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

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

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

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

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

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

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

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

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

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文明  帝国时代  勇士  兵种  罗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