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高职官衔实行笼络 土司地区的设置的官衔均高于普通的知州等级,例如宣抚使为从四品,安抚使为五品,除此之外,还经常对有功的吐司进行嘉奖,授以虚衔,以示恩宠,假重爵,命威制,实为有效的统治手段。4. 土司的承袭 土司有一套严格的承袭制度,通过控制少数民族首领来控制少数民族地区,那么怎么来控制这些首领呢?就是把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职授予其,并且设立土官,以政令的形势允许其后代可以世袭罔替,但是其后代不能年幼,必须在法定年龄15岁以上,明代为18岁才可继承,后来还规定,吐司的继承者还必须得有文化,各土司均办学设馆,设立儒学馆。

播州杨氏土司为何能存在七百年呢?

为什么会有土司制度

有这样一个家族,它建立的“小朝廷”比汉唐时间还长,更堪比享国八百年的周朝,它就是贵州“寿命”逾七百年的“土皇帝”播州杨氏土司。作为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他为何能世袭罔替、历经二十七代三十世而不倒呢?我们来分析下其中的原因。一、内部拥护唐僖宗乾符三年,武略将军杨端前去平叛南诏国彝人占领的播州区域。这次平播战争胜利后,杨端及其同族、七姓旧人,连同开始前去平叛的平播将军何中立代表的何氏,都作为有功之臣得到了镇守播州的殊荣,“与杨氏分土而治,留守于兹”。

平播大捷后,僖宗诏命:“凡平播功臣,照职留守播地,永镇边疆。”自此,杨端便在这场战役后世袭了播州宣慰司宣慰使,同时他也是播州杨氏土司政权的开创者。在杨氏进驻播州的同时,何氏及七姓家族也对其加以支持和拥护,这一做就是近七百年时间。所以说,杨氏能在播州立足、兴起,与这些播州内部家族的拥护是分不开的。二、与朝廷交好,并紧随政策发展历经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的“四朝元老”播州杨氏土司,立于四朝皆不倒,充分说明了它顺应了中央政权对西南等少数民族政策施行的时代发展。

1. 唐朝和宋朝的羁縻政策羁縻政策强调,中央封建王朝通过控制少数民族的首领,以达到其控制当地居民和地区的统治目的。宋代在唐代羁縻政策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两朝对羁縻州的管辖相对松驰,施行凡 "夷人"献地归附都可以自署刺史,自立为羁縻州。播州杨氏便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开启了其播州之主的百年征程。2. 元朝和明朝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在唐宋的羁縻之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土司(或土官)由中央任命,并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他们被赋予当地的管辖权,并接受册封成为朝廷命官,履行一定义务的同时,相应地获得对当地人民和土地的合法统治权。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土司  制度  明朝  为什么有土司制度  明朝为什么要土司制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