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SCI?

没有科研基础的人如何发表SCI

本人在过去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了9篇SCI期刊论文(中科院SCI期刊分区2区以上),在这方面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结合我的论文发表经历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总的来说,一篇SCI论文的发表过程大致为:1.初定题目,这时候要明确研究内容和文章的创新点,梳理行文思路,并搭好文章的框架(初稿完成或定稿后可以适当调整修改题目,最终确定最合适的)。

2.确定摆图,即摆放数据图表,一般的SCI论文,尤其是研究性的SCI论文,适合的、足量的数据图、表是必不可少的,写作之前应该知道文章需要什么图表,怎样布置图表,若是部分数据图还没有整理出来或在等实验数据的,建议用空白框图代替其位置,后期补上。3.根据上一步骤,逐步完善数据图表,力求图表信息完整、表达准确、内容科学、形式简洁、整体美观,下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4.撰写论文初稿,这一步骤宜集中精力快速攻克,不宜中断,我一般一周时间左右完成一篇论文初稿。

5.修改初稿,很少有人写的初稿不经过修改就可以直接投的,所以修改的过程必不可少;修改不能只由自己修改,要请其他专业人员(导师、论文的其他合作者等)一同修改,一般要经过n轮(n一般大于或等于5),然后定稿。6.选定目标期刊,并把论文格式改为目标期刊要求的格式,同时准备该期刊投稿时需要的其它材料,如Cover Letter、Graphical Abstract、Credit Author Statement、Conflict of Interest Statement等,具体需要什么材料或应注意什么,须认真研读该期刊的Guide for authors。

7.投稿。8.等待编辑审核,若通过了则会交由审稿人审稿。9.审稿意见返回(Revised),根据不同情况有可能是大修、中修或小修(极少有不用修改,直接接收的);在期刊要求的期限内回复审稿人意见,同时根据意见修改论文。10.返回修改后的论文,顺利的话,编辑同意接收(令人激动的Accepted)。11.大约一周后,期刊会要求作者进行论文校稿(Proof);这时候一定要非常认真去检查,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因为一旦过了这个步骤后面想要再修改就很难了。

12.Proof 完成,期刊通知正式发表。ps: 步骤7-10可能会经历多个期刊才能结束,时长在一个月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遭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气馁,这完全是正常现象,一投就中的绝对是凤毛菱角,或者就是大神级别的人物。以我的经历来看,要成功发表一篇SCI论文,投稿的次数平均在5次,所以一次、两次被拒,不要放弃,继续转战下一个期刊。

没有科研基础的人如何发表SCI?

怎样快速发表SCI或者EI论文

感谢上帝,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自己的第一篇SCI文章终于出炉了,分数上3,还算不错···回想起初的雄心勃勃,中途的沮丧,后来的惊喜,是感慨良多···毕竟,硕士时候全部在临床,从没有进过实验室,更不知道所谓的免疫组化、WB、PCR是神马浮云,博士虽说导师还算国内牛人,不过也是临床高手,并未见得能给我科研多少帮助,昨天一大早看到decision letter,高兴之余更想把途中的艰辛和自己的见解与园友分享,毕竟,刚开始时,我也在迷茫中狂逛园子获取营养!我的SCI之路:1、对于没有强大实验背景的研究生来说,SCI很困难,因为开始时你会无从下手。

难么?难,因为你畏惧!难么?不难,因为LZ都能发,你当然也能!在此,我想说,SCI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梦,我们需要的是时间 努力 坚持2、首先,你得了解SCI是什么东西,还记得硕士时自己还曾冒出:sci既是science的弱语,呵呵,现在回想,确实out!在找题、科研过程中,经常逛逛园子,上上小木虫,学习下别人的经验,对于新手来说,无疑使快速催化剂3、还是老几样,SCI最需要的是什么?个人觉得,不是丰富的技术背景,而是丰富的文献积累,广阅文献,对于一个新手科研新手来说百益而无一害。

不单单是发文章,找课题,更是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为今后做准备,课题是纵向的,深入的;更是横向的,多元化的。千万不要死走一条胡同,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要有经费支持,你可以走出数条小路(我就是剑走偏锋,自己大课题还没完,小方向中了)4、寻求帮助!有了文献的积累,sci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预实验结果,何谈成果?你得结合自己浏览的文献找出可能的突破点,先进行初步的试验筛查。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