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状况:老实说,前几年机关的工作还是非常舒服的,十八大之前,吃吃喝喝发福利,工作也都是些日常性的,也经常会有“门难进、脸难看”的官僚主义作风。但十八大之后,吃喝风刹住了,改革任务加重了,服务要求加强了,机关工作就难干多了,加班加点成常态。而且,随着优秀人才的不断涌入,高校机关的晋升变得非常惨烈,大部分人一辈子就止步于副处,甚至正科,这无形中就给了管理人员巨大的压力,工作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收入:工资部分没有什么可比的,各岗位都差不多。主要是津贴。管理岗的津贴相对固定,只要不犯事,基本就能拿到该拿的数。但一般来说副处的津贴和讲师一级(老讲师)差不多,正处的和副教授差不多,教授的?那已经望不到边了。专任教师岗职业路径:基本都要求博士。部分专业比如体育、小语种这类纯教学的会招硕士甚至本科(本科非常少见)。

博士进校就是讲师,或者按讲师对待(很多学校进校先做博士后,或科研岗,不入编)。晋升路径就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对于目前高校选聘的人才,副教授一般都不在话下。当然从聘岗的角度讲师还有3级,副教授有3级,教授有4级。教授1级对应院士,2级一般对应长江杰青等。讲师副教授的分级一般就是收入差别,其他意义不大。

高校教师还有一条路即双肩挑、甚至最终从政,大部分高校的核心部门处长、校领导都是教师出身,没管理岗什么事。他们中做得好的,平台高的,走到地方或国家政府机关去任职,甚至像复旦大学走出来的那位领导人,直接走到了人生巅峰。工作状态: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在外界看来可能是个秘,有寒暑假、不用坐班,上完课就走。但实际上,很多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是5 2,白 黑。

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越来越严格,一面是教学、一面是科研,新教师面临差额淘汰,老教师面临降级,优秀人才需要在要求的年龄内闯过“四青”,再去冲击长江杰青。这些都是压力,也是动力。大部分高校教师还是很喜欢这种状态的,否则,这种高强度也不容易扛下来。收入:年轻教师的收入不是很稳定,不少教师在津贴分配时甚至拿不到满额。

但一旦上了副教授、教授层次,收入就没问题了。如果再拿到人才称号,30多岁工资卡上的收入能达到50万也很正常。除了工资津贴的收入,高校教师还有一大块其他收入,即科研经费中的劳务、企业兼职、技术入股、校外讲座等等。这些都是合法收入。前些年有些老师通过非法手段套取科研经费,很多人发了大财。但现在都收敛了。思政辅导员、教辅这两个岗因为题主没有问,所以我简单说下。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卓远  资产  高校  卓远资产工作怎么样  高校资产处的工作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