执政都是个问题。因为司马懿在政变三年后就死了。司马师当时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辅政,就已经很尴尬了,因为司马师的资历不足以当大将军。很多大臣看清了司马家的真面目后,部分选择了抵抗,比如李丰、许允(这位当初帮助司马家劝说曹爽放弃兵权)、毋丘俭,但是都被司马师一一化解。司马师执政五年,是司马家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五年。很多大臣在这五年中彻底由魏臣转变为了司马氏之臣。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执政。由于司马师无子,司马昭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等到司马昭为晋王,即将篡位的时候,他准备立世子。最初,他就想立司马攸,因为司马攸素有贤名,很得司马昭喜爱。而且,司马昭一向敬仰自己的哥哥司马师,认为自己的天下本应该是哥哥的,所以应该把皇位还给哥哥。而司马攸法理上就是司马师的嫡子,实际上是司马昭的亲子。双重情分下,史载司马攸“几为太子者数矣”。后来在朝廷重臣何曾、贾充、羊琇的劝说下,才立了长子司马炎为太子。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封弟弟司马攸为齐王。同时,他追封祖父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司马攸的嫡母羊氏(司马师正室)和生母王氏(司马昭正室,司马炎、司马攸亲母),并为皇太后。这就尴尬了,因为齐王司马攸也有了皇子身份。此时齐王司马攸的身份是,宗法上,他是景帝司马师和羊皇后的嫡长子,是皇子。实际上,他是文帝司马昭和王皇后的亲子,嫡次子。而他与现任皇帝司马炎,名为堂兄弟,实为亲兄弟。而很多大臣,都认为天下本来就是司马师的,当年司马昭也这么认为。而司马攸为齐王后,继续保持了贤明,是一代贤王。所以,晋朝一建立,很对大臣把对司马师的情感就寄托在了司马攸的身上,要求立司马攸为皇太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后来司马攸又当了第一重臣贾充的女婿,晋武帝司马炎也让自己的儿子司马衷娶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咸宁二年,武帝病重,当时负责京师洛阳外围军队的河南尹夏侯和就暗示掌握禁军的贾充说,卿二女婿,当立贤啊。其实就是让贾充趁乱拥立司马攸。武帝病好后,就开始打压齐王司马攸,让其去封地,离开政治中心洛阳。结果迎来了举朝反对,甚至包括武帝自己的心腹王浑(武帝亲家)、羊琇(当年帮武帝夺得世子位),曹志(曹植之子,司马炎好友),最有能力的宗室扶风王司马骏。此事引起轩然大波,朝廷为此分裂,多位朝臣被贬。最后,以齐王司马攸暴毙身亡才结束。试想,如果司马师没有被追封为帝,那么齐王司马攸的继位法理性就会严重不足,想必朝臣中就不会有那么多想拥立司马攸的了。二、孙策对于江东的贡献甚至要高于司马师对于晋朝的贡献从司马炎、司马攸的事件可以看出,追封不是随意追封的。一旦追封,就会使旁系子弟获得皇子身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如果皇帝控制能力强还好,一旦出现不太强势的皇帝,甚至朝臣故意支持旁系子弟,那么朝廷就会出现党争,使政权陷入动荡。而孙策对于江东的贡献,甚至是大于司马师对于晋朝的贡献的,可谓是真正的江东开国者、奠基人。孙策在汉末大乱的情况下,敏锐抓住战机,以20岁的年纪,横扫江东,击败击败刘繇、王朗,趁袁术衰落又袭取了袁术地盘,同时攻打黄祖。孙策在巅峰期遇刺身亡,给江东留下了丹阳郡、庐江郡、会稽郡、吴郡、豫章郡这汉末五郡的地盘。这里面没有庐陵郡,因为庐陵郡是孙策自己分出来的,汉末本来没有庐陵郡。这就是所谓的“江东六郡”,其实是“江东五郡”。但是一直到赤壁之前,这都是继承者孙权的基本盘,立国之本啊。孙策如果被追封为帝,那其子孙就也有了皇子、皇孙的身份,有了染指东吴皇位的可能。参考孙策的威望,如果再被某些阴谋家利用,尤其是东吴本土的世家大族利用,那么对于东吴政权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实际上,在东吴末年,孙策的孙子孙奉就因为谣言被末帝孙皓所杀。东吴立国后,孙策之子孙绍仅被封为上虞侯,孙绍死后,其子孙奉袭爵。末帝孙皓夫人王氏去世后,数月不出门,当时出现谣言,说孙皓已死,大臣准备拥立孙奋(孙权第五子)和孙奉其中之一即位。孙奉名列其中,就是孙策的巨大威望在吴末仍旧存在的最好证明。后来孙皓听说谣言后,将孙奋与孙奉全部杀死。

5,王晟洪洋这名字好吗

名(乳名):王晟洪洋笔画和五行分别:4(土) 11(火) 10(水) 10(水) 此小名数理为 35 ,其暗示的信息:(高楼望月)温和平静,智达通畅,文昌技艺,奏功洋洋。(吉)

6,王晟的介绍

王晟,1986年2月18日出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级本科生、2008级硕士生,MIT斯隆管理学院2011届硕士生,曾为清华大学健美队队长。另外还有同名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东汉末官吏和明朝进士。

7,谁能用王晟我爱你做首诗

王屋山上好风光晟就愚公美名扬我爱王屋风光好爱你晟功扬美名你是我的心上人
王府佳丽容颜秀晟意至诚情悠悠我画蓝江赏金秋爱晚亭上枫叶愁你若安好我无忧原创押韵藏头诗,请采纳哦。

8,王晟莃名字怎么样寓意如何

【王】, 繁体:王, 拼音:wáng, 五行:土, 笔划:4, 姓名学解释 :一生清雅荣华,刑偶伤子,双妻之格,中年奔波,成功隆昌。(吉)【晟】, 繁体:晟, 拼音:shèng, 五行:火,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 :一生安详多才,子孙兴旺,中年吉祥,官运旺,出国之字。(吉)姓名五格测试天格:11 人格:14 地格:15 外格:12 总格:25

9,王晟为这个名字好吗

小名(乳名):王晟为笔画和五行分别:4(土) 11(火) 12(土) 此小名数理为 27 ,其暗示的信息:(增长)欲望无止,自我强烈,多受毁谤,尚可成功。(半吉)
名(乳名):王晟洪洋笔画和五行分别:4(土) 11(火) 10(水) 10(水) 此小名数理为 35 ,其暗示的信息:(高楼望月)温和平静,智达通畅,文昌技艺,奏功洋洋。(吉)
还可以

10,我叫王晟 我的名字用英文怎么说

王晟汉语拼音式:Wang Sheng——郭jia语wei最新规定,先姓、后名港式英译式:Wong Shing,Wang Shing谐音式:Sinx Wong,Shiler Wang——推荐又,Washington(这气场大,估计压不住)供参
你的英文名比如 ken 在前面 然后后面加姓氏 wang 或wong 加起来读Ken Wong这样~
Wang Sheng 祝你学习进步,工作顺利,请及时采纳谢谢
你好!cheng的谐音名字:Chance:男子名,钱斯。好运Channing:男子名,钱宁。sheng的谐音名字:Shane:男子名,贤。仁慈Shane Wang, Chance Wang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11,宝宝叫王晟什么好听大气啊

王娴雅:文雅大方。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 马援传》“辞言娴雅”。 王熠然: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个人认为取一个好的名字讲究名字巧妙别致、音韵朗畅、字形简美。名字巧妙别致是名字富有文化内涵或对家人有特殊意义,或名字名字别具一格,妙趣天成,使人眼前一亮,甚至拍案叫绝。名字音韵朗畅是指不仅选择发音清亮的字眼,使名字读起来大气朗畅;更注意名字各字之间声韵母和平仄声调的不同搭配,使名字极具灵动变化之美。名字字形简美是指笔画简便,方便书写;字形美观,避免头重脚轻,比例失调,具有对称和谐的美感;结构灵动,不仅避免字形结构同一单调,更能给名字的书写带来一种行云流水、飘逸灵动的流畅变化之美。 让孩子美好的人生,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
大气才好
王晟世

文章TAG:王晟王晟  中国  共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