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找以往各类书报、试卷中适合用方程解的各类教法和代表型题;讲解简便计算,要多找一些课外资料或以前学过的类型归类训练。在给孩子讲解时先要弄清一下几个关键突破口:1.两车的速度比就是两车的路程比。要求掌握的知识哪个学生掌握了,哪个学生没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都要心中有数,才能及时调整,及时纠正,及时教育。

如何讲数学题可以深入浅出?

如何讲数学题可以深入浅出

天下数学好老师都是相似的!真正的讲授是“二度消化”,真正的名师是“深入浅出”。数学是最不需要记忆的一门学科,只要明白了原理,你想忘记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传统上,我们都把老师当做知识的传授者,希望老师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下这个时代,老师这个职业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作用已经逐渐弱化,不再那么重要,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在互联网上找到任何我们所需要的知识。

鉴于此,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位重于启发、引导和培养孩子数学兴趣的老师。如果老师一直把职能停留在知识的输出上,这个老师注定是失败的,学生也不可能走得很远。但我深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位老师的综合数学素养要求更高,需要看很多的书,包括数学思想史和各种经典原著。同时,还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甚至跨学科的知识背景。

听过一位大师的讲座,很受启发,我们讲数学问题,每抛出一个问题,应该从最简单的角度入手,一步一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性到一般化,激活听者脑洞大开,让其回味无穷。1.数学课堂重结果,更重过程教会并不等于学会,要更多的站在孩子的位置去思考,同时,对于年轻的老师,要谨记,教材,是基本素材,内容要精而少;教材是静态的,不能开口说话;教师,不是教结果,而要变结果为过程。

多采用“攀山式”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方法与思路;少采用“爬楼式”教学方法,教师切忌指定路线让学生走,直接告知结论的教法。概念、公式、法则、规律等教学都要在试试、画画、摆摆、说说、议议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学生丰富的经历过程比结论重要得多,是再生知识的源泉,是一生的财富。讲思路可展示学生的心路、心迹;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程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暴露越多教师越能号脉准确,对症下药。讲思路尽可能承认学生个体的表达方式,重在心口相通。讲思路的同时,教师适时点拨,加以追问,可避免学舌或教师代替说。讲思路形式主要有全班自练讲,小组内互讲和指名讲。2.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练一题多解:一道题很可能会有很多解法,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分析问题,不要满足一种方法。

当有的解法教师没想到或不准,请不要轻易肯否,要与学生或同事课下研究后再下结论(含批改作业时),有助于知识沟通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变:一般采用变条件或变问题、变叙述形式。由一步题变两步题、三步题,向深度、广度发展,可孕育后续知识,培养学生潜能,审题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灵活性得以发展,防止思维定式。

建议在一道例题上变式,所变式的要含盖后面习题中的变式内容,也可在一个概念或性质上变式,变成填空、判断、选择等题型进行练习。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密度大,更重要的体现出教师活用教材的功夫。一题多练:有代表性的题目教师可采用间隔一段时间重复出现,再练习再认识,由初步理解到触类旁通。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重落实,强能力根据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教师要把知识整理、归类,使知识形成链条。

平时教学教师要把书由薄变厚,即由浅入深,拓宽加深;复习教学把书由厚变薄,深入浅出。如三年级知识要与学过的一、二年级知识,本单元与前面单元知识沟通、连接,形成知识结构。一要落实知识点。显形、隐形的知识点都要一一排查,逐一落实。最好的方法是:教学时,用提问、讨论、总结等方式引领学生学会知识。训练时由浅入深归类训练,坚持经常,巩固知识,例如每早5道同样类型的计算,持之以恒必见功效;二要培养能力。

要求掌握的知识哪个学生掌握了,哪个学生没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都要心中有数,才能及时调整,及时纠正,及时教育。养成习惯,终生受用。4.发挥情感作用知识需要以情感为依托,情感对促进学生想像、体验、感悟等都不可低估。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说都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激励法,设疑激将法,总之就是使学生乐意说、乐意学,达到不学不行的境地。

教师授课时应该通过语言表情对“死”的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情感加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准确清晰表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诙谐幽默生动的语言,通过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让讲课变得抑扬顿挫、“错落”有致,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情感加工,使课堂变得既传情有传神,让学生觉得不仅是在听课,更像是看老师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感受到某些情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讲一阅十,及时修炼内功讲一节课要付出十倍的精力,广泛地查找阅读资料、收集筛癣吸取他人智慧、广揽资源,在此过程中可得到启发,触类联想,补充真空,改变一知半解的情况。如某一知识点传授方法,变式练习,综合运用,加深拓宽的程度,教师需要心中有数。例如,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找以往各类书报、试卷中适合用方程解的各类教法和代表型题;讲解简便计算,要多找一些课外资料或以前学过的类型归类训练。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说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为了让这个本领能便利地解决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教育应该培养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人。”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掌门人张三丰在指导张无忌应敌时,让张无忌忘却所有的招式。当时张三丰心中已领悟到武学的最高境界——“无滞无式”,他认为习武的最高境界不在招式上,称之为“无式境”;心中无念,称之为“无滞境”。

所以,张无忌在学习张三丰的太极剑时说忘了,但却用得出来。所以说因材施教,让普通的孩子爱上数学才是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真正的讲授是“二度消化”,即教师结合教学的要求和条件,结合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讲授内容,进一步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加工、发掘。为更好的达到讲授目的而作准备。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怎么解答有会的吗?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怎么解答有会的吗

教育有焦点,我们有观点!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回答您这两道题之前,先给题主提个建议。在提问时将题目以添加问题描述的方式将问题给出来,这样回答的人可以更准确的给予回答。我是教了几届六年级数学的老师,今年也是教的六年级数学科目,看到这个问题时就想回答,但没找到具体的问题在哪里,最后还是从已经折叠的问题中找到了题主的问题!话不多说,先看第一道题!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距离两地中点15km处相遇。

已知甲车与乙车速度比是2:5,AB两地相距多少米?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比以及按比例分配与行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给孩子讲解时先要弄清一下几个关键突破口:1.两车的速度比就是两车的路程比。这个不难理解,在相同单位时间内,速度越快行驶的路程越远。2.哪辆车走的路程远?远多少?乙车行的路程多,多15✖️2km。

以中点为界,甲离中点还差15km,乙超过中点15kn,一来一回一进一出所以相差30km。3.乙车比甲车多行几份路程。5➖2等于3。4.一份路程是多少km?30÷3=10km5.总共的路程是几份?2➕56.求出总路程!10×7=70km再来看第二道题!甲乙两书架的书原来的本数比是3:5,从乙架拿60本到甲书架后,两个书架的书的本数一样多,原来乙架有多少本书?这道题比第一道还简单些,只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就可以解决。

1.总量不变,即8份。2.一进一出,其实只需要从乙架拿1份的书到甲书架就可以了。即1份书为60本。3.具体算式如下:5−3=2(份)2÷2=1(份)60÷1=60(本)60×5=300(本)此类问题的共同突破口!比以及按比例分配这类题,算出一份量是关键。口诀,总量除以总份数,分量除以对应的分量份数。将我区的六年级半期试题分享给大家,祝孩子们学习进步!其中第二页的第一题应为白兔!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更多交流咱们评论区见。


文章TAG: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如何讲解小学数学试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