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个细小的点切入,真情实感的小溪汇聚成了一条民风民俗的巨流。同样,小女儿的作文也登上了报纸。这篇作文有400多字,仔细看会发现实际上它是由2篇200多字的小作文组成的,一篇是“我送给家人的新年祝福语”,一篇是“家庭春晚”,都是小的切入点。以往孩子是怎么说祝福语的?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对吧。

现在他们应该可以学习好好地说一些祝福语了。这个祝福语小女儿写了2天时间——先把家里每个人的特点想出来,送给他们最想要的,然后寻找与鸡年有关的吉祥话,加在祝福语前面。这样既让孩子体验了新年向大家献上美好祝福的习俗,又让孩子了解了与鸡年有关的好词语。除了祝福语这部分,余下的家庭春晚部分就是一个标准的流水帐写法。

怎样选取细致的切入点?我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在脑子里建立一棵思维树,像这样:思维树--秋天思维树--过春节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秋天”、“过春节”这些主题可以表现在方面都有很多,小学阶段的小朋友还做不到全面把握,我们只要帮助孩子选取一个有真情实感的点写进去就可以了。还有一点建议给大家: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通常比较复杂,对于小学阶段的小朋友,我们不必追求形式,只要能引导孩子画出像上面这样的思维树就可以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是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问题要先要看看作者的写作背景,再来理解詩中的意思。这首詩是唐代白居易所写,是一篇应考的习作,科场的规则规定,凡是指定,限定的题目,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两字,故此詩题目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这首詩的时候,是时年十六岁。詩中这样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一首送别诗,在春天送别时来到了野外,看见了遍地都是翠绿的青草,枝繁叶茂令人十分惬意,可是这芳草萋萋的景致,更触动了詩人离别的情感,在这样的景致中融进了送别之情,好像"离离"的青草都有不舍之情。詩中的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先是描写了草绿的景色,引出了自然界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詩中的点睛之笔,把野草的美景和大自然的规律进一步升华,从而写出了富含哲理的名言,比喻人在逆境下只要是顽强抗争,意志坚定,总会要有重生的道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至今都在被人不断的传诵。詩中的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更进一步描写了景色,衬托了詩中的哲理。

为什么高考作文满分者很少成为作家?

为什么高考作文满分者很少成为作家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写作满分的人,我认为很容易成为一个“套路写作者”而非创作者。当年,我从小学开始,所有的老师同学都知道我在班上甚至年级里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名列前茅,但是就是考不好,究其原因是每次写作文都不按出题老师的套路来,总是喜欢创新,喜欢玩自己的,所以导致我读书期间语文从来没考过哪怕是班上前三名。

对比而言,我的一些同学,会死记硬背,会研究写作文的书,一个个平时看上去没点才华,反而都考的比我分数高。我虽然郁闷,但还是我行我素,也幸亏成了那个顽固分子,现在我才能真正的热爱写作,并以此为终生事业,反观那些作文写的好的,甚至满分的,如今倒真没一个从事写作方面工作的,更没有一个成为作家。如果非得说沾边的话,那就是去培训机构培训学生写高分作文,和在写汇报材料了。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一、写满分作文的人对应试作文的模式和套路专研的太投太深,结果自己也被套进去了带枷锁习惯了,出不来,就成了枷锁的一部分。费尽心机,他脑袋里都是各种套路,各种范式,各种讨好和迎合阅卷老师的东西。就好像是一头拉磨的驴子,拉的久了,也就最擅长转圈了,你让它去千里奔驰跋山涉水,四处冒险,怎么可能

二、写满分作文的人,往往想象力完全被扼杀,写作的探索欲,进攻欲和兴趣都被阉割了。他很精明,很求保险,很擅长根据命题来,根本不会去自己冒险探索,不会天马行空,野性奔腾,自由自在的写作,反而是纯粹变成了玩弄辞彩和逻辑,迎合的写作。在写作上成为一个“套路写作者”而非创作者,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好的作家呢?怎么可能走得远呢?我一个哥们,高考满分作为轰动一时,大学期间写了不少东西也是分光无限,可是到了大学毕业之后,一天到晚就主动的写正面新闻报道题的文章,一副老大的腔调,写得东西丝毫没有生命力和情感,都是溜须拍马,虚情假意,我见他一次骂一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满分  作文  追梦  中考  不朽  中考满分作文《追梦  什么是不朽满分作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