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时,我们要教会孩子哪些习惯?

先说一点哈,【整理归纳】,私认为非常重要受用终身,其他方面想到再补充。你的身边有没有善于整理归纳物品的人,TA有什么特点,这个习惯是不是对TA更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呢?对于这一点,我有必要哭一哭。虽然读书以来一直都是个好学生的形象,但我想就是因为没有早点领悟归纳整理之道,真是白白错过了读北大的机会呢。

小学一年级我还是个小不点,我的娘亲很重视,早早为我准备好了新文具、新书包甚至新衣服,我去领了新课本回来还认真帮我包了书皮,上课期间本宝宝每天背着所有的课本、作业本包括自然课美术课老师要求带的各种物什,经常走在路上就被熟悉或不熟悉的大人们盯着乐。现在我只想问我娘亲一句,您当时看了我的课表为什么不提醒我每天只带相关的书本呢(也怪自己傻),不然我个子也会多长个5公分吧。

就酱,一晃六年过去了,我进了中学,课本倒是可以放在学校桌肚里了。学期伊始,立志要做个目标远大方法独到金光闪闪的学霸。却因为讲义和资料没有及时归纳整理而越积越多,想开始整理却又觉得难以下手,于是乎每天我都会拎着越来越重的讲义和资料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大学依旧如此,可能很多人对自己的寒暑假都列了个计划,比如看多少本书,学习什么技能啥的。

即便当时我长到了20岁,仍然是那个驮着很多东西的小不点。事实上,带回家的东西有很多压根就没有碰啊,又原封不动带回学校。看到了吧,从小养成的习惯会一直跟随着你,以上的种种恶行虽然没让我成为一个学渣,但也很明显无缘北大。工作之后对这一点感触更深,因为纵观身边高端洋气的大牛级人物,哪个不是装扮精简、物品精简、行事精简呢,这就是归纳整理的功效啊。

so,一个看似简单的习惯影响的不仅是我们的做事方式、思维结构,更是我们的人生轨迹啊。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对人的最大帮助当然不是现有答案的习得,而是你可以接触到不一样的事物并有兴趣去探索它独特的地方。比如我进了大学,看到室友收拾的书桌我就震惊了。喵,东西竟然这么少,这么简洁,这么清爽,我好喜欢啊。喜欢就会去观察去模仿,也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习惯呢。

某个夏天我这同学的爸妈来校看她,只拎了两个西瓜,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什么,她这极简风岂不就是她亲妈的翻版么。再来说说我的娘亲,她很勤劳,在家操持家务一刻不闲,可是家里总是堆了很多东西,看起来乱糟糟的,每次找东西都会楼上楼下翻腾好久,最后找到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上次用完放在这里了。她来我的学校也都是风风火火,肩上背上身前身后满满的包袱,每次都会很累,我也很内疚。

想想我以前的风格岂不是和我娘亲一模一样,就是什么都觉得重要,没有归纳与取舍呀,无形中给精神加了很多包袱。所以呢,受了原生家庭画风影响的你,如果现在已经不是宝宝,完全还是有机会去引导我们自己的宝宝呀。写了这么多,并没有说出我的蜕变经历,接下来会结合热门书籍《断舍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来谈一谈具体的方法论。

整理归纳的好处太多,简单列举几点:1、想要什么很容易找到,节约时间;2、合理取舍,腾出更多空间,毕竟现在房子这么贵,你自己占用的地方可能还不如你的一堆衣服;3、减少购买欲,自然也会省下银子哦;4、你留下的都是最爱的,大大提升幸福感;5、其实最最关键的,发现没有,正是这个归纳整理的过程,不断影响并塑造着你的思维方式。

无论上学、工作抑或是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日常,有些人总能轻松应对,而另外一些人则是混乱如麻,而掌握规律并合理安排轻重缓急的你,是不是对自己很满意呢。在孩童成长过程中,有些习惯真的有必要予以引导。不知你有没听过这个段子:你妈现在给你做的饭菜就是你外婆当年给你妈做的......显然,家庭教育具有传承性,可能有时你认为父母的问题处理方式不当,但请你理解,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

往之不谏来者可追,下一代的教育就靠咱们了。教育孩子首先得教育自己,说到教育就得有具体的方法论了,我在这里先抛个砖,不当处请轻拍。以下结合《断舍离》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说说具体怎么下手:1、首先想象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理想生活,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完全可以多逛逛类似的家居网站,相信会从中找到灵感,我已经看到你把房间整理成样板间的决心了;2、对经手的每样物品,都好好回忆一下,从你看到它第一眼到拥有它以及之后的使用画面,确定它是不是能让你心动的物品,是就留下,不是就坚定与之告别,感谢一直以来它对自己的付出;3、按照【物品类别】进行归类,千万不要因为使用是否顺手而打破了整体基调;4、整理的顺序:衣服、书籍、文件、小东西,最后才是纪念品;①衣服:【直立】是基本原则,切记切记;不再心动的衣服不要做家居服,要清理就彻底再见;面对衣柜,从左至右按照衣服的厚度长度排列,越往右越短越轻薄;袜子不要绑起来,要让袜子舒展得到充分休息;抽屉型收纳能给你很多帮助;②书籍:想着总有一天会读的书,那就永远不会读;kindle你值得拥有(亚马逊给我广告费哈),答主之前也是纸质书控,可是当你拥有kindle后会发现新世界的大门向你敞开;③文件:只分为【待办】和【保存】两类;信用卡明细、产品说明书、薪资表等99%都是可以丢掉的东西;④小东西:只留下【心动的】,【可能会用到的】东西就不要留了;⑤纪念品:用手抚摸带着回忆的物品,与过去对话;目前科技发达的情况下,照片都有电子照或可以扫描保存,着实余下了大把空间呀;礼物、信件等表达心意的东西,在到达你手上时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仔细想想你是要活在过去还是更好地面对未来;5、看出来了吧,整理的过程就是跟自己的过去告别的过程,你会发现“活在当下”当真是了不得的人生智慧,保留与珍惜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怎样让小朋友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行为一致?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能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总之,能独自干很多事情!可是,回到了家,直接变成“小废人”一个,啥也不会做了!这种情况,绝对出现在很多孩子身上,虽然程度不一样,但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家长都曾很郁闷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家孩子也是如此,为此我和孩子进行了斗智斗勇的过程,并最终将孩子扭转了过来。

我总结了这几条经验。首先,幼儿园老师要勤普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孩子在幼儿园里什么都能做,说明孩子具备这个能力。但回家不做,那就是懒!但是,孩子很听老师的话的,所以老师常说,效果很好。这学期,我家孩子幼儿园发起了做家务活的倡议,鼓励孩子每天做一件家务活,并要求家长拍照到微信群。我家孩子新鲜了一阵,就不愿意再做了,但老师天天在教室说,结果一个多月过去了,孩子每天都记得扔垃圾。

其次,在家里,家长要狠心。让孩子自己做事情,孩子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所以一定会和家长战斗一番。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坚决不帮孩子做,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沟通好。我家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回家就让人喂。为了让他自己吃,我和孩子爸爸说了很多。但奶奶担心饭凉了,孩子吃不饱,总喜欢喂。后来直接让奶奶回家半个月,孩子就自己吃饭了。

第三,鼓励鼓励孩子。孩子都喜欢表扬的,当孩子做了一件事后,家长一定要及时鼓励,让孩子心理充满得意。这样孩子做习惯了,就记住了,也不再别扭了。刚开始一定要鼓励,等孩子熟悉了,习以为常了,就不用了。最后,幼儿园毕竟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但家不是,如果不是太违反规则,还是让孩子在家轻松点吧。家长也不要太苛求孩子了。

如果小男孩在幼儿园里总是谦让别人,却经常被欺负,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在幼儿园里,看过各种性格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谦让,认为这是一种优良品德,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体现。谦让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不赞成总是谦让别人。过于谦让也代表着自己的软弱,和取悦别人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当然会经常遭到别人的欺负。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我详细地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告诉孩子谦让是要发你自内心的。谦让是美德这是大家的共识。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三字经》中也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说。讲的是孔融四岁时,与兄弟们一起吃梨,他自己先拿最小的来吃,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最小的孩子,大的梨应当让哥哥们吃。很多父母们都会用孔融的故事去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但是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如果孔融是发自内心的谦让那没有问题。但父母刻意这样去教育孩子,你不谦让就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是个好孩子,那个真实的自己去哪了呢?孩子再小,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总是受到这样的教育,而不敢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敢去争取,那么孩子的想法就会一直被压抑着。他的内心会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东西。他甚至在被别人欺负了后都没有勇气去反抗。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告诉孩子:你不想谦让时就不要谦让。二、告诉孩子谦让要有底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慢慢在发展他的社会性。有的孩子对其他孩子是很友好的。为了能交到一些朋友,会把自己正在玩的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一点。老师平常也会教育孩子小朋友们在一起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我们幼儿园,出现过这种情况:场景:孩子分组坐好后,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发玩具并告诉他们:大家可以自己玩,也可以把玩具放在一起,进行合作。

有的孩子一个人玩,而有一个孩子A想要更多的玩具,于是就把别人的玩具放到自己的桌子前面。孩子B不敢作声,继续玩自己的。过了一会儿,孩子A又拿了一个玩具走。而孩子C就叫起来,马上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老师在问清楚事情后,会让这位孩子A把玩具还给孩子C。虽然我们会教育孩子要团结友爱,但是有的孩子不想让,我们也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而孩子B不敢拒绝,导致后来孩子A还会经常把他的东西拿过来玩,孩子B敢怒不敢言。这种谦让实际上是纵容了其他孩子的不合理行为。原因: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欺负一个懂谦让的孩子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的孩子知道哪些人是好对付的。一个处处让着别人的孩子,在他们眼里看来,就是一个软弱的孩子。我们不主张教孩子去攻击对方。

但在刚发生这种事情时,可以告诉孩子:你要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告诉对方你不喜欢这样做。如果对方继续欺负你,你就大声告诉老师。三、家长要与老师沟通。每个班都有很多孩子,而班上两名老师有时是很难关注到所有孩子的。对于孩子间发生的一些事可能老师并不知道。因此,家长要主动找到老师进行沟通,最好让两个孩子分开来坐。

老师知道了此事后会特别关注孩子间这种行为的,并会在班上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因此,家长与老师沟通很重要,并要经常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前,我们院里有一位孩子很爱打人,老师也与该孩子和孩子家长沟通过,家长表示会在家教育好孩子。可是过了几天,被欺负的孩子家长来到幼儿园直接找到那个打架的孩子,对着他大骂,并威胁他再打人绝不放过他。

最后,孩子间的冲突演变成两家大战,老师赶紧制止。孩子目睹了整个过程,当时也吓坏了。如果能先找到老师,事情就不会恶化了。四、必要时与孩子家长沟通。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老师会处理好的。但是如果还是发生这种情况时,就有必要和对方家长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这个孩子总是欺负别人,背后还应该有着家庭原因。比如:父母是否平常会忽视孩子,或者对孩子控制过多,导致他在幼儿园也学会了去控制别的孩子。

总之,在双方进行沟通时不要带有情绪,把事情陈述出来就行,不要激化了矛盾。相信欺负别人的孩子家长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我们的父母除了教育孩子要谦让外,还要教育孩子敢于说:“不。”对于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远离那样的孩子。要让那样的孩子知道,他欺负了别人,以后他就会少一个朋友。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别人的孩子。


文章TAG:幼儿园谦让行为有哪些  孩子上幼儿园不合群  幼儿  幼儿园  谦让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