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包曾发文《从科学家"逃离"看人才如何流动》,就提到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请辞清华副校长一职,全职执掌西湖大学。【好,我就是留学生】看了很多人写的文章,包括评论。实在是太多偏见和偏激,所以我也决定第一次的在这上面写点东西。因为,我就是留学生,目前在德国。

如何看待中国出现的归国潮?

【好,我就是留学生】看了很多人写的文章,包括评论。实在是太多偏见和偏激,所以我也决定第一次的在这上面写点东西。因为,我就是留学生,目前在德国。在这里我也不想对很多诸如“留学生十之八九都是混子,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亦或是“留学生都觉得外国人素质高,觉得国外哪都好,回国觉得国人素质差,各种贬低、装b”进行痛斥,因为我原谅这些人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是管中窥豹的东西进行无限的“联想”。

首先我想说的是,大多数留学生在国外是不会觉得外国人素质有多高的。其次,如果你真的出国留学了,你会发现,在国外的留学生比他们在任何时候都爱国。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会因为别人对自己国家的哪怕是一点点贬低而据理力争。真正在国外留学的人会更关注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大事,更会因为祖国的一点点进步而欢呼雀跃。一个人,如果爱国,到了国外会更加爱国,如果本来素质就高,出国之后会更高,因为他们永远要像外国人展示:对,这就是中国人的素质。

中国人永远都是友好热情 乐于助人。 还有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国外只有你的国家被瞧得起 你才会被瞧得起 所以大多数人在国外是会誓死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的。其次事实上,在国外 人们的生活习惯确实更好,比如会给各种垃圾分类(当然这也是偏强制性的,不分类抓到会罚款)会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我认为这就是习惯了,别人都这么说 当然你也要这样)再比如大多数车辆会停车礼让行人(这是写入交通法的,也就是说必须要这么做)但我认为这并不代表素质有多高,我不想抬高他们或贬低自己,我觉得这无非就是习惯了。

而且我认为 真正的素质是包容。一个人有素质并不是体现在当别人随手扔垃圾时,你的不屑和指责,而是默默的把它捡起来,而内心毫无波澜,没有什么优越感,因为你知道 这是应该的。那我们聊完素质,再聊回国目的。我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一些文章关于我们中国近代的很多科技进步史,包括被人们称作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曾在美国留学,学习了他们最先进的导弹、卫星、航天技术。

后被美国扣押不让回国,经过国家的外交努力回国之后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留学生抱都有这样的抱负:“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祖国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何其壮哉!而如今呢,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出国留学,也不乏很多留学生依然抱有如此的想法和态度,取尽洋人之精华,强于祖国之未来。

而不得不说,在很多领域,中国的发展就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和他们带回来从外国学来的技术,然后加以改进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国留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我不能说所有留学生都很优秀也不能说大多数,但是不是总会有一批人没你们说的那么无用和自大。我觉得一棒子打死和敌视留学生 大可不必。

因为道理很简单,回国之后,有没有真才实学,用人企业和社会会给出明确的答案。至于有些想出国混个文凭回来的,你们认为不怎么样的 你可曾想过 如果他们不出国开开眼界,看看各地文化,肯定还不如现在呢。如果和自身比,我想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出国的原因。再说回国的问题,我想说的是 为什么不回国?回国有什么不对吗?我自己的祖国 我回来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那些不回国的你们又说是崇洋媚外 回来的又说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

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留学生回国。如果像有些人说的都是混子回来了,他们是愚蠢才这样出政策支持大家回来吗?最后我想说的是 在外留学什么都得靠自己 其实不容易 想要学他们的东西首先要精通他们的语言 这就已经很难了 还有所有遇到的问题都要自己尝试着解决 请给留学生多点包容和尊重吧。

怎样看待南京大学多位顶尖人才“出走”?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小西在高校工作,学校内高层次人才的流动算是常见的。反而是大部分中间的朋友留得住,混的太差也会被撵走,哈哈。看了下面朋友的评论,有个朋友说的最实在,其实中科院系统才是人才"出走"最多的,不少高校的杰青、长江等学科带头人都是中科院某所挖来的。中国科学包曾发文《从科学家"逃离"看人才如何流动》,就提到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请辞清华副校长一职,全职执掌西湖大学。

南大出走的重量级学者以杰青、长江、千人为主,部分学校院士被挖才是真的"伤",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近期就全职引进首位院士。之前,2018年4个月内浙江大学也有2名国家千人出走南京农业大学。但是,浙江大学同样引入不少其他学校的知名专家。"流动"的背后就是挖人和留人,有机会被挖起码代表自身价值,而大部分科研人才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少人想要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就会选择出走。

之前兰州大学被挖走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原因就是两个字"待遇",在待遇比不过时,想留人就只能搞好平台建设和提升科研环境。若是学校还意识不到问题,没有待遇、平台和优质的科研环境,留不住也是正常的。上海华谊集团副总裁在15年接受采访时曾说,一个研发历程长达8年的科技创新项目,其间有4名科研人员被市场用高薪加股权方式“挖”走。

其实,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不是外面想的那么美好,也有各自的难处,做研究需要花钱的经费不少,尤其是遇到好的idea抢时间的时候。换句话说,其实南京大学也在挖人,不过引发关注的是暂时流出大于流入。而且部分网络传言不一定属实,如长江学者、国内知名社会学家周晓虹,半年前本欲“转会”浙江大学,但在南大爱才惜才的努力下,选择继续留在南大。

其实,南京大学"重理轻文"的情况早已有改变,如加大了文科数据库和实验室的投入。高校的核心专家,或者叫大学的"心头肉"其实在各自圈内都是熟悉的,挖人的学校都会做大量工作,待遇、福利、配套、子女、配偶等都会考虑到,往往这些人选择留下其实原因仅仅是"情怀"。如果连情怀都伤害啦,人离走就不远啦。最后,高校事业编改革其实挺好的,增加了人员的流动,倒逼学校管理和服务提升对于所有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福音。


文章TAG:如何看待人才流动  作文  论如何看待人才流失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如何  如何看待  看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