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沈从文依旧爱中国和中国人,甚至没有一点点愤怒,更不用说还击。老舍写的是普通人的中国,他是平视,他写他看得最真切的一切。相传他们三人都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有缘,沈从文和老舍还差一点就得到——差一点的原因是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已故作家。别的作家里,我不喜欢太五四运动的作家,他们侧重反对和破坏,建设性的成就不高,所谓个性解放,学到一点皮毛,甚至断章取义。

如何评价《鲁迅全集》?为何能成为传世之作?

如今倒推历史阅读《鲁迅全集》,就有2005年版、1980年版、1973年版、1958年版、1938年版(据称1973年版是1938年版的重排);我有1980年版和《鲁迅著译编年全集》。我最初接触鲁迅,是在文化蒙羞凅渴至极年代的中学语文课本上,篇目少全背诵得下来;直到日后在两所大学课堂和众多培训班上,讲报章文学时举例背诵依然借以震惊四座。

其间与父亲,远隔而受教。彼时中国东北沦陷时期,外面以为光复无望,鲁迅对于萧红萧军作品推介,恰恰因为“小小红军”铮铮铁骨,竟将中国东北大地的每一棵草写出反抗。1933年、1934年,李又然受在狱中的江丰之托,写信向鲁迅借书,先生多次亲笔复信,并被写入鲁迅日记;李又然在被叛徒以致鲁迅公开信方式挑明身份时,得到先生保护。

看!“晴。下午往中央研究院。得李又燃信,夜复。”鲁迅包容万千的日记字字珠玑;继尔在《答杨邨人先生的公开信的公开信》中说道:“至于是否李又燃先生,我无从确说⋯⋯”1937年5月26日,李又然借上海某地址致信在瑞士的罗曼·罗兰说:“这里最勇敢的‘灵魂工程师’差不多全是鲁迅的学生。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去世,广大群众参加了他的葬礼。

”2017年4月16日,《李又然传略稿(李又然诞辰111周年纪念版)》拟就,《又然文存》立项,通篇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为支撑。鲁迅作为伟大的近现代思想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及新文学运动的光辉旗帜。因之,鲁迅著译,版本众多,杂文选辑,不计其数;短篇小说,舞台呈现,电影公映,家喻户晓。

如何客观评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仁义道德是在“吃人”吗?

当仁义道德是讲给别人听,要求别人去做的时候,当然就是吃人的。所谓的仁义礼智信无非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块遮羞布,这套学说是讲给被统治者听的,要求老百姓遵守的清规戒律。至于统治者自己适用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他们自己可以目无尊长,骨肉相残,三妻四妾,花天酒地。甚至就是在一个家庭里,孩子也要受到父母的压迫,没有自己的地位,一切要按父母的意思来,不能越雷池半步。

这些腐朽落后的吃人的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存在,日益增多的抑郁症,不时出现的自杀时间,正在提醒我们历史仍然在重演。就像狂人日记中的哥哥,父母,赵贵翁一样,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似乎是为了狂人好,但其实都是迫害狂人,要清除狂人这样不遵守封建道德秩序的人。从红楼梦中也可以看到这种仁义礼智信的罪恶和虚伪,而某些现代人却开始对这种已经被历史埋葬的腐朽发烂的思想开始大唱赞歌,并不惜利用一切机会让其借尸还魂,以便让他们那些封建的高级大人们,那些具有封建士大夫灵魂的人重回统治地位,让被统治者和世间万物都成为他们能够随意控制盘中餐。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评价  鲁迅  小说  鲁迅怎么评价小说  给了什么样的评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