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出场的霹雳大仙赵匡胤,明确认定大宋是“火德王”运。而隐藏在赵匡胤出世这段文字中的朱洪武,同样认为大明王朝也是火德运,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帝,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应天承运”。所以,朱元璋在攻下集庆之后,便改其名为应天府。其后,又以“金木水火土”五德给子孙们确立了辈分,企图让大明王朝顺应天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然而,施耐庵认为,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违背了天道。在《水浒传》中,施耐庵以赵匡胤《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把朱洪武确定为“金”字辈。朱洪武的下一代是燕王朱棣这一辈人,是“木”字辈。如此,朱元璋、朱棣两代人便形成了金克木的关系。朱洪武以“木字辈”人为九大塞王,拱卫“火字辈”的朱允炆。

但是,他却克掉了“木字辈”。如此,五行循环就断了链。“金”亡之后,“木运”当头,木多火塞,朱棣谋反,杀了建文帝。梁山大火并,林冲杀王伦,便是这样的寓意。“敢笑黄巢不丈夫”,笑黄巢的人,也是燕王朱棣。林冲杀了一个皇帝,那么,林冲又是什么人呢?林冲杀王伦是因为“投名状”林教头是在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时出场的,书中描述道: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当时,林冲带着林娘子和使女锦儿去岳庙烧香还愿,遇到了正在使禅杖的鲁智深。这段故事,说的是“遇林而起”,鲁智深从此开始了佛道两家正果的追寻。而且,这段故事隐伏着一段历史真实,那就是道衍和尚,也就是后来的黑衣宰相姚广孝给燕王朱棣献“投名状”。洪武十五年(1382年),孝慈高皇后去世,朱洪武选拔一批僧人侍奉诸王念经祈福,其中就有道衍和尚。

曾经被朱元璋打压的道衍和尚抓住机会,暗中给朱棣献了一顶白帽,暗示也要做皇帝。从此,道衍和尚便开始发迹,最终以“靖难之役”将燕王推上了皇帝宝座。洪武十五年,干支壬戌,是狗年。因而,鲁智深在遇到林冲之前,就曾经在五台山下吃了一顿狗肉。鲁智深遇到林冲,大闹野猪林,猪就是朱明王朝的“朱”,“野猪”是谁呢?从施耐庵的立场看,“野猪”应当是燕王朱棣,他是以弑君谋逆而篡位的。

随后,又因林冲的“出卖”,鲁智深上了二龙山,占据了宝珠寺。鲁智深能够打下二龙山,完全得力于林冲徒弟曹正的计谋。“操刀鬼曹正”隐藏着“曹操”,是一张宰相符码,这张符码贴在鲁智深、武松的身上,说的就是“天孤星”花和尚姚广孝。道衍和尚字独暗,号独庵,就是天孤星。姚广孝形如病虎,武松是虎面行者,曾经被黄狗狂吠,说的也是洪武十五年这件事,武行者同样是“遇林而起”。

鲁智深隐喻了道衍和尚,那么,林冲必定就是燕王朱棣了。豹头环眼,是“燕人”张翼德,燕颌虎须,也着重一个“燕”字。林冲去的就是“岳王庙”,明代容与堂刻本《水浒传》写的就是“岳庙”而不是“嶽庙”,此处,暗藏了一个“王”,林冲就是“木字辈”的燕王。道衍和尚所献的“投名状”,原本应当戴在林冲的头上,王伦想拿走,行吗?但是,朱洪武尚在,燕王怎敢造次。

所以,林冲当时不敢杀王伦,甘心情愿地坐在了第四把交椅上。燕王朱棣,就是朱家老四。高俅尚在,林冲不敢报仇上文提到,道衍和尚是在孝慈高皇后的丧礼期间“遇林而起”的。孝慈高皇后就是我们常说的马皇后,朱元璋为使自己比肩汉高皇,以马皇后的谥号为自己提前预定了谥号。朱洪武的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书中写到的“太祖武德皇帝”,就是赵匡胤、朱元璋谥号的提炼合成。朱洪武之所以想做“高皇帝”,也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国运,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就是“火德运”。这也是《水浒传》中出现大量三国人物以及三国典故和场景的原因所在。施耐庵写得极其巧妙,高皇帝、高皇后在书中就是所有名字中带“高”字的人,比如,清风寨的知寨刘高。

当然,高俅、高衙内更是大明高皇帝、高皇后的象征隐喻。如此,林冲与高俅、高衙内之间的故事,便十分地好理解了。在高俅的故事中,隐藏着燕王为何不能继承皇位的原因,因为他不是高皇后的嫡子。同样,“高衙内”也不是嫡子,高二把高三叔的儿子认作螟蛉,分明就是违背人伦常理的妖魔行为。所以,朱洪武打着天道循环的旗号违背天道循环伦理,立非朱标嫡子的朱允炆做了皇帝。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水浒传  qq  QQ  
下一篇