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特的是,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巴勒斯曾进行过一次非常“科幻的创作”:他把报刊图书上的一些文章折叠起来,按折印剪开,然后再把这些文字碎片拼凑起来,便成为了一部作品。以上两则故事并不是段子,而是真实发生的事。这种文学创作方式就是“新小说”作家的创作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并不多见,是新小说发展到后来的“极端”。

01 什么是“新小说”流派“新小说”派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它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她认为巴尔扎克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已经过时,因而她希望改变原来传统的写法,倡导用新的方法来写小说。比如说,不需要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不用按时间顺序去写;人物也无须具有典型特征,对话也不用连贯,可以集中写短暂片断时间里的复杂心理活动。

在这种主张的引导下,她于1939年发表了小说《向性》,1948年又出版了小说《一个陌生人的肖像》。《一个陌生人的肖像》既无完整故事,又无吸引人的情节,只是描写叙述者如何去窥探一对父女的蜗居生活。但它得到了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带头大哥——萨特的高度赞扬,他认为这部作品:“把一种能超过心理学而在人类存在本身中达到人类现实的技巧,发展到了最高顶点。

”萨特还专门为这部小说写了序言,他评价这一写作方式为“反小说”,所以后来文学评论界又称“新小说”为“反小说”。1950年,萨洛特又发表论文《怀疑的时代》,在论文中,她认为时代的怀疑精神使小说家不得不尽他的最高的责任:不断发现新的领域,并防止他犯下最严重的错误:重复前人已发现的东西。这一论文后被评论界视为“新小说派”的宣言。

自此,这种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传统小说大相径庭的奇特小说开始大量出现。“新小说”文学流派正式确立,作家群体始渐形成。阿兰·罗伯·格里耶1953年,法国另一位小说家,被公认为新小说派带头大哥的阿兰·罗伯·格里耶出版了小说《橡皮》,紧接着他又发表了《窥视者》;1957年他又出版了第三部小《嫉妒》。此后,米歇尔·比托尔的《路过米兰》、《时间的利用》、《改变》,克洛德·西蒙的《风》等相继问世。

到了60年代,新小说派越出法国国界,辐射至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西欧相继涌现了莫里斯·洛什、马克·萨波塔等;美国则出现了巴勒斯等等。这一时期的作家从不同角度,更坚决地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形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比如莫里斯·洛什的作品基本上都以谈话为主题,以世界为他的王国,极力缩短叙述部分,甚至避免用叙述方式,作品中充满戏剧性或荒诞片断。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王朔  小说  时期  王朔的小说特点是什么  新时期小说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