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较关注儿童哪些心理素质的培养?

谢谢邀请,其实我看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是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有的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这个进取心,有的说要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勇于说不,有的是要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有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有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礼仪。等等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但是总结起来他就是:健全的人格。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人格,他是一个人跟这个世界相处的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它大致可以表现在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在拉丁文原意里面,人格就是面具的意思。是你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工具跟基石。当一个人的人格跟这个整个社会出现偏差的时候,他就不能很好的与这个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以及人际关系,缺乏同理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障碍了。人格障碍患者个性会表现出极度固执,偏执,狭隘,睚眦必报。

他们认为都是这个社会的错,都是这个世界的错,唯独他自己没有错。那么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呢?她是跟这个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那我们小时候,父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接受父母传递给我们的一些限制性信念,以及思维模式,我们把它奉为金科玉律。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依照这种父母给我们传递的这些性限制性信念,跟这个社会互动打交道,如果我们能够取得成绩,父母就会夸奖我,你看我教导的孩子多好呀。

为了获得父母的表扬于是我们也慢慢放弃了父母不赞同的自己,我们也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长大成人,当我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发现,父母教导的那一套,往往不起作用的。于是他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你总会自责自罪,然后你就抑郁了焦虑了,出现心境障碍。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会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责任推向社会,认为都是社会的错。

你会变得怨天尤人。偏激极端。这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者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他能够进行自我整合,自我调节。他会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所以我经常也说,凡是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长大以后,他的心里人格,会比乖巧懂事的孩子要健全得多。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会挑战父母的限制信念,他会形成自己的一些信念。

所以他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好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他都能够融进去,他不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整合心身疗愈心身了!那么他在外界所取得成就,比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肯定要多得多。那么父母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呢?首先,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欲。等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你要把选择权慢慢的交还给孩子。被父母以爱之名死死控制了的孩子往往是自卑的,不自信的,是匮乏的,是恐慌的,是不安全的。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心理健康  教案  幼儿  论文  小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叫什么名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