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刘秀为何却甘愿做一个继承西汉的皇帝?

刘秀不是继承西汉,而是再造一个王朝,把天下又打了一遍。所以他建立的王朝被后世称为东汉,就是为了区别刘邦建立的西汉。如果不是王莽乱政,篡了大汉王朝的江山,大约刘秀这辈子会在老家当个放牛娃,当个富家翁,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甚至他哥哥刘縯不莫名其妙被更始帝刘玄害死,刘秀都不可能有当皇帝的机会。西汉末年那段历史其实挺好玩的。

王莽像个穿越者,刘秀是天选之人,他哥哥刘縯一开始以为自己是王者,以王者之姿登场。王莽生于公元元年的,在篡位之前他的行动做派简直就像个圣人一样。他礼贤下士,待人谦恭,他常常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分给穷人,甚至卖了自己车马来接济穷人,王莽的名声太好了,声望太高 ,他篡汉当皇帝,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一件盛事。当时如果王莽不篡位,天下人都会不答应的。

但是当上皇帝后的王莽实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改革,因为太超前了,比如土地收回国有,平均分配,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饭吃,劳动最光荣,比如废除奴婢制度等,难怪有人怀疑王莽是现代某位失踪科学家穿越回去的。他太像一位理想主义者了,想在公元9年到公元23年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理性很丰满啊。王莽的改革几乎动了当时所有人的蛋糕,所以很快激起了一波一波的反抗,王莽从众人拥戴,变成了万人嫌弃。

反对者中就有刘家兄弟。因为王莽篡夺的是刘家的江山,由于汉武帝的推恩令,很多刘姓后代其实都成了刘备那样的织席贩履之人,混的好的也许成为跺一脚自己村颤一颤的小地主。比如刘秀他们家。而王莽的乱政给了这些已经被边缘化的刘家人一个机会,一个翻身的机会。公元23年坐在宛城皇帝位的更始帝刘玄,看着一位叫公宾的人送上的王莽的人头不无感叹的说:莽不如是,当与霍光等。

王莽啊,如果你不乱搞,不当皇帝,大约能和霍光一样是个权倾朝野的权臣,死后还能享受国葬陪葬皇陵。旁边的他的妃子韩夫人听后掩唇轻笑道:如果王莽不称帝,现在大约您还是个被通缉的逃犯,不会坐在皇帝位上感叹吧。王莽称帝对于刘家子弟来说是个机会,但是刘秀从没想过这是自己的机会。王莽称帝后,刘秀从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少年时刘秀曾在京城求学,见过王莽的仪仗队金吾卫,但是他远没有他的老祖刘邦见到秦始皇车队时的豪气,也没想过大丈夫当如是。少年刘秀的看到金吾卫很羡慕,只是羡慕金吾卫,觉得自己这辈子如果能当上金吾卫然后娶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姑娘,就足矣了。所以他说出了自己这辈子的最高理想: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这句话被一位叫李子柒的姑娘的粉丝学了去。

刘秀的理想一直很现实,和他的人一样。他大哥刘縯的理想却很高远,他一直想做大事,一直在积蓄力量,新朝3年公元22年,机会来了,这时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为了躲避家乡的饥民,刘秀跑到宛城做卖粮食的买卖,生活无忧。这时有一个叫李通的商人找到了他,李通拿出一个当时流传的谶语劝刘秀起兵反新。这谶语是这样写得: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估计这就是李通编的。刘秀知道自己哥哥刘縯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准备推翻王莽夺回刘家江山,他不会放弃这次王莽新朝崩盘的机会,刘秀权衡再三同意李通的建议,买兵器战马,在宛城起事,而与此同时,他大哥刘縯已经在老家舂陵,举起反抗新朝的大旗了。他们打出恢复汉室江山的旗号。此时距离汉亡不过十余年,王莽新政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开始思念起汉朝的好来。

刘縯刘秀兄弟本就是汉朝皇族,血统可考,此时打出兴复的大旗,很容易凝聚天下思念大汉人的人心。这叫正义。只有程序正义,行动才会无往不利。况且,刘縯一直以来的执念,就是恢复大汉江山。刘縯从小就有大志,王莽篡汉后对于恢复大汉刘家江山他更是耿耿于怀。刘縯对于自己能恢复大汉江山很有信心,他曾经拍着刘秀的肩膀说:如果我是刘邦,你就是刘邦的弟弟。

刘縯的性格豪放,颇有九世祖刘邦的风采,他很有魅力,王莽新朝末年,刘縯在老家舂陵拉起队伍,反抗新朝,这支队伍很快发展成十几万的规模,成为反抗军中的主力,颇受瞩目。刘縯的行动做派,就是小说中的主角,传说中的天选之人。他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如此,以王者之姿争夺天下,但是他没想到这次老天选定的不是他,不是颇效乃祖刘邦的人,大约老天爷觉得都是刘邦略显单调,所以这次上天选择了文静隐忍的刘秀成为位面之子。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花钱  可怕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