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结果对我们管理来说就是一种量化的思维。而我们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做管理的时候呢?还是定性的思维:这个人优秀,这个人执行力强,这个企业很好,这个企业很差,执行力强……都是一些概念词。所以,我们首先从管理思维上,要从定性思维向量化思维转变。(2)由商业思维向工匠思维的转变。中国制造已经由原来的粗放式、野蛮式的发展,到现在各个行业都在洗牌。

这个“洗牌”,我们不要误解为是产能过剩。其实,产能过剩的背后是品质不足。因为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要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到了德国,就一定要去买一套德国的厨具,买一块手表。产品质量的不足背后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其实是因为我们现在国人的消费者需求的变更。在短缺经济时代,我们追求“实用”就可以了;而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性能比”,即,你的产品要足够优秀,质量足够好,足够有个性……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说,我们现在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中产阶级的数量大概有2亿。

中产阶级的崛起就意味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很多消费者,可能不再要求这个产品便宜就好,有这个功能就好,更加要求的是产品的品质,对这个产品的品牌关注度会越来越高。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由原来的商业化思维转变成工匠思维,作为企业家,你要带领你的团队向工匠一样地对你所做的产品精雕细琢,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过往,我们就希望产品越快出货越好,以最低的成本来快速地推向市场,赢得市场占有率,而现在更多的是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考虑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需求,所以要由原来的商业思维向工匠思维有一个转变。

完全以市场营销手段为主的企业都只是短跑,只有以质量以品牌为方向经营的企业才能是长跑,我在德国的企业很少看到像在我们中国的企业里面看到的景象,比如,我们中国企业有大量的营销人员、大量的售后服务人员、大量的市场业务员。特别是家具企业,整个一层楼光销售人员都一两百个人,这在德国是很少看到的。当然,我不是完全否认我们市场营销工作不要做。

但我们要重点关注我们的产品,由商业思维向工匠思维的转化。(3)由性价比思维向性能比思维的转变。前面我讲了由商业化思维向工匠思维的转变,背后是性价比思维向性能比思维的转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性能比。因为这背后的两亿数量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这个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改变。如果我们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在这次转型升级的浪头当中不能够转变这种思维,不能够对这个消费群体需求的变化保持关注,那么很可能 ,你的企业、你的工厂,就会在这一波转型升级当中销声匿迹。

 5/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4.0  工业  启示  论文  到来  德国工业4.0的启示和影响  就工业4.0的到来论文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